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小姑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小姑娘》是一首儿童歌曲。

儿童歌曲,简称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1]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2],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公认的全球第一儿歌《一闪一闪小星星[3]。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

歌词

那年十四 她离开了家  之身一人 到外面去闯  受了委屈 笑笑就过了  孤单的她 时常会想家  爸爸妈妈 在家还好吗  兄弟姐妹 最近怎样了  家乡星星还是那样闪吗  想着念着眼泪就不停落下  小小姑娘 在人海飘荡  爱的枝芽 何时会开花  谁能给她 一张温暖的床  还有做梦都想拥有的娃娃  风吹雨打 也不曾倒下  勇敢的她 慢慢往上爬  相信有天 总会见到曙光  彩虹桥下盛开美丽的花  小小姑娘 如今满头白发  她的愿望 是看到我成长  给我力量 给我温馨的家  我又怎么忍心让她失望  窗外雨下 淋湿我的发  路途坦荡 找不到方向  姑娘她说 孩子你别害怕  雨后的天空一定是最美的  风吹雨打 不需要害怕  你要勇敢 慢慢向上爬  相信有天 总会见到曙光  彩虹桥下盛开美丽的花  彩虹桥下盛开美丽的花

情感教育

儿歌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4]。但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5]:“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如《小板凳》:“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6]

视频

小小姑娘 相关视频

儿童歌曲大全-亲宝儿歌 串烧100首
贝瓦儿歌大全100首连续播放 儿童歌曲大全串烧

参考文献

  1. 民歌音乐,音乐MP3
  2. 比兴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个人图书馆,2019-06-09
  3. 《一闪一闪小星星》 经典儿歌‘+’,爱奇艺, 2014-07-17
  4. 浅析儿歌的审美特点,道客巴巴,2015-03-18
  5. 童谣:圣野的童谣《布娃娃》,太平洋亲子网,2016-03-22
  6. 为何我应该为孩子念儿歌?【今天是世界儿歌日】,搜狐,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