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楚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楚望,湖北当阳人。清朝官员。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湖北乡试解元。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进士。授江苏句容县知县,调丹徒县,正值当地饥荒,宋楚望尽力赈济灾民。调太仓直隶州,修筑海塘六十余里。累迁松江府常州府知府,升淮徐兵备道。休致后卒于家。

人物简介

宋楚望,字荆州,号恒齐湖北当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授句容知县,勤农育士,政声很好。他在此创办了华阳书院。调任丹徒知县,值岁饥,他散赈救贫,遍历穷乡。他还在镇江城南创鹤林书院。调太仓直隶州,筑海塘六十余里。当时扬州水道长久湮塞,疏治无功,宋楚望请疏旧海口,使下流宣畅,朝廷按此办理,使上游之水自达于海,解决了水道梗塞问题。宋楚望对治水很用心,著有《太镇海塘纪略》一书,辑录了当时兴工的奏稿、谕札、公檄、禀贴、告示等,并附有沿海工图。

乾隆十九年(1754)调任常州知府,“爱民重士,扩充书院经费”。他捐出自己的俸禄,“以兴复龙城书院为已任”。龙城书院是明隆庆六年(1572)常州知府施观民所创。万历初,张居正秉国时,下令“尽毁天下书院”,龙城书院被迫停办。万历三十一年(1603),常州知府欧阳东凤在龙城书院旧址建先贤祠讲学,以避书院之名。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政,又下令禁办书院。常州知府曾樱多次上表坚称“龙城系课文之所,非讲学之地”,“故独得不毁”。后倭寇侵犯东南沿海地区,书院一度改为兵备道署。直至清代,书院几经兴废(见钱维城《龙城书院记》)。宋楚望当常州知府后,决心兴复龙城书院。地方士绅见状,也纷纷出资捐助。宋楚望亲任督工,仅两个月便完成了修建工程。据《常郡艺文志》记载,龙城书院之再次兴建,造就了大批有识之士,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洪亮吉等均就学于此。

宋楚望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松江知府,升徐淮兵备道。休致后卒于家。他所著《人离分途》、《戒淫》等,“人争颂之”。他还辑有《公门果报录》、《官箴书集成》等。[1]

参考资料

官衔
前任:
李景淳
江苏松江府知府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上任
繼任:
沉孟坚
  1. 宋楚望,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