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流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流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位于五华县南部,东与棉洋镇相接,南与梅林镇接壤,西与周江镇相连,北与横陂镇交界。距县城33公里,总面积109.95平方公里。省道惠水线、安浦线在安流圩交汇,琴江河贯穿全镇。是五华通往紫金、珠三角和揭西、陆河等沿海地区的咽喉。辖42个村民委员会、 4个社区居委会。

2017年年末,有34851户、171645人,其中农业人口159180人,非农业人口12465人;全镇有耕地面积4353.13公顷。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2亿元,对比上年增长9.1%。

历史沿革

名称来历

原名横流渡,因地处琴江河畔,河水湍急,用木船当桥,故称横流渡。1911年,当时的文人学士将不祥之兆的“洪水横流”,改为吉祥之兆的“安流”,地名就由此而来。

政区沿革

长乐初建设乡,清末设横流约,民国初年始称安流。1947年3月设安流镇。1950年后曾为区、乡、镇建制。1958年成立安流公社。1961年增设鲤江公社,1963年合并为安流公社。1972年分出大都公社(原鲤江公社河东部分和双华公社上布大队),1978年分出万龙公社。1983年11月撤社设安流区,同时撤销万龙公社,其所辖的葵樟、文葵、福岭3个大队划归文葵区。1986年11月改设镇。2003年11月,文葵镇并入安流镇。2004年10月,大都镇并入安流镇。是广东省政府批准的五华三大中心镇之一。

现安流镇辖42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委员会。 安流镇于2003年被省批准为中心镇。各种配套机构比较健全:银行、信用社、供销社、电信、邮局、移动电话、国税、地税、工商、食品、畜牧、医院、供电、文化、广播电视等完全中学1所(安流中学)、初中6所、小学56所。 安流是全县三个中心镇之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道路交通:省线惠水线、安浦线在安流圩交汇并贯通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80%的村实现了村公路硬底化。90%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通机耕路。圩镇建设:2005年,安流按照中心镇建设要求,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梅州宏图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安流镇2005年-2020年整体规划进行了测设修编,圩镇城区面积从现有3.2平方公里扩至8平方公理。安流圩以琴江河为界,分为安镇和司前两大区域,以新、老安流大桥相通。有强华、司前两大综合市场,近年开发有河堤东新秀街,河堤西街正在开发。圩镇现有门店1200多间。新规划可开发面积有近4平方公里。[1]

经济建设

2017年,安流镇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农村农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种植4333.33公顷,烤烟种植166.2公顷,大力推广绿色、有机、特色农业产品和生猪、肉牛、水产品集约规模化生产,交售烟叶349吨。

2017年,安流中心镇“六个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工业园(五华县安流工业园)规划征地顺利推进,已征地53.33多公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有15家企业有意落户安流工业园,其中广东华普太阳能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落户原安流枫林中学,占地约3.33公顷,投资约1亿元,正在安装和调试设备。二是扩容提质成效明显。围绕建设可容纳25万人口县域副中心城镇目标,重点抓好占地10公顷,集住宅楼、购物中心、物流商贸、宾馆酒家、文化娱乐、居民小区等多功能的青江新城建设,带动周边发展,扩大城区面积。城镇提质方面,重点抓好惠天地加油站至蓝田桥头段道路升级改造、惠天地加油站至半径大道段升级改造、琴江西岸沿江大道建设、万塘村长塘堤大道建设、司前街至新兴街升级改造、大都圩镇升级改造、安流老戏院综合市场改造、亲水公园建设等重点工程。重点抓好琴江河低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大都片区村村通自来水、安顺大桥、长江大桥、徐华清纪念大桥、华陆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安流中心卫生院(五华县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安流第一小学扩建工程。

五华县安流镇是有名的“工艺品之乡”,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已有数百年历史。近年来,该镇工艺品不断推陈出新,竹、木、藤、草、麻丝、仿古雕刻等工艺品热销海外。2016年,全镇特色产业工艺品生产企业达225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从业人员69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310人,年产值达2.5亿元。

投资环境

安流镇卫星图

安流镇是全县三大中心镇之一。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四通八达。省道S120线(惠水线)、S238线(安浦线)在安流圩交汇,成为五华南部通往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和揭西等沿海地区主要出口。拟建的兴华高速、兴汕高速也从安流经过,设立出口。改革开放30多年来,道路交通得到长足发展。镇内各级公路总共近300公里,实现了村村公路硬底化,自然村通公路。

通讯:通讯电视蓬勃发展。通讯工具从解放初期为数不多的单一的手摇电话,发展到拥有1万多户程控固话用户、3万多户手机用户、1千多户宽带用户。电视从天线黑白电视发展到光纤数字电视。

圩镇建设:2005年,安流镇按照中心镇建设的要求,聘请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梅州宏图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安流镇2005年—2020年整体规划进行了测设修编,圩镇城区面积从现有3.2平方公里扩到8平方公里。安流圩以琴江河为界。分为安镇和司前两大域区,以新、老安流大桥相通。有强华市场、司前两大综合市场,近年开发的有河堤东新秀街,河堤西街正在开发。圩镇现有门店,商住房有1200多间。新规划可开发面积有近4平方公里。

特色农业

2017年,安流镇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农村农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种植4333.33公顷,烤烟种植166.2公顷,大力推广绿色、有机、特色农业产品和生猪、肉牛、水产品集约规模化生产,交售烟叶349吨。同时鼓励专业合作社创建、扩展。

果蔬

安流镇是农业大镇。有耕地4.42万亩,山地22.5万亩。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近年来,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达6.5万亩以上,总产3.2万吨以上。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茶叶、罗卜、甘蔗等,主要果树有梅州金柚、荔枝、青梅、果合柿、三华李、香蕉、柚、菠萝等、特别是秋前湖菜莆,吉洞尾乌皮蔗远近有名。

畜牧

近年来加大了黄牛冷精神配种品种改良和瘦肉型猪肉推广。累计黄牛冷配产仔8300头,年出栏瘦肉型猪2.9万头,占出栏总数的62%。扶贫开发创造了“房畜(禽)果沼鱼并举,安居房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红山模式”。就是帮助支持贫困户建起一座安居房,养一塘鱼。“红山模式”在全市、全县得到推广。

旅游资源

安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绿色自然风光,又有历史古迹遗址。比较有名的有燕子岩、高石下登高胜地、东灵寺平安寺永和寺文昌祠、王老仙师宫、法青宫、祖师宫、徐华清故居“树德堂”、青龙寨、秋前湖义冢、李江墓等。民俗活动有逐步恢复的“扮古事”(走古事)。

李江墓

李江墓位于安流镇低坑小学背后右侧山坡上,形喝猛虎过江。筑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秋。 墓用灰沙砌筑,座西北向东南。呈交椅形,设四层墓围,内设祭祀台和拜坛。墓长24米,宽14米,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是五华县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灰沙石宝墓葬。现保存完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秋前湖义冢

秋前湖义冢,位于安流镇三江村秋前湖义冢角,筑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长乐县(今五华县)知县彭光祖倡建。冢内埋葬尸骨1400多俱,均为当地无主坟骨骸,其中不少是清咸丰年间广东天地会起义军与清军战斗时双方阵亡将士的无主墓。冢由墓群组成,共计1449座,外观呈扇形,均用灰沙砌筑,通长30.5米,通宽40米,占地面积近1300平方米。主墓在中央为交椅形墓,子墓围在主墓左右和后边,为封土堆墓,弧度不等地围成33层,甚为壮观。

著名人物

安流地灵人杰,孕育了一批有影响的优秀人才,当中有清朝一品花翎顶戴、民国军医总监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理事长、上将徐华清,早期革命家、省委特派员古云章,著名英烈万大来,长征老干部赖绍宏、胡安,老红军、原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国民党将领汤毅生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安流有近200位烈士为革命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关视频

五华县安流镇低坑村(醉美低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