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家纺行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家纺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产业集群,截至2007年,家纺行业共有以床品、布艺、绣品、毛巾、植绒、毯类等为特色产品的15个产业集群。

行业简介

随着家居业“重装饰,轻装修”的潮流,家用纺织品越来越由实用性的作用提升到装饰性的作用,家纺行业被前所未有的“激活”了。

中国家纺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产业集群,截至2007年,家纺行业共有以床品、布艺、绣品、毛巾、植绒、毯类等为特色产品的15个产业集群。如: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海门市三星镇、浙江余杭、萧山、海宁、浦江、嘉兴油车港镇、桐乡大麻镇等。[1]

行业现状

2008年对于中国的家纺产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CPI的持续走高、紧缩的调控政策、次贷危机的初步显现使快速发展的家纺产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低、GDP增幅的放缓、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的演化更是削弱了推动家纺产业发展的动力。

2012上半年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内销产值同增20.2%,出口交货值同增1.3%,叠石桥内销产值同增19.8%。上半年1802家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58亿元、同比增长14.5%,协会重点跟踪的200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38亿元、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企业上半年内销产值同比增长20.2%,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3%,15个产业集群内销产值同比增长15%,以床品销售为主的叠石桥园区内销产值同比增长19.8%,内销占比达85.5%,利润同比增长21.9%。

雅戈尔、VEROMODA、巴拉巴拉、波司登、鄂尔多斯、NIKE、三枪分别位列7月份重点零售企业细分品类市占率第一。中华商业信息网报道,具体信息如下:

男西装: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32.45%。7月份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男西装销售前十位品牌市占率合计32.45%,品牌集中度相对较低。其中雅戈尔继续以较大的优势占据榜首,市场份额接近10%,其他品牌市场份额均不足4%,第二位与第十位品牌市占率差距仅为1.6个百分点,各品牌之间竞争激烈。

男衬衫: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37.99%。7月份男衬衫销售前十位品牌市占率合计37.99%,品牌集中度较低。其中雅戈尔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超过10%,继续以较大的优势占据榜首位置,其他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均不到5%,依次是洛兹、金利来、皮尔卡丹、恒源祥、海螺、花花公子、杰克琼斯、九牧王和萨巴蒂尼。

女装: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31.81%。7月份女装销售前十位品牌市占率合计为31.81%,其中,绫致旗下两品牌VEROMODA和ONLY以较明显的优势占据的前两位,其他品牌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综合占有率均不足4%,第三位品牌Ochirly和第十位品牌V.GRASS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差距仅为1.8个百分点。

童装: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33.48%。7月份童装销售前十位品牌市占率合计为33.48%,各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均低于6%,其中巴拉巴拉占据榜首,运动品牌adidas位居第二,安奈儿和另一运动品牌NIKE分列第三和第四位,第五位以后品牌占有率均不足4%,各品牌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羽绒服: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为65.54%。7月份羽绒服销售前十位品牌市占率合计为65.54%,与其他服装品类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前十位品牌均为本土品牌,其中,波司登、雪中飞、鸭鸭和雅鹿的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分列第一至第四位,第五位至第十位依次是杰奥、雪伦、坦博尔、康博、冰洁和艾莱依。

羊绒衫: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为63.81%。7月份羊绒衫销售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63.81%,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鄂尔多斯以超过10%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居榜首,珍贝排在第二,鹿王、帕罗、皮皮狗和梦特娇分列第三至第六位,第七位以后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均在5%以下。

运动服: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为67.4%。7月份运动服销售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67.4%,市场集中度在服饰各品类中相对较高。其中两个外资品牌NIKE和adidas占据前两位,本土品牌李宁排在第三,第四位以后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均不到5%,竞争相对激烈。

保暖内衣: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为33.41%。7月份保暖内衣销售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33.41%,市场集中度并不高,各品牌之间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另外,各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均在6%以下,第一位品牌(三枪)与第十位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差距仅为3.3个百分点。

发展趋势

2000年以来我国家纺行业以年增长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的产值已达7,900亿元。2008年家纺行业发展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仍比2007年增长了11.4%,产值已达8,800亿元。2009年全国家纺行业产值达到9780亿元,市场总额在5000亿元左右。2010年产值达11500亿元。促进我国家纺市场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有: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婚庆和节庆消费的增长、儿童用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居民住房改善、宾馆酒店扩建、公共卫生设施完善和旅游交通业的兴盛等。在上述因素中,除居民住房改善和宾馆酒店扩建受到本轮经济危机的一定影响外,其他因素基本未受影响。因此,我国家纺市场在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总体来看,当前的经济形势对家纺行业中的内销企业影响有限,对内销企业中的优势品牌企业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2009年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划的出台,对于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优势企业、重点产业发展和调整行业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调整振兴的目标和重要任务,将有力的推动家纺行业加快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

按发达国家的消费习惯,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3类消费(按照纤维消费量计)应各占市场消费总量的1/3。但我国服装类纺织品消费约占总量的65%,家用纺织品消费仅占23%,且家用纺织品的人均消费所占消费性支出还不足1%。从国内外家纺用品消费的现实差距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家纺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人对家纺产品的消费观念也正在逐步变化,随着我国企业的设计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家纺市场巨大的消费潜能将被释放出来。

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中国的家纺行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其良好的发展趋势被市场看好,但是在这个行业繁华发展的背后,它和所有的中国品牌一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即存在有一些行业内部的顽固性问题和隐蔽性问题。

正如社会上普遍反映的那样,整个家纺行业发展的虽然快,却不太成熟。它正在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因为家纺企业的品牌企业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不强、渠道发展不成熟、同时加上消费者不成熟的消费意识,使得这个行业的市场还处在初级层面上。

而消费者对家纺的消费意识不成熟表现:重产品外观而不重品牌。一般来说,消费者购买家纺产品的动因是为了美化家庭环境、舒心、感觉好;与住房的装潢风格、布置匹配;因此,产品的颜色和花色图案等外在特征成为重要购买因素;但是在购买过程中,仅有2%的消费者关注所购买家纺产品的品牌,这是因为消费者对于家纺的品牌认知度太低!

这说明,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因素是产品外观和价格,而没有重视产品的品牌。这一点与服装、快消品等行业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别。在其他行业的购买因素当中,品牌往往会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家纺行业却刚好相反。

由于消费意识的不成熟,就导致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时,不得不仅仅在产品外观上下功夫。国内的家纺产品在产品方面的创新还很有限,无非是多几个颜色、花型、款式、造型,新品类的开发很少,在同一层面上展开激烈的价格对抗,也就不足为奇。但是从都是纺织品的服装看,世界上所有服装类品牌成功的规律都在于设计文化的崛起。所以家纺行业里,中国品牌的塑造也离不开对设计文化与理念的重视。[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