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

此诗当作于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当时杜甫57岁,在江陵(今湖北荆州)。明末清初文学家申涵光评此诗:"樽当霞绮轻初散",补缀不成语;"棹拂荷珠碎却圆",景真而近俗矣。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1]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

郊扉俗远长幽寂⑵,野水春来更接连⑶。

锦席淹留还出浦⑷,葛巾欹侧未回船⑸。

樽当霞绮轻初散⑹,棹拂荷珠碎却圆⑺。

不但习池归酩酊⑻,君看郑谷去夤缘⑼。

作品注释

⑴彧,念"郁"。司业,学官名,全称应为"国子司业",正五品上。郑监,秘书监郑审,杜甫老友郑虔(郑广文)的侄子。在此之前,杜甫已游览过该湖,见《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等诗,所以这里说是"重泛"。

⑵郊,郊外。扉,门扇。郊扉,指代湖边住宅。一说郊扉在这里或指湖中的亭子,恐非。杜甫此前有《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中写道:郑审"新作湖边宅",郊扉当指此处。俗远,远离尘俗。

⑶体会句中意思,郑审湖边宅平时可能并不与水相接,春天冰雪融化,春雨绵绵(即所谓"野水"),造成湖面水势上涨,这才"更接连"。

⑷锦席,精美的酒席。淹留,长时间逗留。浦,江湖水面。还出浦,指酒宴之后,乘船泛舟湖中。

⑸葛巾,葛布做的头巾,古人不分贵贱常戴。欹(音奇),古同"攲",倾斜。葛巾欹侧,形容醉意。未回船,流连忘返。

⑹霞绮,指晚霞。绮,美丽。这句化用了谢朓的名句"馀霞散成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⑺棹(音赵),摇船的用具。却,还。荷珠碎却圆,表明杜甫对生活观察得很仔细。荷叶上有一层角质层和绒毛,使得水的内聚力大于水对荷叶的附着力,所以荷叶上水珠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圆球状。

⑻习池,指代欢宴处。见《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襄阳记》:汉传中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菱芡覆水,是游宴名处也。山简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

⑼郑谷,汉代隐士郑璞的隐居之处谷口。这里因为郑审与郑璞同姓的缘故,指代郑监前湖。皇甫谧《高士传》载:郑璞,字子真,谷口人也。修道静默,世服其清高。成帝之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之,遂不曲。亦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夤(音吟),夤缘意为攀附,一般引申为拉拢关系。但是在唐诗中为连络、结缘之意。清朝陈廷敬:夤缘,本诗家常用字。孟浩然诗"沙岸晓夤缘"(《岘潭作》)、杜甫诗"萍泛苦夤缘"(《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俗语以潜通贿赂为夤缘,与此不同。

诗词格律

这首七律的用韵方式是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其韵脚是:连船圆缘。韵部均为:上平一先(平水韵)。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

○○●●⊙○●,●●○○⊙●△。

锦席淹留还出浦,葛巾欹侧未回船。

●●⊙○○●●,⊙○⊙●●○△。

樽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

○○⊙●⊙○●,●●○○●●△。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

(说明:○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古诗文鉴赏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3]“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4]

杜甫故里景区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城区西北5公里处的康店镇康店村西部邙岭上。占地34亩,座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整个景区种植花木3000余株,奇花异草点缀、绿树成荫、松柏辉映,巍伟庄重,各种设施具有园林建筑风格,已成为邙岭上闪闪发光的一颗明珠。

视频

诗圣杜甫(四) 杜甫逃荒之谜

千秋史话:诗圣杜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