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威廉·弗朗西斯·吉奥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威廉·弗朗西斯·吉奥克
威廉·弗朗西斯·吉奥克
原文名 William Francis Giauque
出生 (1895-05-12)1895年5月12日
加拿大安大略省
逝世 1982年3月28日(1982-03-28)(86岁)
国籍 美国
职业 化学家
知名于 194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7年获得埃利奥特·克雷森奖章

威廉·弗朗西斯·吉奥克 (William Francis Giauque,1895年5月12日-1982年3月28日),美国化学家,1949年因对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时表现出的性质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度过了几乎全部的教育及职业生涯。

个人生平

1895年5月12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 尼亚加拉瀑布城出世。由于父母是美国公民,他们一家回到美国,他在密歇根上了小学。1908年父亲去世,全家回到尼亚加拉瀑布城,他进入尼亚加拉瀑布城学院协会就读。毕业后他曾向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好几所电站求职,既为了赚钱,又能够继续电气工程的职业。当时他到处碰壁 。

最后,他的申请被纽约州尼亚加拉瀑布城的胡克电化学公司接受,他最终被公司的实验室聘用。他对工作很感兴趣,并决心成为化学工程师。在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的影响下他很快萌生了搞研究的兴趣。工作2年后,他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院,1920年获理学士学位。接着他进入伯克利的研究生院,先后成为大学研究员 (1920年 - 1921年)、James M. Goewey研究员(1921年 - 1922年)。1922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副修物理。后留校从事研究工作。

1932年吉奥克与缪丽尔·弗朗西丝·阿什利结婚,他们有两个儿子。

1934年成为化学正教授,193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获得诺尔贝化学奖金。

1962年退休。

1982年3月28日在加州伯克利去世。

科研成就

最初从事气体热力学函数的比较和计算。这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他首先要从极低的温度中准确地测出非常微小的热量,然后再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其结果,计算出现在理论上小得不能再小的比率。这就是吉奥克从实验上确定了热力学第三定律。他和他学生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低温处理时的熵测定,尤其是压缩气体的测试。许多气体的熵和热力学属性是由统计力学、带谱与其他材料所支持的分子能级所决定的。1929年,他和赫里克·约翰斯顿对氧气的熵进行的相关研究,在天然氧气中发现了质量十七和质量十八两种同位素,这更是一场重大发现,解决了化学的原子量单位与物理的原子量单位的不一致,化学的单位比物理的单位大。也就是说,各元素的化学“原子量数值”要比物理的“原子量数值”略小一些。吉奥克还对超低温进行过悉心研究。早在1926年他就提出,可用断热除去磁性的方法来求得绝对温度。直到1953年,梦克多加尔博士根据吉奥克的理论才把这个实验做成了,这个出色的工作不仅证明了一条自然的基本定律,而且使更高钢强度、更好的汽油和工业中许多更高效率的工序成为可能。从此,利用超低温度的各种实验与应用,就很快地普及开来。他于1949年获得诺尔贝化学奖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