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威廉·福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英语:William Fowler,1911年8月9日-1995年3月14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他是家里三个孩子中的长子。他的父亲是一名会计,母亲是家庭主妇。美国天体物理学家。

求学经历

在高中时,福勒因撰写有关水泥生产的论文而获奖。1929年毕业后,他在哥伦布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了陶瓷工程专业。不过到大二时,他将学术重点转向了工程物理。福勒大学期间做过很多工作。暑假期间,他在利马少年时代公司担任娱乐总监。上学期间,他在大学食堂洗碗和烧炉。周末,他会在哥伦布市场的一个户外摊位上切火腿和销售奶酪。

不过福勒更多的课馀时间是在电气工程系电子实验室里度过的,他的有关聚焦电子束的毕业论文受到导师青睐。福勒于1933年获得工程物理学士学位,并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他的指导老师是加州理工学院WK Kellogg辐射实验室首席物理学家查尔斯·劳里森(Charles C. Lauritsen)。福勒认为劳里森是他科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物。在劳里森的指导下,他撰写了《低原子序数的放射性元素》的博士论文。论文中表明核力是对称的;也就是说,一旦排除经典电力,两个带正电的质子或两个中子(无电荷的核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同的。福勒于1936年以最高的学术成就获得了核物理学博士学位。[1] |

职业生涯

福勒随后被任命为加州理工学院核物理研究员,并从那里开始了他近五十年的科学生涯。1939年,他被任命为物理学助理教授,并于1942年被提升为副教授。1940年8月,福勒结婚。但婚后福勒一直忙于和凯洛格实验室的大多数工作人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政府研究武器,其中包括为美国海军制造炸弹和弹药火箭的近程引信。1944年,他以平民科学家身份前往南太平洋并在那里进行了3个月的弹药研究。在战争的最后两年中,福勒和其他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参与了曼哈顿原子弹项目的部件生产。

战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德国美国物理学家汉斯·贝特(Hans Bethe)(196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影响,福勒和他的同事们将凯洛格实验室的主要活动转向了研究核反应。1938年,贝特提出了一种详细的机制,通过该机制可以在恒星内部产生能量,涉及碳,氮和氧原子核的反应。这些反应与福勒在实验室研究的反应密切相关。在凯洛格进行这些研究并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意义后,福勒和劳里森将其研究的范畴定义为“核天体物理学”。

福勒的另一位合作者是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福勒将其视为继劳里森之后对他影响最大的人。霍伊尔在1950年代初曾推测,为了使碳存在于宇宙中,从而使地球上的人类得以生存,就必须将碳制成恒星。只有当三个氦原子核(每个原子核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融合在一起以形成处于中性基态之上的激发能态能级的同位素碳12时,才会发生这种情况。福勒随后确定了霍伊尔假说的有效性。这项重要实验得出结论,自然界中所有已知元素(从碳到铀)都可以由恒星中的核过程产生,从宇宙诞生之初在著名的“大爆炸”中产生的氢和氦开始十二到一百五十亿年前。为此福勒和霍伊尔、杰弗里·伯布里奇​​​​(Geoffrey Burbridge)以及玛格丽特·伯布里奇​​(Margaret Bur-bridge)共同撰写了对现代物理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星中元素的合成》。

福勒和他的博士生进行的数百项相关实验证实了恒星中的核合成是定量的。他的研究推动了宇宙学的发展,他本人还与其他科学家一道发现了很多宇宙难题,例如由于引力坍塌而从遥远的星系发出无线电波,超新星的出现以及1963年发现的不寻常的巨大恒星体的起源。

1965年,他与霍伊尔合作编写了《大质量恒星和超新星中的核合成》一书,并于1967年出版了《核天体物理学》一书。

获奖与荣誉

福勒在其职业生涯中还获得了许多其他荣誉。

195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曾获得过美国功绩奖章、国家科学奖章、皇家天文学会的爱丁顿奖章等。

哥伦比亚大学授予韦特尔森奖。

福勒更获得了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的荣誉博士学位。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福勒因在研究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做出的巨大贡献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9年,获太平洋天文学会布鲁斯奖,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威廉·福勒苏布拉马尼安·钱德拉塞卡共同获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