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尖角龙,是一属草食性的角龙科恐龙,生活于上白垩纪北美洲。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组(Dinosaur Park Formation)地层,距今约7650万到7550万年前。[1]

尖角龙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尖角龙 [2]

拉丁学名 Centrosaur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蜥形纲

目 鸟臀目

亚目 角龙下目

科 角龙科

亚科 尖角龙亚科

族 尖角龙族

属 尖角龙属

分布区域 北美洲

基本简介

尖角龙(学名Centrosaurus)是角龙科恐龙的一属,是种草食性动物 ,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距今约7500万年前。

属名在古希腊文意指"尖刺蜥蜴",centron(κεντρον)意思是"尖刺的",而sauros(σαυρο?)意为"蜥蜴"。属名是指它头盾周围的小型角,而非它鼻端上的角(在命名时仍未知道鼻角的存在)。

其属名易与钉状龙(Kentrosaurus)混淆,两者来自于相同的希腊文字源,但尖角龙字首改为"C",以避免混淆。

基本分类

尖角龙的皮肤痕迹尖角龙属于角龙科的尖角龙亚科,也是尖角龙亚科的名称来源。尖角龙亚科是群大型角龙类恐龙,分布于北美洲,具有突出的鼻角、不明显的额角、短头盾与短鳞骨、高长的脸部、以及往后方延伸的鼻部洞孔。它的近亲有戟龙及独角龙。由于尖角龙、独角龙相当类似,有古生物学家提出尖角龙、独角龙其实是同种动物。

尖角龙亚科演化支的其他物种有:厚鼻龙、爱氏角龙、野牛龙、亚伯达角龙、河神龙、可能还有短角龙,但短角龙是疑名。因为尖角龙亚科的不同种、甚至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所以一直有争论哪

些属、种是有效的;尤其是尖角龙与独角龙是否有效属,还是相同物种的不同性别。

在1996年,彼得·达德森(Peter Dodson)发现尖角龙、戟龙、独角龙之间有足够的差异性可成立独立的属,而戟龙与尖角龙的关系较亲近,而离独角龙关系较远。达德森认为独角龙中的角鼻独角龙(M. nasicornis)可能是雌性戟龙。他的论点只有部分人采纳,其他研究人员并不接受角鼻独角龙是雌性戟龙的观点,或独角龙为有效属。较早的角龙类恐龙原角龙被假设具有两性异形,但没有证据显示角龙科恐龙为两性异形。

体形特征

尖角龙是种中型恐龙,身长约6~8米,重约3~4吨,身体由结实的四肢来支撑。如同其他的尖角龙族,尖角龙的鼻端有一大型鼻角。随者物种的不同,鼻角可能是向前、或向后弯曲。在眼睛上亦有一对小型额角,C. apertus的额角是向上弯曲的,而在布玛尼尖角龙却是向侧弯曲的。尖角龙的头盾是普通地长,上有大型洞孔,头盾周围则有小型的角。

尖角龙的特征是头盾顶端,有两个向前的小角;而布玛尼尖角龙的头盾顶端,也有这两个小角,但体积更小。

在尖角龙的脖子上方有一个骨质颈盾,边缘有一些小的波状隆起。科学家认为,这个颈盾大概是地位的象征。估计有些尖角龙的颈盾上色彩亮丽,使它们看起来与众不同,这有助于它们吸引异性。

因为尖角龙的头、颈盾同身子比较起来显得十分的巨大,它就需要有很强壮的颈部和肩部。即使是晃动一下脑袋,也会使它的骨骼承受不小的压力。因此,尖角龙的颈椎紧锁在一起,有极强的耐受力。

古生物学

如同其他的角龙科,尖角龙的颌部是用来咬碎植物的,而头盾则是巨大颌部肌肉的附着点。根据加拿大亚伯达省发现的尸骨层,显示尖角龙是种群居动物。亚伯达省恐龙省立公园的一个尸骨层,由尖角龙、戟龙的化石所构成。另一种可能是,这些大量死亡的动物不是群居动物,而是在干旱时期聚集到水坑中。发现尖角龙化石的地层,地质年代较戟龙古老,显示显示戟龙在环境改变的时期取代了尖角 龙。

角龙类的大型鼻角与头盾,是恐龙之中最特殊的面部特征之一。自从首次被发现有角恐龙之后,它们的角与头盾功能长久以来都是争论的主题之一。常见的理论有:抵抗掠食动物的武器、物种内打斗的工具、视觉上的辨识物。

2009年的一份研究,比较了三角龙与尖角龙的颅骨损伤,提出这些损伤应该是物种内打斗行为留下的,由抵抗掠食动物造成的可能性较小。尖角龙的头盾太薄,无法有效抵抗掠食动物;而三角龙的头盾较厚、实心无洞孔,具保护颈部的可能性较大。尖角龙的颅骨较少损伤,显示头盾与角较常充当视觉辨识功能。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科学家表示,加拿大西部亚伯达省希尔达地区(Hilda)挖掘到的恐龙化石层,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恐龙坟场":七千六百万年前的一场超大暴风雨,把栖息当地的一千只左右"尖角龙"(Centrosaurus)消灭殆尽。

位在亚伯达省北部靠近萨克其万省的这处恐龙坟场,早在一九九七年就被发现,但最近出版的新书《有关角龙的新观点》,确认当地化石层面积达至少二点三平方公里,内含数千片恐龙骸骨。

亚伯达皇家提瑞尔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艾伯斯指出,这项重要发现说明当地尖角龙的数量约在一千只左右,比科学家原先认为的多出甚多。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加拿大西部荒地会有这么多恐龙化石。在远古时代,希尔达属滨海区,温暖且草木茂盛。科学家按化石分布研判,尖角龙是在同时间被消灭。可能是一场类似热带飓风的灾难暴风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