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蓟为菊科蓟属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能,抗菌、抗肿瘤和抗微生物等作用。
大蓟与小蓟成分很相近,外形也相似,但在临床上的应用仍然存在差异。与大蓟相比,小蓟力微,长于止血、利水退肿,清心除烦,主治尿血、血淋,优于退黄、消水等 。生于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间,在民间常做野菜食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100-12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基生叶和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有时有极短的叶柄,通常无叶柄,长7-15厘米,宽1.5-10厘米,上部茎叶渐小,椭圆形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叶缘有细密的针刺,针刺紧贴叶缘。或叶缘有刺齿,齿顶针刺大小不等,针刺长达3.5毫米,或大部茎叶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粗大圆锯齿,裂片或锯齿斜三角形,顶端钝,齿顶及裂片顶端有较长的针刺,齿缘及裂片边缘的针刺较短且贴伏。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或下面色淡,两面无毛,极少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被稀疏或稠密的绒毛而呈现灰色的,亦极少两面同色,灰绿色,两面被薄绒毛。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植株含少数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卵形、长卵形或卵圆形,直径1.5-2厘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宽1.5-2毫米,包括顶端针刺长5-8毫米;内层及最内层长椭圆形至线形,长1.1-2厘米,宽1-1.8毫米;中外层苞片顶端有长不足0.5毫米的短针刺,内层及最内层渐尖,膜质,短针刺。小花紫红色或白色,雌花花冠长2.4厘米,檐部长6毫米,细管部细丝状,长18毫米,两性花花冠长1.8厘米,檐部长6毫米,细管部细丝状,长1.2毫米。瘦果淡黄色,椭圆形或偏斜椭圆形,压扁,长3毫米,宽1.5毫米,顶端斜截形。冠毛污白色,多层,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3.5厘米,顶端渐细。花果期5-9月。

药用价值

[性能]叶甘,性凉。能凉血止血,解毒消痈,清热除烦。
[参考]小蓟全株含胆碱、儿茶酚胺类物质、皂甙、生物碱等成分。刻叶刺儿菜全草含挥发油、菊糖、生物碱、黄酮类、香豆精衍生物等成分。
小蓟能收缩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对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村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煎剂或酊剂对兔子宫有兴奋作用。此外,尚有利胆、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
[用途]用于血热所致的血衄、咯血、吐血、便血、尿血,或崩漏出血;热毒疮肿;烦热口渴。
[用法]煎汤,绞汁服,或煮食。
传统附方 1,小蓟根汁:鲜小蓟根150g,捣烂绞取汁液服,或沸水冲服。
源于《食疗本草》、《衷中参西录》。鲜根凉血止血作用较强。用于血热所致的衄血、吐血、便血,或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
2,凉血五汁饮:鲜藕、鲜地黄、鲜小蓟根、鲜牛蒡根各等分。绞汁,每次1杯,加蜂蜜1匙,搅和均匀,不拘时少少饮之。
源于《圣惠方》。鲜藕、地黄和牛蒡根能清热生津止渴,而除牛蒡外,余药又均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吐血,口干而渴。
3,小蓟饮:小蓟(全草)、益母草各60g。加水煎汤,去渣再煎至浓稠服。
源于《圣济总录》。该品与祛瘀止血要药益母草配伍,共奏祛瘀止血之效。用于胎堕后或产生瘀血不尽,出血不止。
4,刺儿菜汁:鲜小蓟幼嫩全草(小蓟苗)150g,切段捣汁服。亦可煮汤作菜食。
源于《食疗本草》、《日华诸家本草》。该品偏于清热除烦。用于夏月烦热口干,小便不利。
小蓟别名:小鸡角刺、六月霜。
其它应用方法:
1、血热咳血、鼻出血、尿血;鲜根或全草2~4两捣烂绞汁,调蜜或冰糖炖热服。
2、慢性肝炎午后潮热、失眠:鲜根1两水煎,调白糖服。
3、乳痈:鲜全草和蜂蜜捣烂外敷。
4、疔疮:鲜全草1~2两,水煎服;另用鲜根和冷饭、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药方

1. 治疗心热吐血口干:生藕汁、生牛蒡汁、生地黄汁、小蓟根汁各二合 白蜜一匙.上药相和 搅令匀 不计时候 细细呷之.(《太平圣惠方》)
2.治疗舌上出血 兼治大衄:刺蓟一握 研 绞取汁 以酒半盏调服.如无生汁 只捣干者为末 冷水调下15克.(《圣济总录》清心散)
3.治疗崩中下血:小蓟茎、叶(洗 切)研汁一盏 入生地黄汁一盏 白术25克 煎减半 温服.(《备急千金要方》)
4.治疗妊娠胎堕后出血不止:小蓟根叶(锉碎)、益母草(去根 切碎)各250克.以水三大碗 煮二味烂熟去滓至一大碗 将药于铜器中煎至一盏 分作二服 日内服尽.(《圣济总录》小蓟饮)[1]

分布范围

其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东亚和欧洲等地区亦有广泛分布。

化学成分

目前从小蓟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已超过100个,包括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苯乙醇苷类、生物碱以及植物甾醇类等多种类型,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其特征性化学成分。
黄酮类
小蓟全草中总黄酮量一般可达3%以上,个别地区高达16%,为小蓟中报道最多的一类化学成分。迄今为止已从小蓟中分离得到38种黄酮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小蓟中的萜类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和三萜,其中三萜皂苷的量可达1.44%。
苯丙素类
迄今已从小蓟中分离出多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包括咖啡酸 、银槭醇-9-O-反式-对-香豆酰基-4-O-β-D-葡萄糖苷、绿原酸、反式对香豆酸二十六醇酯 、反式对香豆酸葵酯、(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e、(7S,8R)-dihydrodehydrodieonifl-aleohol-4-O-β-D-gluco-pyranoside、(7R,8S)-dihydrodehydrodieonifl-aleohol-4-O-β-D-glueopyranoside、(7S,8S)-4,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7-O-β-D-glucopyranoside。
苯乙醇苷类
不少研究者对小蓟的醇提取物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和鉴定了10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生物碱类
小蓟中含0.05%的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包括乙酸橙酰胺、lycoperodine-1、马齿苋酰胺、adenosine、尿嘧啶、酪胺、1-(3′,4′-二羟基肉桂酰)-环戊-2,3-二酚 。
植物甾醇类 植物甾醇为甾体母核C17位侧链是8~10个碳原子链状侧链的甾体衍生物。从小蓟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胆甾醇、豆甾醇 、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β-胡萝卜苷、麦角甾-4,24(28)-二烯-3-酮、豆甾-4-烯-3-酮。
其他类
从小蓟中还分离得到丁二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sucrose、香豆酸 、邻二苯酚、原儿茶醛、原儿茶酸、5-O-咖啡酰基-奎宁酸、a-tocospiro A、a-tocospiro B、a-tocospiroC。
药理作用
小蓟具有止血、凝血、抗菌、抗炎以及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能够治疗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和痈肿疮毒等传统疾病。
止血、凝血作用
小蓟广泛应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等病症的治疗,与其具有显著的止血、凝血作用紧密相连。小蓟中的止血有效成分为芦丁和柳穿鱼苷,其主要通过使局部血管收缩,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而发挥作用。 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蒙花苷和芦丁有促进凝血作用,其也从小蓟中提取得到简单苯丙素咖啡酸,其具有缩短凝血及出血时间的作用,并可代替凝血酶作血浆纤维蛋白质平板法纤溶实验,为小蓟止血的有效成分之一。小蓟中的绿原酸可以缩短血凝及出血时间。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国内曾有实验研究认为小蓟水煎剂有使心脏兴奋的作用,通过小蓟对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效应的初步实验加以证实。魏彦等研究了小蓟水煎液和乙醇提取物对离体兔心、豚鼠心房肌的作用,结果显示其对肾上腺素能受体有激动作用,有效成分酪胺对大鼠有显著的升压作用。梁军等研究了宁夏野生小蓟水提取物对家兔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小蓟水提取物对家兔有明显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改变情况,即所谓体内促凝和抗凝机制平衡失调的血栓前状态,小蓟中富含约1.44%的皂苷类化合物,皂苷分子中羟基与有机酸缩合成的酯皂苷(estersaponins)有溶血作用,因此,小蓟发挥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实现 。
抗菌、抗炎作用
小蓟粗提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活性。研究表明小蓟水煎剂在试管内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及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小蓟的乙醇浸剂(1∶30 000)对人结核菌有抑制作用,而水煎剂对结核菌的抑制浓度为乙醇浸剂的300倍。乔建荣等研究发现小蓟醇提物能降低败血症大鼠血浆、腹主动脉和心脏的中介素(IMD)水平,发挥其抗菌消炎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通路有关。小蓟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消炎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及考地松;对小鼠有镇静作用,但无镇痛作用。
脂质代谢调节、抗衰老、抗疲劳作用
多糖、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脂质代谢调节、抗衰老、抗疲劳作用,其中,黄酮类是小蓟发挥降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张欣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小蓟粗多糖对小鼠的脂质代谢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对D-半乳糖导致的小鼠衰老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能有效减轻过度运动对小鼠机体造成的伤害。梁倩倩等也发现不同溶剂的小蓟提取物具有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也证明了小蓟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王倩研究了小蓟总黄酮提取物对大、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治疗作用,表明小蓟总黄酮可减轻高血糖症状,并抑制糖原的分解,促进肝糖原的合成,降低血糖值;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过氧化氢、丙二醛、活性氧(ROS)的量,降低Bax和升高Bcl-2的表达水平以减少细胞凋亡;对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升高等均有改善作用。马勤阁等运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对小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4′,5-二羟基- 2′,3′,7,8-四甲氧基黄酮、4′,5-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3′-羟基-4′,5,7-三甲氧基黄酮具有较强的PTP1B抑制活性,提示小蓟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
小蓟药源广泛、价廉、无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李煜等研究小蓟提取液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具有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肝癌HepG2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活性,有确切的抑癌作用。李桂凤等研究刺儿菜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刺儿菜提取物对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院珍珍等对小蓟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层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活性筛选,其中11α,12α-氧化蒲公英赛酮、11α,12α-氧化蒲公英赛醇、11α,12α-氧化蒲公英赛醇棕榈酸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肝癌Bel-7402细胞、胃癌BGC-823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卵巢癌A2780细胞均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王斌等研究发现在50 mg/L的质量浓度下,麦角甾-4,24(28)-二烯-3-酮和豆甾-4-烯-3-酮对A549细胞显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张硕等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豆甾醇对人肝SMMC-7721细胞生长的作用,发现豆甾醇对SMMC-7721细胞具有体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另有学者研究发现,β-谷甾醇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及人结肠癌HT116细胞均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柳穿鱼苷不仅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还能改善免疫反应,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20%浓度的小蓟水煎剂对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也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小蓟煎剂或配剂对家兔离体、在体及慢性痿管的子宫都有兴奋作用,但对猫的在体子宫、大鼠离体子宫及家兔离体子宫则均 有抑制作用,和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作用相似。[2]

食用价值

小蓟是一种食用价值较高的野菜,民间常在春夏季采幼嫩的全株,用来炒食或者做汤。小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以及Ca、Fe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有很好的食疗价值。小蓟中所含的酸性多糖类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兴奋骨髓造血功能;其中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效 果;Fe、Ca、Zn、Mn等微量元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肌肉正常兴奋性的维持和机体内正常生化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3]

古典记载

小蓟始载于梁代《名医别录》,有关小蓟的临床应用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含小蓟成分的中药方剂,如急济饮、十灰丸、必胜散等均有凉血止血、养阴清热的功效。宋代《济生方》的以小蓟为君药的复方“小蓟饮子”,是中医治疗尿血、血淋的最经典方剂。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