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履历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履历表》

作品名称: 履历表

文学体裁: 诗歌

创作年代: 现代

作者: 舒婷

《履历表》是由舒婷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歌原文

我的妈妈 在大理石骨灰盒里转侧不宁

以妈妈为背景的梦因此 滴水成冰

我们兄妹凑了一笔钱 妈妈迁往有青草有虫鸣的墓地

江南梅雨在“漳州白”幕石上 淅沥妈妈的姓名

我们一串串地 格外洁白晶莹

外婆和外公已被破碎平整 在一座新建的啤酒厂下面,他们

众多的儿女分布各地都很兴旺发达 泡沫一样

永远溢出了清明那一个阴雨天 这就是风水宝地

两老的照片在大姨妈的旧式家具中 月白风清

曾祖父的灵魂居无定所 沿籍贯栏溯回到古老的漳州平原

他撂下的货郎担找不着 只好大声擤着鼻涕

(外婆说他患有慢性鼻炎) 拿近视镜挨家挨户去张望

通红的鼻子像蜗牛 吸附在人家的玻璃窗上

雨声停了 一个巨大的黑影从墙上扑向我

我弯腰打开书橱 被自己的影子攫住

壁灯淡淡的光圈令人安慰 我还是接受了那样

奇怪的注视 从无数年前无数年后

黑暗中显露的模糊是我

作者简介

舒婷,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1]

人物经历

50年代中期,母亲带着她和兄妹三人从漳州回到厦门,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里。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

四岁起,外祖父就拿唐诗当儿歌教她念,外婆则娓娓讲述“三国”、“水浒”、“聊斋”哄她上床睡觉。小学三年级,有了一点阅读能力,便开始取五花八门的书籍来看,一直到初中,也因此眼睛越来越坏。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乡”洪流中插队到闽西山区。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妈的继女身份,被照顾回城。

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3年04月28日,再次高票当选厦门文联主席。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