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子宫黏膜下肌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
原图链接

英文名称 :subumcosal myoma of uterus

就诊科室 :妇产科

多发群体 :30~50岁妇女

常见症状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继发贫血:

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等症状;

感染时,出血或脓血性排液;不孕等。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入阴道。


病因

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因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绝境后萎缩,提示可能与女性性激素有关。另外,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 [1]

临床表现

黏膜下肌瘤使宫腔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可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黏膜下肌瘤坏死伴感染时,有不规则出血或脓血性排液。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脱出阴道外,部分患者因阴道脱出物就诊。黏膜下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2]

检查

B型超声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有些患者需要宫腔镜检查。 [3]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B型超声综合判断,诊断多无困难。 [4]

治疗

月经过多继发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严重腹痛,肌瘤变性需手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在宫腔镜下肌瘤切除,突入阴道内的黏膜下肌瘤可以经阴道摘除。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子宫肌瘤过大继发严重贫血或者疑似有恶变的患者需行子宫切除术。 [5]

参考来源

  • 张培海,史晓丽,刘培淑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安全性研究. 《 CNKI;WanFang 》 , 2008  
  • 吴诗琦,文庆华,万红,黄成风.   应用宫腔镜实施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汽化术. 《 中国内镜杂志 》 , 2001  
  • 王一斌.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38例. 《 CNKI;WanFang 》 , 2009  
  • 王研新,夏恩兰.   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评价.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 , 2009  
  • 董建春,马艳秋,王晓雷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73例临床效果分析. 《 中国内镜杂志 》 , 2002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