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姜阿新洋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姜阿新洋楼,由 Pbdragonwang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维基共享资源

姜阿新洋楼,位于新竹县北埔乡,由北埔开基祖姜秀銮的后代姜阿新,建于约1946年,建筑师为彭玉理,是日治时期的洋风建筑。于2001年指定为县定古迹。曾因破产,洋楼遭封,2013年由姜阿新的孙女、Nu Skin台湾区总裁姜惠琳,从银行手中买回洋楼,现由姜阿新教育基金会营运,每周二、三、四3天接受预约购票参观。

屋主背景

屋主姜阿新生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是北埔姜家世家第六代,祖先为姜秀銮,然虽属姜家大房,但其实姜家大房一直人丁单薄,姜阿新和父亲姜清汉,都是从亲戚领养而来。姜阿新原先要至日本就读明治大学,然因祖母不舍,故辍学到北埔乡公所担任日本乡长的秘书,在公所期间,找上当时日本最大茶业贸易商“三井株式会社”合作,由三井出资五万元(当时可买约五十甲的土地),自己再拿出五万元,开设大型机械型茶厂,创立了永光茶叶,是当时台湾最大茶叶工厂,姜阿新也积极将触角伸到了林业、矿业及运输;日本战败后,因时局混乱,伦敦茶市大缺货,姜阿新见机又赚贸易财,与英商怡和洋行合作,事业如日中,因为了接待外宾,而开始兴建洋楼[1]

建筑风格

姜阿新宅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兴建,三十八年(1949)完工,由竹东本地建筑师彭玉理所设计,采洋式风格,其用材与作工均极为考究,由于其形式特殊,而被称为“姜阿新洋楼”,室内装修极为考究,特别是各部的木作、用料均为上乘之做。室内各部尺寸均符合传统门公尺的吉利尺寸。其位于北埔老街国定古迹金广福公馆天水堂、县定古迹北埔慈天宫等古迹间,在北埔街区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代表在大隘的开发史外,其建筑物更代表北埔地区日治时期的发展特色[2]

后续经过

1965年姜阿新宣告破产,将洋楼抵押给合作金库,姜家狼狈逃离北埔,到台北避债,只剩下这栋豪华洋楼在北埔叹息;直到1995年,同是新竹子弟吴火狮的四子、新纤董事长吴东昇,发现这栋年久失修的古宅,在其号召下,新光集团和新竹地方仕绅共同成立“金广福文教基金会”,出资维修、管理姜阿新宅[3]。并于2011年,被新竹县政府指定为古迹“姜阿新故居”。

2012年姜阿新的外孙女,荒野保护协会创办人之一廖惠庆发现合作金库即将标售姜阿新洋楼时,她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兄弟姊妹,获得众人支持,大伙决定筹资,由姜惠琳作为代表,以高出当时抵押金一百倍的价钱,购回外祖父留下的家产。2015年,姜家提出古迹更名申请,因担心民众误解故宅是指“曾经住过,但现在不属于他们,或是家族已经离开”,所以希望将故宅改为洋楼[4]

2017年由客委会补助2968万、县府补助212万、所有权人筹353万,委托薛琴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启动修复工程[5]。2018年姜阿新洋楼由姜阿新教育基金会营运,并正式对外开放参观,并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第18届公共工程金质奖建筑类优等肯定,树立私有文化资产公共化的成功典范[6]

另外,姜阿新的长孙女在1970年移民加拿大时,当年带走阿公、阿婆的眠床当做纪念,2019年她特地以货柜运回,摆回眠床原本的位置[7]

影片

新竹县县定古迹【北埔姜阿新洋楼】竣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