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德鲁·赫胥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德鲁·赫胥黎
安德鲁·赫胥黎
原文名 Andrew Fielding Huxley
出生 (1917-11-22)1917年11月22日
英国伦敦
逝世 2012年5月30日(2012-05-30)(94岁)
国籍 英国
职业 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学家
知名于 获得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安德鲁·赫胥黎爵士,OM,FRS(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1917年11月22日-2012年5月30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一位生理学家与生物物理学家,他也是赫胥黎家族的成员之一,父亲是小说家里欧纳德·赫胥黎(Leonard Huxley),祖父是19世纪的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1963年与艾伦·劳埃德·霍奇金共同研究神经的动作电位,两人因此与研究突触的约翰·卡鲁·埃克尔斯共同获得196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

个人生平

  • 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伦敦
  • 1935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本想成为工程师的他,在上了生理学选修课之后改变了人生轨迹。
  • 1938年取得学士学位。
  • 1955年成为皇家协会会员。
  • 1960年至1983年任教于伦敦大学,之后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
  • 1974年,赫胥黎被封为爵士。
  • 1980年到1985年担任会长,这期间,英国的科学总是受压于政府,而赫胥黎总是小心翼翼却又一针见血地坦言英国科学界的诸多问题,其在世界上的角色等。
  • 2012年5月30日赫胥黎在剑桥郡艾登布鲁克斯医院逝世,享年94岁。

科学研究

1939年,赫胥黎和霍奇金,这两个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的研究生便开始共同解决此难题。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联盟”一度被二战打断,因为霍奇金要去为空军研究雷达,赫胥黎要去研究反空袭的枪支大炮中的雷达传输。不过霍奇金在其自传《机遇与设计》(1992)(Chance and Design)中写道:“战争中搬弄各种精密器械,让人心灵手巧,对于之后的神经学实验倒是颇为有用。”

军队归来之后的六年间,赫胥黎和霍奇金建构了自己的神经学实验,他们证明神经脉冲传输,并没有通过神经纤维的中心,而是像不同种类钠离子之间形成的小瀑布那样,在神经纤维外部的隔膜中进行,当神经轴突受到较大的点刺激之后,离子通道大门洞开,导致细胞外的离子涌入细胞内部。这一革命性的发现和其中详细的数学理论为他们赢得了诺贝尔奖殊荣。尽管当时他们两人并没有证明离子通道的存在,却从实验数据中猜测到这样的离子通道一定存在,并且由某种带点的门粒子作为通道的“开关”控制,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为20世纪后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德国生理学家内尔和萨克曼便是凭借证明此离子通道存在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奖。

1952年,在剑桥大学教授生理学的赫胥黎,刚完成神经学的实验之后,又立即把目光投向当时科学界的另一个难题——肌肉收缩是如何发生的?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要找到准确观察肌肉紧缩时期纤维中的细丝网络,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显微镜,而研制新显微镜的诱惑,是赫胥黎无法抵挡的。他设想怎样更简单并更精确地通过传统显微镜学来区分单个条纹的肌肉纤维中各个部分,因而设计制造了自己的显微镜,用它们来观察肌肉紧缩的构造,并在1954年提出了微丝滑行学说(sliding filament theory)。

显赫家族

科学家赫胥黎总是充满了超乎常人的“十万个为什么”之好奇心 ,并且将其付诸实践,这也赋予了他设计和制作各种特殊实验器材的能力,让他在诸如神经功能和肌肉结构这样的先锋领域得以前行。而他的家人也同样“声名显赫”。

19世纪时,那个和 达尔文同仇敌忾、为进化论振臂高呼的生物学家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便是赫胥黎的爷爷;赫胥黎的爸爸,则选择了小说家路线;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步父亲后尘, 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跟爷爷前进,同为生物学家。不过,当被问到此种家庭环境是否印证了龙生龙凤生凤的道理,促使他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时,赫胥黎却说:“得了吧,几率小得要命,老托马斯40多个子孙也就出了两三个科学家。”[2]

相关影片

Sir Andrew Huxley Memorial
Interview with Sir Andrew Huxley - part one
interview of Sir Andrew Huxley
Interview with Sir Andrew Huxley, second part

参考资料

  1. Andrew Huxley 诺贝尔官网
  2. 安德鲁·赫胥黎 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