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尧坝镇,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是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四川省文化模范地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泸州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也是响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胜地[1]

位于川南黔北结合部,处于泸赤路(泸州-赤水)中段,距合江37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古街道、东岳庙、娘亲古榕、九龙聚宝山等。

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合江设置二乡六寨;光绪年间(1906年)属西四区尧坝乡;1933年,置尧坝乡;1992年,识字乡与尧坝乡合并建立尧坝镇。

目录

景区简介

尧坝镇位于合江县西面,江阳、纳溪、合江三县区结合部,距合江县城37公里。尧坝镇在北宋皇佑年间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是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有“川黔走廊”之称。尧坝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文化先进乡镇、历史文化名镇和市级平安创建示范镇、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市级综治模范镇。尧坝镇境内气候适宜,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合江县的生猪、板山羊生产大镇,合江县万担茧乡镇,盛产荔枝、柚子、青果、板栗等名优水果;麻竹、楠竹等竹木资源十分丰富。

尧坝古镇还有一个有名的食物、 那就是黄粑、名叫邓黄粑[2]

行政区划

尧坝幅员63.5平方公里,有耕地24400亩,人口约三万,辖19个行政村,142个社,1个街道居委会。

经济

境内气候适宜,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合江县的生猪、板山羊生产大镇,合江县万担茧乡镇,盛产荔枝、柚子、青果、板栗等名优水果。麻竹、楠竹等竹木资源十分丰富。尧坝素有“小香港”之称,商贸发达,交通通讯方便。明清建筑独具特色东岳庙,进士牌坊和居民群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摄入《狂》、《米》、《泸州起义》等影视镜头。仙岭秀色,神仙古洞,古楼险峻,望娘滩传奇等待开发景点,均具较高观赏价值。

多年来,勤劳朴实的尧坝人民在这片钟毓灵秀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浇灌出一枝奇葩:集镇初具规模,宽阔的大街和接踵而起的高楼,呈现出新型集镇风貌。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朱小南等著名专家认为尧坝古镇完全具备申报四川省省文化名镇的条件。2000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小康镇。改革的浪潮正冲击着这片热土,尧坝,将迈开更加坚实的步伐。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景区文化

尧坝古镇历史悠久,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合江设置二乡六寨,尧坝寨为军事要寨,居六寨之首;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合江划分一乡七里二十都、六寨十九集市,尧坝居白马里第13都,称为尧坝集市;至清雍正七年,编为合江西乡尧坝支;光绪年间(1906)属西四区尧坝乡,解放后改为尧坝镇。尧坝人杰地灵,名人荟萃。在这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了清嘉庆年间武进士李跃龙、反清斗士任大容、近代革命斗士梁自铭、著名导演凌子风、美学奠基人王朝闻、著名作家李子英、打工文学扛鼎者周崇贤、著名美术设计师杨洪烈等一批优秀名人。

尧坝古镇依山傍水,镇周青山翠叠,河岸绿竹摇曳。镇内古街保留完好,建筑完整,有小青瓦房2000余间。上街房依山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下街房宁静平和,瓦脊连成一线,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民居群落。镇内茶馆、酒肆、打铁铺、饭馆、旅店、打铁铺一应俱全。尧坝镇古民居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完好的保护程度,被清华大学古建筑著名教授陈志华称之为“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古镇标志性建筑是大鸿米店,为清嘉庆年间武进士李跃龙所建,著名导演黄健中在此执导拍摄了影片《大鸿米店》。

尧坝镇汇集了川、黔两省的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是享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圣地。镇上先后拍摄了《狂》、《大鸿米店》、《山风》、《泸州起义》、《英雄无界》、《功夫骄子》等十多部影片。

尧坝古镇的景点主要有古街道、古民居群、进士牌坊、东岳庙、大鸿米店、娘亲古榕、九龙聚宝山、兴顺号、添寿堂、神仙洞、茶盐古道豆花馆、龙眼井、喻嘴河、渣口石水库等。古镇还有特色油纸伞、土布、竹编工艺品出售。镇上还有黄粑、猪儿粑、水豆花、蕨苔、天堂笋、竹筒饭等特色小吃。

视频

尧坝镇 相关视频

尧坝古镇宣传片
古镇警察 尧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