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尼可拉斯·弗朗索瓦·维尧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尼可拉斯·弗朗索瓦·维尧姆(Nicolas François Vuillaume, 1802-1876)1802年出生在密尔谷(Mirecourt),爸爸是克劳帝·弗朗索瓦·维尧姆(Claude François Vuillaume, 1772-1834),是君-巴蒂斯特.维尧姆(Jean-Baptiste Vuillaume, 1798-1875)最小的弟弟。

尼可拉斯.弗朗索瓦.维尧姆最初在爸爸的工作室中当学徒,1824年后搬到巴黎,与哥哥君-巴蒂斯特.维尧姆一起工作直到1828年,最后定居在布鲁塞尔(Brussel)。他是布鲁塞尔制琴学校(Brussels Conservatory)的指定制琴师,同时对于比利时制琴学派的影响也很大。

优秀制琴手

尼可拉斯.弗朗索瓦.维尧姆一生中制作了许多优秀的琴,大多以哥哥君-巴蒂斯特.维尧姆的琴为模型,边角也较为壮大,其制琴手法与风格大多受到爸爸克劳帝.弗朗索瓦.维尧姆的影响;而F孔的设计以及双镶线的手法,则是受到了马吉尼(Giovanni Paolo Maggini, 1580-ca. 1631)的影响。外观上,琴的边缘处理得很细致,曲度也非常优美,F孔呈现出歌德式(Gothic)的风格,较为修长,琴头的样式多变,大多是左右相称的古典风格,在他最好的作品上,漆著深红色的透明漆,并常在琴的内部烙印上”N.VUILLAUME”。[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