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孟坝镇东邻太平镇,南接临泾乡,西连庙渠乡、方山乡,北靠新集乡。境内半山半塬,属黄土高塬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土地面积2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万亩。现辖刘城村、赵咀村孟坝村大寨村、峁合村、塬口村、塔李村、东庄村、王山村、西壕村、何范村、王地庄村、醴坳村、王湾村14个村,149个村民小组,8470户、39398人,其中农业人口37948人。

孟坝镇是甘肃省镇原县北部重镇,塬面广大,地域优越。距镇原县城30公里。东邻太平镇,南接临泾乡,西连庙渠乡、方山乡,北靠新集乡。境内半山半塬,属黄土高塬沟壑区。[1]

目录

命名由来

据传说孟坝镇建于清初。当时有一姓孟的人持意做得兴隆,孟坝镇的集市贸易被他一家独霸,人称孟霸,后依此而得名。

历史沿革

解放初为孟坝区,1958年3月撤区设乡,同年9月成立孟坝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复称孟坝乡,1985年7月撤乡建镇。

基本情况

自然环境:孟坝镇位于镇原县以北30公里处,平均海拔1456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9.9℃,全年无霜期155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8267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25420万亩。

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14个。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8470户,乡镇总人口39398人,乡镇从业人员19734人。

六通情况:通电的村14个,通邮的村14个,通电话的村14个,通公路的村14个,通自来水的村13个。

经济指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768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267万亩,粮食总产量22180吨,财政总收人147.2万元,财政支出56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471元。

文教卫生:学校总数21所,在校学生总数7074人,教师总数328人;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数46人,病床65张

名优特产:黄花、烤烟、苹果、杏子、奶粉等。[2]

特色产业

镇原县孟坝镇围绕新农村建设,变观念、转思路,优化投资建设环境,农民增收迅速,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局面。孟坝镇虽然地处镇原县北部山区,但这里原面相对较大,土地肥沃,物流通畅,非常适应发展瓜菜、林果、草畜等特色产业。基于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确定了巩固稳定黄花菜面积,积极稳步发展苹果树栽植,形成了以瓜菜、草畜、苹果、劳务为主导,以镇三路、太新公路、孟殷路为主线,以蒲河川、交口河川为补充的三大万亩产业基地。

瓜菜产业:瓜菜特色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孟坝镇坚持瓜菜种植与水利建设相结合的办法,以塬面地和川台水浇地为主,大力发展瓜菜产业。2007年,在西壕、王湾等9个村建立了万亩瓜菜种植示范片带,户均种植瓜菜3亩,亩均收入1200元以上,瓜菜收入上万元的农户达到84户,收入上5000元的农户168户,瓜菜年产值达640万元,成为孟坝镇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朝阳产业。

草畜产业:草畜传统产业品质逐步提升。以陇原牧业公司为依托,在峁合、大寨等6个行政村逐渐形成良种肉牛育肥、布尔山羊和黑绒山羊繁育区,牛存栏1680头,布尔山羊和黑绒山羊存栏4590只;在王湾等3个村形成生猪、乌鸡繁育区,生猪存栏达790口;在王地庄等9个村种植形成万亩牧草带。孟坝镇累计共建暖棚780座,畜禽存栏达到6.8万头(只),规模养殖大户发展到464户,2007年,以干部担保贷款为原动力,协调贷款100余万元,扶助发展规模养殖户17个。涌现出了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姚存智、杜国升、姚万杰等一批种草养畜致富带头人。

苹果产业:苹果长效产业效益和规模逐年提升。2004年、2005年两年重点实施了老果园的改造增效工程,对孟坝镇原有4000亩老果园进行改造管理,亩均收益达到1000元以上,较原来提高40%。2007年,在醴坳等7个村连片栽植苹果6500亩,孟坝镇新老果园留存面积达到10500亩,这一产业培育成长将成为农民增收的有益补充。

劳务产业:孟坝镇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来抓,坚持以人员培训、劳务纠纷调解为重点,共建立北京、兰州、广东等规模较大,相对固定的劳务基地3个,每年培训务工人员3600人次,有组织输转劳务6500人次,2007年,孟坝镇外出务工人员11000人,年创劳务收入约5800万元。2008年,孟坝镇已输出各类劳务工7480人。[3]

城镇建设

孟坝镇位于镇原县北部,距镇原县城30公里,是镇原县北部物流集散地,也是镇原县确定的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现有人口39398人。城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完成建设面积4.2平方公里。现有驻镇单位30个,企业120户,个体工商户715户,镇区常住人口1.68万人。针对老城区建筑密度大、发展空间小、道路交通拥挤等问题。孟坝镇实施了新区开发工程,开通了北环路、中街路,将原来只有8米宽的街道取直加宽至宽40米、长2500米,安装路灯80盏,红绿灯2处,修建城雕1处,建成绿化带5600平方米;实施排污排洪工程,压埋排污管道4184米,修建雨水井108个,涵洞18米;实施铺油罩面工程,开挖回填夯实地沟1720米,移动土方8000立方米,整修铺油街面3.2万平方米;实施旧城区老旧平房改造工程,征地69亩,补偿资金30万元,拆迁街道老旧平房511间,楼房24间504平方米,整体搬迁农户5户;栽植绿化树木9.5万棵,改造压埋自来水供水管线2611米,改造供电线路和电信线路个2200米。多元投资4344万元,新建楼房33幢,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改造建成了百货、建材、农贸市场和商业街的“三市一街”,新修了环城北路,完成了城区供水管网、电网改造,搬迁了敬老院和财政所,新建了孟坝中小学教学楼、世纪中学学生公寓楼、广文中学教学楼、孟坝法庭办公楼、购物中心、孟坝加油站、镇政府办公楼,城镇服务功能渐趋完善,城区面貌变化较大。[4]

社会事业

孟坝镇党委、政府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走以民生为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和谐发展之路,努力使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做到在促进发展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条件,筑牢民生“防火墙”。

抓教育筑牢民生之基。四年共争取教育危改资金356万元,新修小学教学楼三幢,平房108间,积极支持兴办世纪中学、广文中学私立中学两所,发放“两免一补”资金72万元,举办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46(班)次。

抓文化塑造民生之魂。突出抓了镇文化站建设,成立了刘栋香包刺绣有限责任公司和孟坝镇新声音乐会,经常举办元旦、国庆文艺晚会,五一篮球运动会,象棋竞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赛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抓社保改善民生之需,尽最大可能地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2007年共安排救灾款16.8万元,救灾面粉2600袋,解决了2300户9643人的生活困难。发放低保金79.9万元,涉及787户2220人。每年组织两次“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四年共募捐15.6万元,全部用于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

抓稳定打造民生之盾。孟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认真落实平安建设的领导责任,实行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制和重大上访案件责任追究问责任,健全信访和综合治理网络,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各类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的调处,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构建和谐有序,蓬勃发展的新孟坝。[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