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紫斑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紫斑蝶

中文学名:小紫斑蝶
学名: Euploea tulliolus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鳞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
科:蛱蝶科 Nymphalidae
属:紫斑蝶属 Euploea
种:小紫斑蝶E. tulliolus
命名者及年代:Fabricius, 1793

小紫斑蝶

幼虫寄主: 桑科的盘龙木。

亚种: 台湾有三个

保育级: 暂无危机 LC

辨识台湾四种紫斑蝶,端看前翅腹面的白点: 小紫1大点、圆翅2边点、斯氏3角点、 端紫乱乱点。

形态特征

中型蝶类,展翅宽约6公分,翅膀底色黑褐色,前翅上端有明亮的蓝紫色的金属光泽,前翅腹面中央有一枚大白斑点。 在台湾四种紫斑蝶中个头最小,雄蝶前后缘呈弧形突出,后翅背面上方有大块黄褐色性斑;雌蝶前翅后缘则呈一直线。 [1]

生态习性

发生期为全年,有季节移动行为,冬季在东部、南部低海拔山谷中大量聚集。 蜜源植物:繁星花、马缨丹、长穗木、岛田氏泽兰、田代氏泽兰、高士佛泽兰及花莲泽兰等。[2]

栖息环境

冬季常栖息在高雄、屏东等地区的“紫蝶幽谷”中,是组成越冬型蝴蝶谷的要角之一。

生长繁殖

它们春夏在全台各地繁殖,求偶时会自尾端伸出一对“毛笔器”的性腺组织并散发异香来吸引雌蝶。 雌蝶习惯将卵单枚产于盘龙木的嫩叶或新芽处,好让刚孵化的幼虫可立即摄食嫩叶。

卵: 椭圆形,表面满布成行的刻痕。 幼虫: 呈黑白相间的条纹,体背有三对长肉突。[3]

主要分布

南台湾低、中海拔山区,中北部及东部低海拔山区亦有一些族群量.离岛澎湖绿岛兰屿也有记录。 [4]

视频

视频:

小紫斑蝶_20110101 茂林赏蝶解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