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市镇位于海林市西南部,距海林市35公里,距牡丹江市47公里,距哈尔滨市276公里,处张广才岭东麓的深山区与浅山区的结合地带。辖区总面积700.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驻有山市、奋斗、密江、青岭子4个森工经营林场、1个森工综合加工厂、山市种奶牛场、山市车站,辖区总人口31,360。[1]

中文名称: 山市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政府驻地: 海林镇

电话区号: 0453

邮政区码: 157112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东南部

面 积: 700.1平方公里

人 口: 19846人(2017年)

概况

山市镇又名“八里岗”,1956年3月,撤销海林县,划归宁安县,同年5月设置山市乡;1958年9月,并入横道河子人民公社;1962年10月,改隶新恢复的海林县;1964年5月,从横道河子公社划出,成立山市公社;1984年4月,改为山市镇。山市镇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西部农林交界区域,具有山产品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知名的山产品流通城镇,也是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山产品集散地。镇域面积700.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285亩,总人口数19846人(2017年),下设12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12个村设纪监督组(组长1人委员2人),1个社区,镇党委下设27个党支部,截止2013年有党员669名,驻镇的有铁路车站、铁路工区、四个经营林场、山市农场等26家驻镇单位。山市镇农副产品和林副产品资源极其丰富。镇政府2004年开发建设了中国海林山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为流通领域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山市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优越。山市镇属于温凉较湿润浅山区,滨绥铁路从镇中心穿过,镇内有国铁山市车站,哈绥高速公路、301国道依镇而过。西距哈尔滨205公里,东距牡丹江市50公里,山市镇距离牡丹江海浪路机场5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山市镇属冷凉湿润气候,横跨两个半积温带,无霜期115-130天,年降雨量450-670毫米左右。森林覆盖率为89%,森林资源丰富。有薇菜、蕨菜、刺嫩芽等大量珍贵的野菜,林下还蕴含着榛蘑、元蘑等20余种食用真菌。人文资源深厚。镇东有百年古寺普光寺,坐落在道南村的金佐镇将军纪念馆(中韩友谊广场)和在新兴村的金佐镇墓地,是许多外国朋友旅游观光必到之处。产业优势突出。山市镇是全国有名的流通大镇,也是全国知名的山产品之乡。以黑木耳、野生榛蘑、猴头菇加工为代表的山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镇现有从事山产品流通业户580户,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的24个,上千万元以上的3个,个体工商户332户,年交易额达12亿元,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集群。

资源

山市镇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是发源于密江林场的密江河;另一条是山市河,发源地尚志高岭子,水源十分充足。山市镇矿产资源丰富,储藏着花岗岩、泥炭、铁、铀等金属非金属矿。野生动物主要有熊、野猪、狍、马鹿等,鸟类有飞龙、野鸡、啄木鸟、鹰等。蕴藏着黄芪、五味子、龙胆草、刺五加等中药材。有薇菜、蕨菜、刺嫩芽、榛蘑、元蘑、猴头、黑木耳、松籽等一百多种山产品及白瓜籽、黑豆等土特产。

产业

一是山产品加工势头强劲。山市镇是全国有名的流通大镇,也是全国知名的山产品之乡。以黑木耳、野生榛蘑、猴头菇加工为代表的山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发展空间不断壮大,年加工量达3000吨,销售收益达20万元。二是红松果仁加工已成规模。目前,山市镇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松籽集散地。全镇现有从事山产品流通业户580户,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的24个,上千万元以上的3个,个体工商户332户,年交易额达12亿元,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集群。三是蓝靛果产业再添新翼。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引进新品种蓓蕾蓝靛果苗木和种植技术,由哈尔滨森莓园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投资300万元,一是在道南村完成30亩蓝靛果育苗基地建设;二是全力推进场镇合作,在山市农场建设蓝靛果种植基地,栽植蓝靛果观光采摘园500亩,秋季计划栽植2000亩,总面积达2500亩。成果收入达500万元,力争三年内达万亩以上。四是北药产业鸣锣开道。以青岭子村为代表的北药种植产业,采取“强强联合+基地建设”运营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生产模式,种植防风、白芍、白术、西洋参、黄芪、板蓝根等10余种药材,年种植药材面积达1000亩以上,每亩产量达4500斤,年销售额达150万元,人均年收益1.2万元左右。通过以点带面,引导东街、长胜、新兴等村村民发展北药种植,利用3年时间打造万亩北药种植园区,将山市打造成“北药之乡”。五是畜牧产业如火如荼。一是山市道南青岭子、奇峰、西街3个百头肉牛养殖场,年饲养量达1500头,年收益达20万元,发展前景广阔;二是胜利村生态猪养殖,年存栏量达1500头,年收益达80万元,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筹划当中。三是西街村龙飞狐貉家庭养殖场已初具规模,目前该养殖场貉子养殖量达到1200只,年生产貉子皮800张,销售额达70多万元,形成集种貉的进购、繁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系统产业链条。同时,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新兴、胜利、东光等其它村进行狐貉的养殖,目前,全镇总体养殖规模已突破5000只,年生产貉子(狐)皮可达3500张,可增收280多万元。六是生态果树种植不断壮大。西街林果种植示范园区目前成树1500多棵,投资100万元,栽植果树苗10000棵24个品种,果树种植面积120亩,成活率达95%,年均产量6700公斤。继续扩建林果种植示范园区,完成水电路等基础配套建设,预计种植面积达500亩。七是食用菌产业稳中有进。新建东光园区1个,发展地摆滑子菇50万盘,新建棚室20栋,联合体15个,新增散户200户,发酵室增至5000平方米;扩建东街、新兴、长胜、西街、青岭子5个木耳园区,主推吊袋木耳技术,现总量达2亿袋(盘)。山市镇以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正高唱凯歌大步向前,民营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回笼快、收益好,是一个理想的投资环境,山市镇全体同仁欢迎有识之士的加入共谋山市镇美好明天。

旅游

旅游资源主要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金佐镇纪念馆,供韩国游客旅游观光,是牡丹江对韩旅游线路观光点。具有百年历史的佛教名寺普光寺,见证了山市镇的发展历程。自然景观近期重点开发的笔架山风景区,风景十分秀丽。山市属多元经济镇,山林资源丰富,民营企业在山市镇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以黑木耳为主要品种的食用菌深加工和红松籽加工,不仅具有相当规模,在全国山产品市场占有很大比重。我们立足镇情,制定目标,强力推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很大突破,先后发展了黑豆、北药、肉牛、食用菌四大主导产业;为拉长产业链条,扩大山产品和林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4年建设了中国.海林山产品综合交易市场,该市场是集山产品、农副产品交易、加工、储藏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多功能性综合交易市场。

视频

海林市山市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