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学名」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学名'''按字面意思即为''' 科学名称''' ,生物学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参见[[名称拉丁化]]),学名以外的名字均为俗名,因此并没有所谓的中文学名,顶多有通用或常用的中文俗名。理论上一种生物仅有一个有效的学名以便科学界研究时进行沟通所指的是哪种生物。通常最早发表的学名具有优先权,后发表的学名(同物异名的情形)会变成无效的学名。
+
'''学名'''按字面意思即为科学名称,生物学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参见[[名称拉丁化]]),学名以外的名字均为俗名,因此并没有所谓的中文学名,顶多有通用或常用的中文俗名。理论上一种生物仅有一个有效的学名以便科学界研究时进行沟通所指的是哪种生物。通常最早发表的学名具有优先权,后发表的学名(同物异名的情形)会变成无效的学名。
  
 
 目前动物、植物、细菌有各自的命名法规,
 
 目前动物、植物、细菌有各自的命名法规,
行 5: 行 5:
 
 例如:[[植物]]的学名,受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之规范。
 
 例如:[[植物]]的学名,受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之规范。
  
== 生物学中的学名 ==
+
==生物学中的学名==
  
 
 学名的第一个字需大写。而习惯上,在科学文献的印刷出版时,学名之引用常以斜体表示,或是于正排体学名下加底线表示学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种]]生物、一[[属]]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为不同的国际命名法规,有不同的变化。原则上,一[[种]]生物的学名只有一个,目前动物、植物与微生物[[命名法规]]各自独立,因此有可能出现某一个学名既是某种动物的学名,也是另一种植物的学名。学名以外的名字均为[[俗名]]。学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没有限制。除学名以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学名的后面可以附上发现人或命名人的名字以及日期,有时使用括号注记。
 
 学名的第一个字需大写。而习惯上,在科学文献的印刷出版时,学名之引用常以斜体表示,或是于正排体学名下加底线表示学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种]]生物、一[[属]]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为不同的国际命名法规,有不同的变化。原则上,一[[种]]生物的学名只有一个,目前动物、植物与微生物[[命名法规]]各自独立,因此有可能出现某一个学名既是某种动物的学名,也是另一种植物的学名。学名以外的名字均为[[俗名]]。学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没有限制。除学名以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学名的后面可以附上发现人或命名人的名字以及日期,有时使用括号注记。
  
 目前已知最长的学名为[[双翅目]]水虻科}的{{link-en|''Parastratiosphecomyia stratiosphecomyioides''|Parastratiosphecomyia stratiosphecomyioides}} ,由42个字母组成,意思是 拥有近似黄蜂飞行姿态而接近水虻的 。最短的学名则分别为[[ 南蝠]] ''Ia io'' [[ 奇翼龙]] ''Yi qi'' ,都仅有4个字母。
+
 目前已知最长的学名为[[双翅目]]水虻科 的Parastratiosphecomyia stratiosphecomyioides,由42个字母组成,意思是 拥有近似黄蜂飞行姿态而接近水虻的 。最短的学名则分别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龙的 Yi qi,都仅有4个字母。
  
 
 最初,为了避免交流障碍,所以采用欧洲中古时期通用的拉丁语作为学名。但是后来,学者开始使用其他语言来为生物命名学名(但学名词尾、语法仍符合命名法),使得生物的学名中包含了来自世界各种语言的词汇。如[[奇翼龙]]的 ''Yi qi''、[[神兽属]]的''Shenshou''、[[仙兽属]]的''Xianshou''、[[寐龙属]]的''Mei''及其下物种寐龙的''Mei long''等词语来自中文。
 
 最初,为了避免交流障碍,所以采用欧洲中古时期通用的拉丁语作为学名。但是后来,学者开始使用其他语言来为生物命名学名(但学名词尾、语法仍符合命名法),使得生物的学名中包含了来自世界各种语言的词汇。如[[奇翼龙]]的 ''Yi qi''、[[神兽属]]的''Shenshou''、[[仙兽属]]的''Xianshou''、[[寐龙属]]的''Mei''及其下物种寐龙的''Mei long''等词语来自中文。
行 16: 行 16:
  
 
 学名使用拉丁化文字,学名以外的其他名字都是俗名(别名),各地不同语言(例如中文、日文、韩文)的名字均为俗名,同一种生物有可能有许多俗名,有的俗名使用较为广泛,例如
 
 学名使用拉丁化文字,学名以外的其他名字都是俗名(别名),各地不同语言(例如中文、日文、韩文)的名字均为俗名,同一种生物有可能有许多俗名,有的俗名使用较为广泛,例如
 学名:Gambusia affinis (Baird & Girard, 1853) 俗名:食蚊鱼、大肚仔、胎鳉、大肚鱼,其中较常听到的俗名应该是「大肚鱼」
+
 学名 :Gambusia affinis (Baird & Girard, 1853) 俗名:食蚊鱼、大肚仔、胎鳉、大肚鱼,其中较常听到的俗名应该是「大肚鱼」
  
 
===台湾===
 
===台湾===
行 44: 行 44:
 
===单名法(nomen)===
 
===单名法(nomen)===
  
 动物、植物属以上的分类单元的学名用[[单名法]],用一个拉丁化的词表示,首字母大写,属名用[[斜体]],其他则用正体。在某些阶级有特定使用的字尾,例如植物科的学名字尾为aceae。在后面还可以接或不接命名人的名字。新命名的分类则在名称后加 “{{lang|la|nov.}} ”。
+
 动物、植物属以上的分类单元的学名用[[单名法]],用一个拉丁化的词表示,首字母大写,属名用[[斜体]],其他则用正体。在某些阶级有特定使用的字尾,例如植物科的学名字尾为aceae。在后面还可以接或不接命名人的名字。新命名的分类则在名称后加 “nov.”。
  
 
===二名法(binomen)===
 
===二名法(binomen)===
行 54: 行 54:
 
 对于[[亚种]](sub.)、[[变型]](f.)等则采用[[三名法]]:属名、种加词、亚种/变种的加词,后缀命名人姓氏、命名时间(可省略)。如东北虎的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对于[[亚种]](sub.)、[[变型]](f.)等则采用[[三名法]]:属名、种加词、亚种/变种的加词,后缀命名人姓氏、命名时间(可省略)。如东北虎的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於 2020年3月6日 (五) 04:56 的修訂

學名按字面意思即為科學名稱,生物學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參見名稱拉丁化),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因此並沒有所謂的中文學名,頂多有通用或常用的中文俗名。理論上一種生物僅有一個有效的學名以便科學界研究時進行溝通所指的是哪種生物。通常最早發表的學名具有優先權,後發表的學名(同物異名的情形)會變成無效的學名。

目前動物、植物、細菌有各自的命名法規,

例如:植物的學名,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

生物學中的學名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體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內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生物、一的生物或一的生物。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目前動物、植物與微生物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某一個學名既是某種動物的學名,也是另一種植物的學名。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學名以外的其他任何名稱都是俗名。學名的後面可以附上發現人或命名人的名字以及日期,有時使用括號註記。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水虻科的Parastratiosphecomyia stratiosphecomyioides,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最初,為了避免交流障礙,所以採用歐洲中古時期通用的拉丁語作為學名。但是後來,學者開始使用其他語言來為生物命名學名(但學名詞尾、語法仍符合命名法),使得生物的學名中包含了來自世界各種語言的詞彙。如奇翼龍Yi qi神獸屬Shenshou仙獸屬Xianshou寐龍屬Mei及其下物種寐龍的Mei long等詞語來自中文。

俗名

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學名以外的其他名字都是俗名(別名),各地不同語言(例如中文、日文、韓文)的名字均為俗名,同一種生物有可能有許多俗名,有的俗名使用較為廣泛,例如 學名:Gambusia affinis (Baird & Girard, 1853) 俗名:食蚊魚、大肚仔、胎鱂、大肚魚,其中較常聽到的俗名應該是「大肚魚」

台灣

以台灣蝶圖鑑為例,本書作者徐堉峰提出若干新的台灣蝶類中文俗名,作者的想法是新的中文俗名若大家覺得好用,久而久之新的俗名便會流傳下來,反之該俗名便會漸漸消失。

中國

由於西文學名與中文差異極大,使用中文的學者會依照不同的標準為西文學名起一個對應的中文名用於文章中,以方便科普和日常使用,同國際上使用的拉丁語學名類似,原則上,中文名稱也要求一致性,不允許異物同名和同物異名,由當地的有關組織(如中國大陸的名詞委)負責審定漢譯學名並處理異物同名和同物異名問題,對於同物異名會選取一名作為標準名稱,其餘名稱作為別名。

日本

日語中,一些學名有本地化的譯名,一些學名採用片假名轉寫的音譯名。

參見和名

動物學名

參見國際動物命名規約

植物學名

參見國際植物命名法規

命名形式

單名法(nomen)

動物、植物屬以上的分類單元的學名用單名法,用一個拉丁化的詞表示,首字母大寫,屬名用斜體,其他則用正體。在某些階級有特定使用的字尾,例如植物科的學名字尾為aceae。在後面還可以接或不接命名人的名字。新命名的分類則在名稱後加「nov.」。

二名法(binomen)

動物、植物種的學名目前使用二名法,由名、種加詞,後綴命名人姓氏、命名時間(可省略)組合而成。如智人的學名 Homo sapiens Linnaeus, 1758。

三名法(trinomen)

對於亞種(sub.)、變型(f.)等則採用三名法:屬名、種加詞、亞種/變種的加詞,後綴命名人姓氏、命名時間(可省略)。如東北虎的學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