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定价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定价权

定价权指公司对其产品价格制定拥有主动权,若改变产品定价不会对需求有负面影响,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在成本上升情况下可以顺利通过提价将新增成本传导给下游且不影响销量。

简介

当前,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是全球加工生产中心,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和话语权,但贸易主导权却离我们很远,在建设贸易强国方面,中国显然是“刚上路”。定价权,就是在整个全球产业链中,拥有重要的话语权,不限于上下游关系。与历史传统和重要性有关。铁矿石铁矿石谈判从2002年至今,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由不足30美元涨到150美元,而钢材价格仅由2000元左右涨至如今的4400多元。几乎每一年谈判的主题都是涨价,而中国钢企的表现,几乎都是从反对到烦恼,最后被迫接受。 拖了半年的2010年铁矿石谈判,结果快要出来,还是涨价,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日前表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变化是“大势所趋”,如今全球钢厂都在按照临时价格进口铁矿石。该言论被解读为中国钢铁企业将再次败北。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3亿吨,对进口矿的依赖程度达到70%。三大矿业巨头垄断世界铁矿石市场,提出加价100%甚至更高的要求,还要改长协价为短期议价。 中信建投航运业高级分析师钱宏伟分析,三大铁矿石巨头从2010年初期开始将大量铁矿石运至中国港口,并推动铁矿石运价上涨。其真实目的是为铁矿石价格谈判造势,提前启动了中小钢厂的市场需求,企图瓦解国内铁矿石谈判联盟,在谈判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评价

国际油价近年来大幅度的波动,深刻影响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国际油价“上蹿下跳”,中国国内油价几乎都是被动地跟着国际市场走,反映到国内市场上,涨价多,降价少,每年还要给石油巨头补贴,以弥补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损失。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Brent原油以及美国的WTI,是全球原油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在130多亿吨左右,通过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只有20亿吨左右,大部分都没有进行实物交割。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巨幅涨落的背后是国际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获取的巨大套利空间,有分析称,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在原油需求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的中国,需求大却不能和人家讨价还价,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却不到0.1%。由于没有定价权,中国等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相比,要付出更多的进口外汇成本,根据测算,近两年“亚洲溢价”对中国GDP的损失达到0.08%~0.20%。更让人感叹的是,2008年国际油价狂涨直逼200美元/桶大关时,前10个月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导致的贸易逆差达1300多亿美元,针对大面积的炼油亏损,中国直接或间接给炼油企业、粮农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达近千亿元之多。形成新加坡石油期货市场价格的基础是每天不足10万吨的交易量,但新加坡通过石油期货市场,却可以轻松操控亚洲市场几十万吨乃至上百万吨的石油现货交易价格。[1]

参考文献

  1. 定价权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