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又称“成年型主动脉缩窄”。是指狭窄段在动脉韧带附近或其远心侧。狭窄段长1~2cm,狭窄处0.2~0.5cm,严重阻碍血流,致左锁骨下动脉膨胀扩张,犹如主动脉弓的延续;而降主动脉因血流漩涡冲击,有局限性扩张。症状出现较晚。

婴儿期没有症状,到儿童或成人期才出现。除气促、心悸外,有上肢高血压、下肢缺血的特殊性表现如头痛、头晕、面部潮红和颈动脉搏动感,以及行走乏力、跑步后腓肠肌痛,甚至间歇性跛行。胸骨左缘和背后左肩胛间区第6、7胸椎水平能听到较明显的收缩期杂音。上肢血压较下肢明显增高。X线检查可有“3”字征、“E”字征及肋骨下缘压迹等特征表现。预后较好,患者多能活到成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中国科学院代管的全国性机构。

全国名词委的任务是负责制定中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负责组织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和中国国内外术语学学术交流活动。

据2018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网显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95个;聘请了中国学科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35人担任全国委员;数千位科学家参加过名词审定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