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尚-安东尼·华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让-安东尼·华托又译华多,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1684年10月10日-1721年7月18日)出生于法国瓦朗谢讷,在他的家乡短暂地与一名画家见习,然后在18岁时移居巴黎。是法国洛可可时代- 代表画家。

华托的彩绘洛可可式田园诗传达了宫廷之爱和遐想,渴望和乌托邦的观念。瓦托的绘画作品既有装饰画也有美术作品,吸引了丰富的客户和新兴的收藏家,使他一生都非常成功。

尽管洛可可艺术以其轻浮,享乐主义和轻松愉快而著称,但让-安东尼·华托的构图是要密切观察自然和生活,他最初在无数的素描中绘制这些素描,后来又为他的画作锦上添花。

华托的装饰风格加上他微妙的构图,色彩运用和好玩的主题,无可比拟地捕捉了法国洛可可时代。

法国大革命期间和之后,华托的画不受欢迎。革命者怀著更多平等主义的愿望,鄙视与贵族有关的所有事物,包括华托的画作。不过,随著艺术家和学者越来越了解他对新兴的现代人的自我的微妙探索以及他复杂的绘画技巧,华托的声誉逐渐得到恢复。[1]

生平

1709年,华托申请去罗马的奖学金,被学院拒绝。

1712年,他再次申请也被拒绝,但被学院接纳为成员。他用了5年的时间画一幅订为“招待卷”的作品。

1717年,成为正式成员,并发表了他的“招待卷”。这便是他的成名作《向爱情岛出发》,为此,法国艺术学院创建了Galante的新类别。后来许多评论家为画面描写的是到达还是离开西地岛争论不休。(爱情岛是传说中维纳斯的诞生地)。

虽然华托的画作中描画的都是华丽高雅的场景,但其中含有潜藏的忧郁气氛,感觉到生活的琐碎和无奈。

在18世纪的画家中,他是最具有现代气息的。后来有许多画家模仿他的场景,但无法模仿到他的精神底蕴。华托后期的作品才从田园牧歌的场景中走出来,到了世俗的城市,他的《吉尔桑的招牌》(L'Enseigne de Gersaint)描画了画廊商店的场景,表现了当时绘画成为商品的情况,但这幅画仍然充斥着戏剧化场面。他还创作了许多意大利喜剧或Commedia dell'Arte绘画,其中他探索了意大利著名人物Pierrot,ColumbineHarlequin的表现力。

1720年,他身体状况不好,移居英国,希望那里的气候可能对身体有帮助,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1721年7月18日,在巴黎郊区马恩河畔逝世,年仅37岁的华托死于肺病。

他画作中许多妇女穿着的像大布袋一样松散的长袍,被称为华托装。

他的诸多作品被收藏在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和阿姆斯特丹的国立博物馆的藏品中。

代表作

向爱情岛出发》现为(巴黎,罗浮宫)收藏。

吉尔桑的招牌》(L'Enseigne de Gersaint

《小丑》(罗浮宫博物馆 -黎塞留馆第35展厅 )

视频

Jean-Antoine Watteau(更名为Antoine Watteau)是法国画家,其短暂的职业生涯激发了人们对色彩和运动的兴趣和复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