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尼古拉二世 (俄羅斯)

移除 40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other = [[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_(亚历山大三世)|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皇后]]
|birth_date = 1868年5月18日
|birth_place = {{Flag|Russian Empire|1858}}[[俄羅斯]][[聖彼得堡]][[亚历山大宫]]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18|7|17|1868|5|18|df=y}}
|death_place = {{Flag|Russian SFSR|1918}}[[俄羅斯]][[葉卡捷琳堡]]{{tsl|en|Ipatiev House|伊帕切夫別墅}}
|signature = Nicholas II Signature.svg
|religion = [[俄罗斯正教会]]
关于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具体的死因,一些证据指向当时的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契卡]]”(由[[捷尔任斯基]]在列宁支持下主持成立于1917年12月20日,并由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正式建立)。关于这一组织的宗旨,其领袖捷尔任斯基称:“我们代表的就是自我组织的恐怖主义——这话要先说清楚。” “[[红色恐怖]]包括了实施恐怖政治,逮捕和消灭阶级敌人,消灭他们的阶级联盟,消灭他们在革命前所的扮演的角色。”并在成立后不久即开始组建自己的安全部队。由于这一组织拥有红军领导阶层赋予的近乎完全自主的恐怖权力,因此在当时除逊位的沙皇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未经任何司法审判即被处决。苏俄给人的恐怖主义统治风格亦要归咎于这一组织。但是深知其底细的列宁以及之后的许多领导人都愿意承认契卡的成立在当时是完全有必要的。
[[File:Nicholas II of Russia01.jpg|thumb|left|摄于1909年]]
1990年代,尼古拉二世家族的遗体被重新找到,并经[[DNA]]检测得到确认。只有阿列克谢和一位公主(身份不详,有一說是三公主瑪莉亞女大公)的遗体未被发现。1998年,根据[[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叶利钦]]的命令,尼古拉二世家族的遗体被隆重安葬在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羅大教堂]]中。2000年,尼古拉二世家族被[[俄罗斯正教会]]追封为殉教[[圣徒]]。
2007年11月25日《[[紐約時報]]》報導,苏联時期的檔案中,有行刑者回憶處決過程的祕密報告。一群業餘人士分析報告後發現,線索就在行刑隊帶頭者[[雅可夫·尤洛夫斯基]]的證詞中。尤洛夫斯基表示,其他王室成員或支持者未來尋找沙皇一家遺骸時,會將目標設定為11具遺體;他們為了混淆視聽,故意將其中兩具屍體焚毀,並埋在另一個地點。這群業餘人士根據線索,在距離當初發現九具遺體地點約60公尺的樹林裡,發現大抵燒得焦黑的兩具骨骸,裡面還夾雜子彈和盛裝強酸罐子的碎片,強酸應是用來毀屍滅跡。這些殘骸發現時的樣子和最早發現的九具屍體類似。
[[File:Nikolaus II. (Russland).jpg|right|thumb|尼古拉二世生前最後的檔案照片]]
2008年4月,負責領導DNA鑑定團隊的[[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伊格列·羅革耶夫]](Evgeny Rogaev)接受採訪時,根據去年的DNA鑑定研究得知,尼古拉二世全部的孩子,連之前都傳說逃過一劫的[[安娜斯塔西亚]],幾乎都能夠被證實遭到殺害,一個都沒有留下來。<ref>[http://www.nownews.com/2008/04/05/334-2255778.htm DNA證實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滅門 末代公主之謎得解]</ref>
== 婚姻与子女 ==
1894年11月26日在圣彼得堡[[冬宫]]娶[[黑森统治者列表|黑森和莱茵]]大公国的维多利亚·爱丽丝·海伦娜·路易絲·比阿特丽丝郡主(Victoria Alice Helena Louise Beatrice),俄罗斯名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二人於一個婚禮上彼此一見鍾情,但由於亞歷克斯信奉路德宗,不願改信俄羅斯東正教,加上尼古拉二世父母不喜歡亞歷克斯的內向性格,二人一直未能成婚。直到後來亞歷山大三世身體每況愈下,他希望尼古拉盡快有子嗣,最終同意二人婚事。
[[File:Engagement official picture of Alexandra and Nicholas.jpg|thumb|right|尼古拉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的结婚照(1894年4月)]]
尼古拉二世與亞歷山德拉皇后育有五名子女:
{| class="wikitable"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