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安徽省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境内,总面积为290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083公顷,东连池州市教育园区,北靠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接池州市站前区,西与主城区相连。

安徽省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4种湿地类,即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沼泽湿地;境内有鸟类16目40科172种,兽类7目12科20种,两栖动物有1目3科6种,爬行类动物有2目7科15种,鱼类7目14科38种。其中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

2017年12月25日,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验收。

基本内容

中文名: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面积:2083公顷

气候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管理单位: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

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

地理位置: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级别:国家级

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批准时间:2017年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境内,东连教育园区,北靠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接站前区,西与主城区紧密相连。地理坐标是:东经117°29'28至117°34'20,北纬30°37'31至30°41'59

地形地貌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湿地分类系统,在安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4种湿地类,即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沼泽湿地;湿地型共有6种,湖泊湿地类有永久性淡水湖1种湿地型,河流湿地类有永久性河流1种湿地型,人工湿地类有水产养殖场、人工输水河和库塘3种湿地型,沼泽湿地类主要是草本沼泽湿地型。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为290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083公顷,占公园面积的71.8%,包括湖泊湿地1609.4公顷、河流湿地20公顷、沼泽湿地352公顷 、人工湿地101.6公顷。

气候特点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亚热带北缘,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季风明显,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期长。四季特征:春温多变,雨水较多。夏热多雨,梅雨显著。秋季少雨、晴朗稳定。冬季寒冷,干燥少雨。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年平均日照时数1730-21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6.1℃。年内气温以1月份最低,为3.1℃-3.5℃;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27.9℃-28.7℃。平均无霜期220天。

水文特征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90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083公顷,由平天湖、月亮湖、包家河、白沙河及齐山丘陵山地等组成。平天湖常年蓄水位12.8米,水质III类以上,汇水面积80平方公里,主要来源九华山脉太朴山水系,水位由平天湖排涝站进行调控排入长江,同时通过水系贯通工程注入城区清溪河,综合形成生物保护、防洪调蓄、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降水丰富,年降水总量在1400-1590毫米之间,大多数年份超过1000毫米。地区之间有明显差异,东南部山区多,沿江低岗平原区少。降水量还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海拔升高100米,年降水量增加60毫米。降水量季节分配也不均匀,春夏两季约占70%,秋冬降水较少。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周围河流水系均发源于九华山脉和黄山山脉,河流主要有白沙河、包家河。白沙河发源于贵池区里山六峰山山麓,河道全长8.63公里,流域面积19.84平方公里;全年径流量1472万立方米,20年、3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147.3 立方米/秒、187.5 立方米/秒。平天湖西侧包家河发源于贵池区里山百冲水库,河道全长7.93千米,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全年径流量1054万立方米,20年、3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96.7立方米/秒、75.7立方米/秒。丰水期一般4-8月份,枯水在冬季。在汛期长江水位高于平天湖时,可通过白沙泵站抽排入长江。当长江水位低于平天湖时,可由清溪闸控制,自排入长江。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多为分布在屿垦区域,形成历史悠久。常年水位12.8米,最高水位13.0米,最低水位12.5米。常年水位稳定。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2011年7月调查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水域湿地(包括沿河岸边)植物,发现有70科175属230种。植被属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处于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和落叶树混生。主要植物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漆树科、八角科、楝科、茜草科等。其中香果树、冬青、柳等2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树种。

动物资源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境内有鸟类16目40科172种,兽类7目12科20种,两栖动物有1目3科6种,爬行类动物有2目7科15种,鱼类7目14科38种,每年迁徙之季小天鹅、雁鸭类等成千上万只候鸟聚集在此,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90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083公顷,低山丘陵和滨江湖泊相依形成独特的生境类型。==主要景点== 齐山景区是齐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总面积4平方千米。全山有三十二洞、十三岩,三峡谷,“齐山洞天”为古池州十景之首。[3]

莲花台位于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莲花广场,是以八瓣莲花造型设计的水上舞台,直径54米,占水域面积近1千平方米。以水下通道连于岸堤看台,远看似巨型白莲浮于水上。

望华楼位于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碧山景区。楼高36.6米,矗立于青山之巅,与莲花台两两相望。望华楼所采用的十字歇山顶及本色筒瓦等工艺,都具有中国传统风格。

价值意义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建设生态驳岸、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加大科普宣教力度、完善周边道路及绿化等措施,进一步改善了水质、美化了湿地景观,提升了湿地承载力和文化品位,为鸟类栖息环境创造了新的屏障,改善了生态多样性恢复了候鸟的栖息地。

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630亩,退圩还湿720亩,建设生态驳岸5400米,综合修复白沙小圩114公顷,整治白沙河、石马河流域生态工程搬迁居民和畜禽养殖户近200户,修整湖区水生植被400亩/年,装设湿地围栏5900米,建设科普宣教馆300平方米,科普宣教8000人次/年。另外定期清理外来物种防止扩散蔓延。通过诸多措施的有效开展,进一步优化平天湖水质,改善了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提升公众湿地生态保护意识,为珍稀候鸟栖息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提供有效保护,确保湿地生态、文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

保护措施

2011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复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2014年,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于入选“央视最美赏月地”。

2015年,安徽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池州市备用水源地,同年加入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

2017年1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平天湖湿地为国家湿地公园。

交通

公交:池州火车站乘坐3路、7路、15路、29路到达池州学院站下车。

门票:免费。[1]

参考文献

  1. 安徽平天湖搜狐网,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