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危(1916-1985),男,中国内地作家,中共党员。1938年入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40年入延安鲁艺学习,后在延安中学任教。1947年起历任松江省双城县土改工作队队长,《松江农民报》总编辑,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编辑,东北文艺工作者协会创作员,东北文联研究室主任,《东北文艺》主编,东北文艺出版社、东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湖北郧阳地区文化局创作组专业作家。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省作协理事。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

人物简介

安危(1916-1985),原名王寄云,笔名于恋一,于恋飞,一九一六年出生于孝感县城天灯街(现解放街的汤家街口至中山街口一段)。其父王泽甫乃清代拔贡。母程氏,为人贤惠,生二子,长子王新民,次子王寄云。

安危幼小勤奋,常以"有志者事竟成"自勉,数年苦读寒窗,学绩优异。后插班孝感中心小学,一九三二年考入武昌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进入农业学校。在校期间常与进步青年议论国事,还经常学习《新青年》、《响导》等刊物,并广泛宣传,向封建势力挑战。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国难当头之际,安危不顾家庭阻拦,毅然北上。

一九三八年春,进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经常组织同学上街作抗日演说,还利用演文艺节目唤起民众,投入抗日斗争。同年九月安危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游击队的孩子们》。

一九四〇年春去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专攻文学艺术。不久,下乡下厂深入生活,与贺敬之(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同时下到安塞县皮革厂参加劳动,丰富写作营养。毕业后,安危分配到教育战线工作。

一九四五年在延安中学教书,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散文《祝寿》、诗歌《老侯》、小说《黎明》[2] 。作品生动活泼,受到读者欢迎。

一九四六年奔赴东北解放区,参加松江省双城县土地改革,同年八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发表了土改题材的中篇小说《土地的儿女们》。

一九四八年调松江省宣传部任《松江农民》报总编辑。沈阳解放后,在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作,主持编辑初、高中语文课本,为解放区所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教材编写质量,他深入各学校听课并召开座谈会,征求修改意见。同年被纳为东北文艺工作者协会会员。

一九五二年调东北文联任《东北文艺》副主编,后任东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并出版了杂文集《感触与联想》。后在沈阳作协从事专业创作。

一九五七年出版了诗集《回声》、小说集《黎明》[3]

一九五九年,安危调回湖北作协,为专业作家。在反右倾斗争中,被下放到洪湖县石码头劳动改造。几年的锻炼,使他意志更加坚强,养成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一九六三年回省。

一九六四年参加大洪山"四清"运动。这期间,安危经常在晚间协助社队办好夜校,还辅导文艺骨干搞好业余创作。在十年动乱中,安危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长期遭到批判。

一九七三年,安危下放到鄂西山区郧阳县创作组工作。

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后,安危仍在基层。同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我爱松花江》上集。该作品以革命的激情,赞美了可爱的松花江。

一九七九年,他始得平反。

一九八一年夏回到湖北作协,担任专业作家,并任中国作协会员、湖北文联委员。从此,他不顾年老体弱,忘我工作,冒严寒,战酷暑,下乡走访。他保持优良传统,不住高级宾馆,甘住农家,并四处讲学,颇受人们的称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危焕发了艺术青春,主动到农村调查访问,体验生活。

一九八二年冬,他顶风冒雨从随县调查转回孝感的第二天,就去龙店区东山头湖边走访养鸭专业户,在鸭棚里促膝谈心,了解农村的改革和巨大变化。第三天参观了"渡口"革命旧址,下午又看了大革命时会议地址--姚家祠堂。

一九八三年为孝感文艺刊物《澴水潮》题写刊名。

一九八四年五月应邀回孝感参加《澴水潮》作品评奖活动,在会上发表了"热爱生活,扎根生活"为题的讲演,与会者曾报以热烈的掌声。安危长期扎根基层,不求名利,谦虚谨慎,为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安危于一九八五年元月五日病逝,终年六十九岁。

主要作品

安危,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土地的儿女们》,杂文集《感触与联想》,短篇小说集《黎明》,长篇小说《我爱松花江》,诗集《回声》等。[4]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安危连续发表了以反映现实和改革为题材的作品达三十余篇,其中有小说《黄河岸上》,散文《湖滨》、《武汉交织着我的爱与恨》,农村纪访《过白兆山访富》、《我的老房东》、《冲里人家》,以及诗作《八十年代的颂歌》、《这个世界永远属于你》、《在海口市大街上》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