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宗教与历史3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宗教与历史3》作者:执行主编:舒健,第二作者:丛书主编:陶飞亚,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副标题:基督教与中西文化青年博士论坛。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1]。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2]并称三大宗教。

编者简介

丛书主编 陶飞亚,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多年从事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著有《冲突的解释》、《性别与历史 : 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耶稣家庭(1921-1952》等书,现为“宗教与历史”系列丛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身体·灵魂·自然:中国基督教与医疗、社会事业研究》辑录了他的一篇论文。

执行主编 舒健,博士,上海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著有《韩国现存元史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合著)、《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等书,《“宗教与历史”第一辑: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宗教与历史”第五辑:晚明以来的天主教研究》等书辑录了他的论文。

目录

“宗教与历史”丛书编纂说明

“宗教与历史”丛书编委会成员

《“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序言

明清基督教的传播与中国社会

庞天寿考(董少新)

明末清初天主教贞女群体研究(周萍萍)

中西之别:明末清初天主教丧葬礼初探(肖清和)

从幼童启蒙课本到宣教工具——1823年至1880年间基督教《三字经》的出版(郭红)

从东方学到汉学——艾约瑟的比较语言学与汉语研究(陈喆)

概念史视野中晚清的天主教与新教(章可)

一个异在化符号的民间演绎——对清末反教画的符号人类学研究(褚潇白)

“独其一死可塞责”——江召棠之死与清末南昌教案(杨雄威)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基督教在华际遇

清末民初宪政改革中的信教自由问题——兼论近代中国基督徒争取信教自由的斗争(1900-1923) (刘义)

革命与改良的相遇:来华新教传教士话语中的中国共产党(1928-1936) (杨卫华)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述评(张永广)

新中国建国后的基督教发展状况研究

“大旱望云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督教访问团(刘建平)

建国以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发展逻辑——基于宗教非政府组织行为政治化原因的口述史考察(刘骞)

走向建构中的公民社会——2010年的中国基督教:责任与反思(黄海波)

国际视野中的基督教传播

近代朝鲜半岛基督教传播中的中国因素(舒健)

当代基督教传教运动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涂怡超)

参考文献

  1. 基督宗教的创始人是谁,学习啦,2021-05-26
  2. 伊斯兰教的部分基本信仰,伊斯兰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