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尼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哲学思想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0 次修訂)
行 11: 行 11:
 
}}
 
}}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吕岑附近的洛肯村。
+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ref>[https://baike.sogou.com/v45288.htm?fromTitle=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搜狗百科</ref>
 +
(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吕岑附近的[[ 洛肯村]]。[[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
 
 +
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等。24岁时成为[[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直至1900年去世
  
 
== 人物生平 ==
 
== 人物生平 ==
行 19: 行 22:
 
1864年10月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1865年10月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攻读语言学。阅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深受影响。
 
1864年10月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1865年10月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攻读语言学。阅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深受影响。
 
1866年开始与同学埃尔温·洛德结为好友。1868年11月8日在莱比锡结识理查德·瓦格纳。1869年2月被巴塞尔大学聘为古典语言学副教授。5月17日首次到卢塞恩城郊的托里普森拜访瓦格纳。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讲,题目是《荷马与古典语言学》。
 
1866年开始与同学埃尔温·洛德结为好友。1868年11月8日在莱比锡结识理查德·瓦格纳。1869年2月被巴塞尔大学聘为古典语言学副教授。5月17日首次到卢塞恩城郊的托里普森拜访瓦格纳。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讲,题目是《荷马与古典语言学》。
1870年,创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1月出版)。3月被任命为正教授。8月以志愿看护兵的身份参加普法战争,传染上白喉和痢疾。10月因病退役,回到巴塞尔大学,与同事弗兰茨·奥弗贝克结为好友。
+
1870年,创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1月出版)。3月被任命为正[[ 教授]] 。8月以志愿看护兵的身份参加普法战争,传染上白喉和痢疾。10月因病退役,回到巴塞尔大学,与同事弗兰茨·奥弗贝克结为好友。
 
1872年2—3月在巴塞尔大学作题为《我们教育设施的未来》的演讲。(后作为遗著出版)5月22日参加拜洛特音乐节大剧院奠基典礼。
 
1872年2—3月在巴塞尔大学作题为《我们教育设施的未来》的演讲。(后作为遗著出版)5月22日参加拜洛特音乐节大剧院奠基典礼。
 
1873年,创作《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一部《[[忏悔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未完成,其片断后作为遗著出版)。
 
1873年,创作《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一部《[[忏悔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未完成,其片断后作为遗著出版)。
行 25: 行 28:
 
1876年《不合时宜的思想》第四部《[[瓦格纳在拜洛特]]》。8月前往拜洛特出席首届音乐节。9月同心理学家保罗·雷进一步交往,成为好友。10月因病获假,同保罗·雷和玛尔维达·冯·梅森布格一起在索伦特过冬。10—11月在索伦特同瓦格纳最后见面。
 
1876年《不合时宜的思想》第四部《[[瓦格纳在拜洛特]]》。8月前往拜洛特出席首届音乐节。9月同心理学家保罗·雷进一步交往,成为好友。10月因病获假,同保罗·雷和玛尔维达·冯·梅森布格一起在索伦特过冬。10—11月在索伦特同瓦格纳最后见面。
 
1878年,创作《[[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一部。1879年病重,辞去巴塞尔大学教职。1880年《漫游者及其影子》,《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二部。3—6月首次在威尼斯逗留。11月开始首次在热那亚过冬。
 
1878年,创作《[[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一部。1879年病重,辞去巴塞尔大学教职。1880年《漫游者及其影子》,《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二部。3—6月首次在威尼斯逗留。11月开始首次在热那亚过冬。
1881年,创作《[[曙光]]》。首次在瑞士恩加丁高山疗养地西尔斯—玛丽亚度夏。1882年,创作《[[快乐的科学]]》。1883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二部。
+
1881年,创作《[[曙光]]》。首次在[[ 瑞士]] 恩加丁高山疗养地西尔斯—玛丽亚度夏。1882年,创作《[[快乐的科学]]》。1883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二部。
 
1884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8月亨利希·冯·斯坦因来西尔斯一玛丽亚拜访尼采。
 
1884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8月亨利希·冯·斯坦因来西尔斯一玛丽亚拜访尼采。
1885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1886年,创作《[[善恶的彼岸]]》 。1887年创作《
+
1885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1886年,创作《[[善恶的彼岸]]》
[[缩略图]]
+
 
》。
+
1888年4月首次在都灵逗留。乔治·勃兰兑斯在[[ 哥本哈根大学]] 开设关于尼采的讲座。5—8月创作《瓦格纳事件》《酒神颂》。(1891年出版)8—9月创作《偶像的黄昏》。(1889年1月出版)。9月创作《反基督的人》(1894年出版)。10—11月创作《看哪这人》。(1908年出版)。12月《尼采驳瓦格纳》(后收入全集出版)。
1888年4月首次在都灵逗留。乔治·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设关于尼采的讲座。5—8月创作《瓦格纳事件》《酒神颂》。(1891年出版)8—9月创作《偶像的黄昏》。(1889年1月出版)。9月创作《反基督的人》(1894年出版)。10—11月创作《看哪这人》。(1908年出版)。12月《尼采驳瓦格纳》(后收入全集出版)。
 
 
1889年1月在都灵精神错乱,送往耶拿大学精神病院。1900年8月25日,病逝于魏玛。
 
1889年1月在都灵精神错乱,送往耶拿大学精神病院。1900年8月25日,病逝于魏玛。
 +
 
== 个人生活 ==
 
== 个人生活 ==
  
行 37: 行 40:
  
 
 关系 姓名 简介
 
 关系 姓名 简介
 +
 
 父亲 卡尔·路德维希·尼采 曾任普鲁士王国四位公主的教师、新教牧师
 
 父亲 卡尔·路德维希·尼采 曾任普鲁士王国四位公主的教师、新教牧师
 +
 
 母亲 弗兰切斯卡·奥勒 虔诚的新教徒
 
 母亲 弗兰切斯卡·奥勒 虔诚的新教徒
 +
 
 妹妹 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 尼采著作编注家
 
 妹妹 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 尼采著作编注家
  
行 46: 行 52:
  
 
== 主要作品 ==
 
== 主要作品 ==
 
+
[[File:2016-10-19-1476847786.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bookzone.cwgv.com.tw/public/upload/pic/2016-10-19-1476847786.jpg 原图链接]<ref>[https://bookzone.cwgv.com.tw/topic/details/5583 一半天才,一半瘋子:尼采],天下文化网</ref>]]
 出版时间   中文
+
 出版时间       作品
  
 
*1867年 《第欧根尼·拉尔修》
 
*1867年 《第欧根尼·拉尔修》
行 56: 行 62:
 
*1876年 《不合时宜的考虑:第四部《理查德·瓦格纳在拜罗伊特》
 
*1876年 《不合时宜的考虑:第四部《理查德·瓦格纳在拜罗伊特》
 
*1878年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8年 《人性的、太人性的》
 +
[[File:尼采1.jpg|缩略图|右|250px|[http://www.mianfeiwendang.com/pic/1d529161fd678c24f833db3f/1-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mianfeiwendang.com/doc/1d529161fd678c24f833db3f 图片来源于原图]]]
 
*1879年 《漂泊者和他的影子》、《杂见和箴言》、《漫游者及其影子》
 
*1879年 《漂泊者和他的影子》、《杂见和箴言》、《漫游者及其影子》
 
*1881年 《曙光》(又名《朝霞》)
 
*1881年 《曙光》(又名《朝霞》)
行 67: 行 74:
  
 
== 哲学思想 ==
 
== 哲学思想 ==
 
+
[[File:728c69478ad94c1393f6a82109c4b293 th.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01/728c69478ad94c1393f6a82109c4b293_th.jpg 原图链接][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01/728c69478ad94c1393f6a82109c4b293_th.jpg 图片来源于原图]]]
'''权力意志'''
 
 
'''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
  
行 79: 行 85:
  
 
'''批判现代理性'''
 
'''批判现代理性'''
 
+
[[File:Bdc25cfab3be4eb19df0bb6a36ebcd67.jpg|缩略图|右|250px|[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0/bdc25cfab3be4eb19df0bb6a36ebcd67.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13060188_120106101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尼采对现代理性也持批判态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学家开刀,他指出:哲学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历史感,几千年来,凡是经哲学家处理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无非是把流动的历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恒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现实。结果是扼杀了事物的生灭变化过程,扼杀了生命。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动荡不定的,从而无法捉摸的世界。实况是没有的,一切都是流动的,抓不住的,躲闪的。哲学家的第二个特性是“拒绝感官的证据”,颠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感性证据是真实的,可信的,只是对它们加工时才塞进了谎言。哲学家的第三个特性是混淆始末,他们否认生长过程,进化过程。哲学家的第四个特性是运用语言中的“理性”强制人们犯错误。“是”与“存在”混为一谈,弄假成真,弄真成假,蒙骗无知的人们。他认为,从苏格拉底到现代人都狂热的诉诸理性,是很荒谬的。人类之所以崇尚理性,是指望它给人带来自由和幸福;然而结果恰恰相反,理性处处与人的本能为敌,造成人的更大痛苦。
 
 尼采对现代理性也持批判态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学家开刀,他指出:哲学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历史感,几千年来,凡是经哲学家处理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无非是把流动的历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恒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现实。结果是扼杀了事物的生灭变化过程,扼杀了生命。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动荡不定的,从而无法捉摸的世界。实况是没有的,一切都是流动的,抓不住的,躲闪的。哲学家的第二个特性是“拒绝感官的证据”,颠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感性证据是真实的,可信的,只是对它们加工时才塞进了谎言。哲学家的第三个特性是混淆始末,他们否认生长过程,进化过程。哲学家的第四个特性是运用语言中的“理性”强制人们犯错误。“是”与“存在”混为一谈,弄假成真,弄真成假,蒙骗无知的人们。他认为,从苏格拉底到现代人都狂热的诉诸理性,是很荒谬的。人类之所以崇尚理性,是指望它给人带来自由和幸福;然而结果恰恰相反,理性处处与人的本能为敌,造成人的更大痛苦。
 
 批判理性带来的谬误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否定理性的存在,理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理性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硕果。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哲学家就是用理性的武器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理性本身没有错,理性是不能否定的。没有理性,人类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没有理性,人类将落入迷茫可怕的境遇。
 
 批判理性带来的谬误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否定理性的存在,理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理性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硕果。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哲学家就是用理性的武器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理性本身没有错,理性是不能否定的。没有理性,人类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没有理性,人类将落入迷茫可怕的境遇。
行 88: 行 94:
  
 
'''超人哲学'''
 
'''超人哲学'''
 
+
[[File:S tx-hrkkweh4370879.jpg|缩略图|右|250px|[http://n.sinaimg.cn/translate/600/w300h300/20190110/s_tx-hrkkweh4370879.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5616955519_14ecbf07f01900eejj.html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尼采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指出,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其喻义是说,超人是对天国的否定,是对上帝的替代。
 
 尼采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指出,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其喻义是说,超人是对天国的否定,是对上帝的替代。
 
 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反映了现代意识的觉醒。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性批判,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批判,对传统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反映了现代意识的觉醒。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性批判,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批判,对传统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尼采的哲学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关注人生,给生命一种解释,给生命的意义一种解释,探讨生命的 意义问题。这与尼采所读叔本华的著作有一定关系。还有一点看法,尼采指出哲学是非政治的,哲学和政治是两回事。所以尼采对哲学的看法,第一是对生命,关注人生,第二非政治的,第三非学术的。哲学不是纯学术。尼采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关键在于没有关注人生。传统哲学造成的后果是虚无主义。现象背后是没有本质的.
 
 尼采的哲学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关注人生,给生命一种解释,给生命的意义一种解释,探讨生命的 意义问题。这与尼采所读叔本华的著作有一定关系。还有一点看法,尼采指出哲学是非政治的,哲学和政治是两回事。所以尼采对哲学的看法,第一是对生命,关注人生,第二非政治的,第三非学术的。哲学不是纯学术。尼采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关键在于没有关注人生。传统哲学造成的后果是虚无主义。现象背后是没有本质的.
  
== 政治态度 ==
+
==文学特点 ==
尼采对国家是颇有微词的,他也自称为“最后一个反政治的德国人”,“国家……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失去了自我……所有人的慢性自杀被称为‘生活’”。他对其母国—德国在普法战争后呈现的那种自大、德国至上的气氛尤为不满,“德意志所到之处,就败坏了那里的文化”。他的批评主要是建立于他对文化的关心上:“文化与国家……是对立的……所有伟大的文化时代都是政治衰落的时代:凡是在文化上是伟大的永远都是非政治的,甚至是反政治的。”他较欣赏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而不是德国的原因就在于此。尼采反对那种标榜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他视之为“小政治”(klinenpolitik),相对于此,尼采期盼的是关心以那个等级的人领导国家的“大政治”(groβerpolitik),“搞小政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下个世纪将会为我们带来为支配地球而产生的战争—搞大政治的冲动”。
+
 
尼采再三强调人的等级之分,这些想法可谓他伦理思想的写照。因此他也反对民主政治,尼采认为民主思想乃是根源自基督教,“民主运动是基督教运动的继承人”。这背后又有弱者想把强者的价值也拉平的心态作祟。
 
但尼采对社会主义也无好感,因为他在其中发现太多报复心:“在今天的暴民中我最恨谁?社会主义的暴民,他们是下等人们的使徒,他们损害工人的本能、快感及对其渺小生存满足感,他们使工人嫉妒、教他们复仇。”
 
尼采曾在《反基督》一书中,粗略的道出他所认为理想的社会制度。他把社会阶级分成三等:第一等是最有精神力量的菁英份子,创造价值,由他们担任统治者的角色。第二等人是意志或性格坚强的人,他们听命于第一阶级,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及执法。等三等人是最多数的平庸大众,满足于他们平凡的生活。尼采也强调对于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而言这三种阶级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也不赞成以强凌弱,他认为高等人善待比他低等的人是应该的。“事实上,如果要有例外的人,平凡的人是首先就需要的必然:高等文化依存于其上。例外的人应该对待平凡者比他自己和同等级者更温柔,这不是出自内心的礼貌—这根本是他的义务”,这种“例外的人”甚至可以用“具有基督心灵的罗马凯撒”来形容。至于如何实行这种社会制度?尼采对于这个问题则没有答复。
 
==文学特点 ==
 
 
'''散文'''
 
'''散文'''
 +
[[File:1440547262 sWvSkX.jpg|缩略图|右|250px|[http://blog.caixin.com/wp-content/uploads/Mon_1508/1440547262_sWvSkX.jpg 原图链接]<ref>[http://wangyukun.blog.caixin.com/archives/133252 尼采:下去者的梦想与痴醉],王育琨的博客,2015年08月26日</ref>]]
 
 尼采的散文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首先,尼采反对从概念到概念的思维方式,反对长篇大论的说教和论证,而是有感而发,针对某个问题,采小节的方式,以类似于警言和格言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新论点。正是在这样类似短文的散文中,尼采有意识地向东方思维方式接近,以摆脱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的羁绊。在表述上,他更多地是挥洒自如地表述,使文字更生动和具有感悟性,把彻底的批判精神与扎实的古典语功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其次是振聋发馈。一语破的是尼采散文的主要语言风格。在作品中,尼采探讨了各种人生问题,而所有问题都立足于一个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是生成的,存在是段设的,同样,上帝也是根据人的需要而虚构的。因此,尼采认为:世界上没有事实,只有解释,指出“上帝死了”,强调价值重估。正是因为尼采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的社会体制、文化传统、观念形态中的弊病,所以,20世纪人们对他的思想作出的反应要比他所处的时代强烈得多。再次,尼采认为艺术的象征力可以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而隐喻是启发人们思索的更好手段。因此,他的作品中挥洒自如地使用明喻、隐喻和讽喻等艺术思维手段。正是因为隐喻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使他的散文更具生命力、感悟力和意义上的张力。
 
 尼采的散文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首先,尼采反对从概念到概念的思维方式,反对长篇大论的说教和论证,而是有感而发,针对某个问题,采小节的方式,以类似于警言和格言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新论点。正是在这样类似短文的散文中,尼采有意识地向东方思维方式接近,以摆脱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的羁绊。在表述上,他更多地是挥洒自如地表述,使文字更生动和具有感悟性,把彻底的批判精神与扎实的古典语功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其次是振聋发馈。一语破的是尼采散文的主要语言风格。在作品中,尼采探讨了各种人生问题,而所有问题都立足于一个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是生成的,存在是段设的,同样,上帝也是根据人的需要而虚构的。因此,尼采认为:世界上没有事实,只有解释,指出“上帝死了”,强调价值重估。正是因为尼采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的社会体制、文化传统、观念形态中的弊病,所以,20世纪人们对他的思想作出的反应要比他所处的时代强烈得多。再次,尼采认为艺术的象征力可以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而隐喻是启发人们思索的更好手段。因此,他的作品中挥洒自如地使用明喻、隐喻和讽喻等艺术思维手段。正是因为隐喻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使他的散文更具生命力、感悟力和意义上的张力。
 +
[[File:01300000009075129247040126317.jpg|缩略图|右|250px|[http://a3.att.hudong.com/55/04/01300000009075129247040126317.jpg 原图链接][http://a3.att.hudong.com/55/04/01300000009075129247040126317.jpg 图片来源于原图]]]
 +
'''诗歌'''
 +
 +
尼采的诗分为两类,一类是“格言”,即哲理诗,另一类是“歌”,即抒情诗。他的格言诗凝练、机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如他自己所说,“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生说出的东西,——说出别人用一生没有说出的东西。”为了实现这个“野心”,他对格言艺术下了千锤百炼的功夫。有些格言诗,短短两行,构思之巧妙,语言之质朴,意味之深长,堪称精品。如《老实人》《锈》《非自愿的引诱者》及《反对狂妄》等。尼采的抒情诗也贯穿着哲理,但方式与格言诗不同。他力图用他的抒情诗完整地表现他的哲学的基本精神——酒神精神,追求古希腊酒神祭颂歌那种合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身心完全交融的风格,其代表作是《酒神颂》。这一组诗节奏跳跃,韵律自由,如同在崎岖山中自由舞蹈;情感也恣肆放纵,无拘无束,嬉笑怒骂,皆成诗句。尼采自己认为《酒神颂》是他最好的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它的确是一组[[非常独特的抒情诗]],最能体现尼采的特色。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人 物类]]
+
[[Category: 德国 人]]
 
[[Category:思想家]]
 
[[Category:思想家]]
 
[[Category:哲学家]]
 
[[Category:哲学家]]
 
[[Category:作曲家]]
 
[[Category:作曲家]]
 +
[[Category:作家]]
 
[[Category:诗人]]
 
[[Category:诗人]]
 +
[[Category:110 思想、學術概說]]
 +
[[Category:170 心理學總論]]
 +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於 2021年4月25日 (日) 18:51 的最新修訂

弗里里希·威廉·尼采德
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
出生 1844年10月15日
國籍 德國
職業 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
知名於 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很大
知名作品 《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
《不合時宜的考察》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等。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 (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生於普魯士薩克森呂岑附近的洛肯村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

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等。24歲時成為巴塞爾大學的德語區古典語文學教授。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直至1900年去世。

人物生平

1844年10月15日,弗里德里希·尼采出生於普魯士薩克森呂岑附近的洛肯村的一個牧師家庭。 1849年7月30日,尼采的父親卡爾·尼采因患腦軟化症去世。1858年10月進入瑙姆堡附近的普夫塔文科中學學習。在校期間與同學卡爾·馮·戈斯多夫和保羅·杜森結為好友。 1864年10月進入波恩大學攻讀神學和古典語言學。1865年10月轉學到萊比錫大學繼續攻讀語言學。閱讀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深受影響。 1866年開始與同學埃爾溫·洛德結為好友。1868年11月8日在萊比錫結識理查德·瓦格納。1869年2月被巴塞爾大學聘為古典語言學副教授。5月17日首次到盧塞恩城郊的托里普森拜訪瓦格納。5月28日在巴塞爾大學發表就職演講,題目是《荷馬與古典語言學》。 1870年,創作《悲劇的誕生》(1872年1月出版)。3月被任命為正教授。8月以志願看護兵的身份參加普法戰爭,傳染上白喉和痢疾。10月因病退役,回到巴塞爾大學,與同事弗蘭茨·奧弗貝克結為好友。 1872年2—3月在巴塞爾大學作題為《我們教育設施的未來》的演講。(後作為遺著出版)5月22日參加拜洛特音樂節大劇院奠基典禮。 1873年,創作《不合時宜的思想》第一部《懺悔者和作家大衛·施特勞斯》《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未完成,其片斷後作為遺著出版)。 1874年,創作《不合時宜的思想》第二部《論歷史對人生的利弊》和第三部《教育家叔本華》。 1876年《不合時宜的思想》第四部《瓦格納在拜洛特》。8月前往拜洛特出席首屆音樂節。9月同心理學家保羅·雷進一步交往,成為好友。10月因病獲假,同保羅·雷和瑪爾維達·馮·梅森布格一起在索倫特過冬。10—11月在索倫特同瓦格納最後見面。 1878年,創作《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一部。1879年病重,辭去巴塞爾大學教職。1880年《漫遊者及其影子》,《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二部。3—6月首次在威尼斯逗留。11月開始首次在熱那亞過冬。 1881年,創作《曙光》。首次在瑞士恩加丁高山療養地西爾斯—瑪麗亞度夏。1882年,創作《快樂的科學》。1883年,創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二部。 1884年,創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三部。8月亨利希·馮·斯坦因來西爾斯一瑪麗亞拜訪尼采。 1885年,創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四部。1886年,創作《善惡的彼岸》。

1888年4月首次在都靈逗留。喬治·勃蘭兌斯在哥本哈根大學開設關於尼采的講座。5—8月創作《瓦格納事件》《酒神頌》。(1891年出版)8—9月創作《偶像的黃昏》。(1889年1月出版)。9月創作《反基督的人》(1894年出版)。10—11月創作《看哪這人》。(1908年出版)。12月《尼采駁瓦格納》(後收入全集出版)。 1889年1月在都靈精神錯亂,送往耶拿大學精神病院。1900年8月25日,病逝於魏瑪。

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卡爾·路德維希·尼采 曾任普魯士王國四位公主的教師、新教牧師

母親 弗蘭切斯卡·奧勒 虔誠的新教徒

妹妹 伊麗莎白·福斯特-尼采 尼采著作編注家

社會交往

1875年10月,結識瑪爾維達·馮·梅森布格,後成為好友。1890年5月母親護送尼採回瑙姆堡。1897年4月20日尼采母親去世。妹妹伊麗莎白將尼采遷移到魏瑪。

主要作品

出版時間 作品名稱

  • 1867年 《第歐根尼·拉爾修》
  • 1870年 《希臘的音樂劇》、《蘇格拉底和悲劇》
  • 1872年 《悲劇的誕生》、《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荷馬的競爭》
  • 1873年 《不合時宜的考慮》第一部《大衛·斯特勞斯》,《思維和事實性》
  • 1874年 《不合時宜的考慮》第二部《歷史研究的功罪》,第三部《作為教育者的叔本華》
  • 1876年 《不合時宜的考慮:第四部《理查德·瓦格納在拜羅伊特》
  • 1878年 《人性的、太人性的》
  • 1879年 《漂泊者和他的影子》、《雜見和箴言》、《漫遊者及其影子》
  • 1881年 《曙光》(又名《朝霞》)
  • 1882年 《令人愉快的知識》第一、二、三、四部
  • 1883年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二部
  • 1884年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三部
  • 1885年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四部
  • 1886年 《善惡的彼岸》
  • 1887年 《道德的系譜》
  • 1888年 《瓦格納的情況》 《偶像的黃昏》《反基督教者》《尼采對瓦格納》《瞧!這個人》

哲學思想

生命意志

對尼采來說,哲學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學思索。尼採在他的第一部學術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就已開始了對現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儘管物質財富日益增多,人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機械模式壓抑人的個性,使人們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創造文化的衝動,現代文化顯得如此頹廢,這是現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縮。尼采指出,要醫治現代疾病,必須恢復人的生命本能,並賦予它一個新的靈魂,對人生意義做出新的解釋。他從叔本華那裡受到啟示,也指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意志。

批判傳統道德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傳統的基督教道德和現代理性。在認識論上,尼采是極端的反理性主義者,他對任何理性哲學都進行了最徹底的批判。他認為,歐洲人兩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創造物,附屬物。人生的價值,人的一切都寄託於上帝。雖然自啟蒙運動以來,上帝存在的基礎已開始瓦解,但是由於沒有新的信仰,人們還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尼采的一句名言「一聲斷喝——上帝死了」——是對上帝的無情無畏的批判。他借狂人之口說,自己是殺死上帝的兇手,指出上帝是該殺的。基督教倫理約束人的心靈,使人的本能受到壓抑,要使人獲得自由,必須殺死上帝。尼采認為,基督教的衰落有其歷史必然性,它從被壓迫者的宗教,轉化為統治者壓迫者的宗教,它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殺死了作為神的上帝,又迎來了資本的上帝,資本化身的上帝。 尼采認為,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上,人們獲得了空前的機會,必須建立新的價值觀,以人的意志為中心的價值觀。為此,要對傳統道德價值進行清算,傳統的道德觀念是上帝的最後掩體,他深深的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蝕人們的心靈。尼采自稱是非道德主義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西方的傳統道德所崇尚的美德。

批判現代理性

尼采對現代理性也持批判態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學家開刀,他指出:哲學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歷史感,幾千年來,凡是經哲學家處理的一切都變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無非是把流動的歷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恆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現實。結果是扼殺了事物的生滅變化過程,扼殺了生命。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了偶然性的,動盪不定的,從而無法捉摸的世界。實況是沒有的,一切都是流動的,抓不住的,躲閃的。哲學家的第二個特性是「拒絕感官的證據」,顛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感性證據是真實的,可信的,只是對它們加工時才塞進了謊言。哲學家的第三個特性是混淆始末,他們否認生長過程,進化過程。哲學家的第四個特性是運用語言中的「理性」強制人們犯錯誤。「是」與「存在」混為一談,弄假成真,弄真成假,矇騙無知的人們。他認為,從蘇格拉底到現代人都狂熱的訴諸理性,是很荒謬的。人類之所以崇尚理性,是指望它給人帶來自由和幸福;然而結果恰恰相反,理性處處與人的本能為敵,造成人的更大痛苦。 批判理性帶來的謬誤是正確的,但是不能否定理性的存在,理性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理性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是人類文明進程的碩果。歷史上一些傑出的哲學家就是用理性的武器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理性本身沒有錯,理性是不能否定的。沒有理性,人類就不能正確的認識世界,認識真理。沒有理性,人類將落入迷茫可怕的境遇。

強力意志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學,將生命意志置於理性之上的哲學,非理性的哲學。作為對理性提出了挑戰,他提出了強力意志說。用強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傳統形而上學的地位。強力意志說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強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權勢,它是一種本能的,自發的,非理性的力量。它決定生命的本質,決定着人生的意義。 尼采比較了強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靜,精確,邏輯,生硬,節慾;強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躍,爭鬥。強力意志源於生命,歸於生命,它就是現實的人生。人生雖然短暫,只要具有強力意志,創造意志,成為精神上的強者,就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強力意志作為最高的價值尺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價值,另一方面也為人世間的不平等作了辯護。在尼采看來,人類與自然的生命一樣,都有強弱之分,強者總是少數,弱者是多數。歷史與文化是少數強者創造的,他們理所當然的統治弱者。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級制度,肯定了人的等級制度.

超人哲學

尼采提出他的超人哲學,關於建構理想人生的哲學。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徵,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標和人生境界。尼采對現代人,現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夢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體的人,是一個虛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閃電那樣的氣勢和風格。超人還沒有現實的存在,它是未來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給現實的人生提出了價值目標;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他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指出,超人就是大地的意義。其喻義是說,超人是對天國的否定,是對上帝的替代。 尼采的唯意志論哲學價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尼采繼承了啟蒙運動的精髓,反映了現代意識的覺醒。對人生價值的積極肯定,引發了人們對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對工具理性和工業文明的否定性批判,開啟了現代非理性主義思潮。另一方面,對理性的批判,對傳統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這正是後現代主義欣賞的一面。 尼采的哲學觀最重要的一點是哲學的使命就是要關注人生,給生命一種解釋,給生命的意義一種解釋,探討生命的 意義問題。這與尼采所讀叔本華的著作有一定關係。還有一點看法,尼采指出哲學是非政治的,哲學和政治是兩回事。所以尼采對哲學的看法,第一是對生命,關注人生,第二非政治的,第三非學術的。哲學不是純學術。尼采對傳統哲學進行批判,關鍵在於沒有關注人生。傳統哲學造成的後果是虛無主義。現象背後是沒有本質的.

文學特點

散文

尼采的散文集中地體現了作者的深刻思想。首先,尼采反對從概念到概念的思維方式,反對長篇大論的說教和論證,而是有感而發,針對某個問題,采小節的方式,以類似於警言和格言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新論點。正是在這樣類似短文的散文中,尼采有意識地向東方思維方式接近,以擺脫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模式的羈絆。在表述上,他更多地是揮灑自如地表述,使文字更生動和具有感悟性,把徹底的批判精神與紮實的古典語功底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其次是振聾發饋。一語破的是尼采散文的主要語言風格。在作品中,尼采探討了各種人生問題,而所有問題都立足於一個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是生成的,存在是段設的,同樣,上帝也是根據人的需要而虛構的。因此,尼采認為:世界上沒有事實,只有解釋,指出「上帝死了」,強調價值重估。正是因為尼采能一針見血地指出西方的社會體制、文化傳統、觀念形態中的弊病,所以,20世紀人們對他的思想作出的反應要比他所處的時代強烈得多。再次,尼采認為藝術的象徵力可以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而隱喻是啟發人們思索的更好手段。因此,他的作品中揮灑自如地使用明喻、隱喻和諷喻等藝術思維手段。正是因為隱喻等藝術手段的運用,使他的散文更具生命力、感悟力和意義上的張力。

詩歌

尼采的詩分為兩類,一類是「格言」,即哲理詩,另一類是「歌」,即抒情詩。他的格言詩凝練、機智、言簡意賅、耐人尋味。如他自己所說,「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話說出別人用一生說出的東西,——說出別人用一生沒有說出的東西。」為了實現這個「野心」,他對格言藝術下了千錘百鍊的功夫。有些格言詩,短短兩行,構思之巧妙,語言之質樸,意味之深長,堪稱精品。如《老實人》《銹》《非自願的引誘者》及《反對狂妄》等。尼采的抒情詩也貫穿着哲理,但方式與格言詩不同。他力圖用他的抒情詩完整地表現他的哲學的基本精神——酒神精神,追求古希臘酒神祭頌歌那種合音樂、舞蹈、詩歌為一體,身心完全交融的風格,其代表作是《酒神頌》。這一組詩節奏跳躍,韻律自由,如同在崎嶇山中自由舞蹈;情感也恣肆放縱,無拘無束,嬉笑怒罵,皆成詩句。尼采自己認為《酒神頌》是他最好的作品。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它的確是一組非常獨特的抒情詩,最能體現尼采的特色。

參考資料

  1.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搜狗百科
  2. 一半天才,一半瘋子:尼采,天下文化網
  3. 尼采:下去者的夢想與痴醉,王育琨的博客,2015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