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移除 60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釋義==
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 漢語中“順”與“[[舜]]”同音,“孝順”也與“效[[舜]]”同音。“[[舜]]”是中國中原地区上古時代[[五帝]]之一,傳說二十歲時以孝道聞名於天下。與[[堯]]同為在中國歷史上“禅让”的代表人物。也被儒家言論所引用,尊為古代[[聖人]]之一。但舜的孝行也並非完全盲從或屈服,[[象 (传说人物)|傳說中象]](舜的同父異母兄弟)聯合父親多次謀害舜,舜逃走而不是盲目順從犧牲。參見《史记·五帝本纪》。 、孝敬、孝養、孝承等。孝指為了回報父母的养育,而對父母的肯定,從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違背父母的意愿行事 《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但若父母行為有所偏差時,就應規勸,不可盲從父母的命令,以免陷父母於不義。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止於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開始。《孝经·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廣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35,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