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海经真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内容简介 《山海经真相(白话插图本)》是一个关于寻宝的故事。宝藏内容涉及华夏民族近一万年之久的上古历史,当然还有山川河流的分布与物产。记载这个宝藏的藏宝图被称为《山海经》。 《山海经真相(白话插图本)》以《山海经》中的帝皇谱系为架构,以民族神话做拼图,揭开关于史前帝皇、远古诸神以及民俗风情等的真相。

作者简介

余伟,笔名余慕兰,专栏作家,现任教于南京林业大学。已出版《云上的日子》、《玩的格调一一中国休闲文化全史趣谈》。

第一部分 帝皇秘史

有巢氏建树屋

人文始祖:指开拓人文文化,对中华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比较著名的人文始祖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等。其中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有巢氏:建造房屋、袭叶为衣、首尝果实、实行土葬、族外通婚等;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神农氏炎帝: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发明医药制作陶器,开辟集市。轩辕氏黄帝:统一华夏、“鼎、井”的发明人,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有巢氏 ,简称“有巢或巢”,号“大巢氏” ,华夏族人 ,位列五氏之首 ,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 ,建立古巢国。祖籍在安徽省巢湖流域 ,后迁徙至山西省石楼山一带 ,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 。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 、四川 、内蒙古、云南 、湖南 等地。 有巢氏 相传远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 ,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时代。[1]

史书上说: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随时都有伤亡危险。受恶劣环境逼迫,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开始“穴居”生活。因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不肯北迁。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他指导人们在树干上建造房屋 ,此来即能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担惊受怕的日子,此后“巢居”生活方式诞生。

相传,有巢氏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男子为“夫”,这便是族外通婚。这种族外通婚相对于血缘群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进步。有巢氏的功德,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进程。[2]

1973年在河姆渡遗址 的第一期发掘中,木构建筑露头于第四层中部,出土的木构件总数达一千件以上。正与韩非子所说的:“有圣人做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相吻合。所以有史学家认为“河姆渡人”就是“有巢氏之民”,河姆渡地区就是“有巢氏国”的中心区域。1994年4月至7月中句在河姆渡眷架山进行考古发掘时,从出土文物迹象分析:先民死后尸体用火烧烤后将遗骨放人罐内, 再人土安葬, 带有“古代火葬” 的形式...与《路史》“有巢氏条:民之葬者...于厚衣之薪。焚而瘗之, 不封不植也. 掩孤而已。” 的记载相一致。

20世纪80年代随着和县猿人遗址、银山智人遗址和凌家滩遗址相继发现,巢湖流域被公认为是古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打破了长期以来长江和巢湖流域被认为不可能是人类发源地的历史论断。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被发现后,通过发掘过程及出土文物分析,足以佐证凌家滩遗址是已存在政、军、神三权的有巢氏部落中心。

主要功绩

有巢氏:建造房屋、袭叶为衣、首尝果实、实行土葬、族外通婚等。

燧人氏:钻木取火、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伏羲氏: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神农氏炎帝:教人农耕,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轩辕氏黄帝: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参考来源

  1. 仰韶前文化时期,五氏之一有巢氏-搜狐网
  2. [ttps://www.sohu.com/a/417418086_120207614 人文巢湖之有巢氏的传说_人类-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