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芝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芝麻

中文名称:山芝麻

外文名:Radix Helicteris Angustifolia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科目:梧桐科、锦葵目

属:山芝麻属

亚纲:蔷薇亚纲

山芝麻,又叫待霄草、山芝麻、月见草。梧桐科。灌木,株高50-120厘米,全株被灰色短柔毛。叶线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1.5-2.5厘米,叶顶钝尖,基部圆形。聚伞花序生叶腋,花小,花径10-12毫米,花瓣5,淡紫红色,雄蕊10枚,退化雄蕊5枚。蒴果长圆柱形,长12-20毫米,密被长绒毛。茎皮纤维为品质优良的纤维材料。

形状

小灌木,高达1米,小枝被灰绿色短柔毛。叶狭矩圆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1.51-2.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或几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或淡黄色星状茸毛,间或混生纲毛;叶柄长5-7毫米。聚伞花序有2至数朵花;花梗通常有锥尖状的小苞片4枚;萼管状,长6毫米,被星状短柔毛,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片,不等大,淡红色或紫红色,比萼略长,基部有2个耳状附属体;雄蕊10枚,退化雄蕊5枚,线形,甚短;子房5室,被毛,较花柱略短,每室有胚珠约10个。蒴果卵状矩圆形,长12-20毫米,宽7-8毫米,顶端急尖,密被星状毛及混生长绒毛;种子小,褐色,有椭圆形小斑点。花期几乎全年。

分布地域

产湖南、江西南部、广东、广西中部和南部、云南南部、福建南部和台湾。为我国南部山地和丘陵地常见的小灌木,常生于草坡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有分布。

价值

本种的茎皮纤维可做混纺原料,根可药用,叶捣烂敷患处可治疮疖。根含黄酮甙、酚类、鞣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头痛,口渴,痄腮,麻疹,痢疾,肠炎,痈肿,瘰疬,疮毒,湿疹,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开大肠,食多大便必快。"

②《广州植物志》:"叶:捣烂敷患处,治疮毒。"

③《福建民间草药》:"去瘀生新,消痈解毒。"

④《南宁市药物志》:"解表清热,治痧气,热性感冒,毒疮。"

⑤《泉州本草》:"清热止渴,祛痰止咳。治肺病,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宜忌:《广西药植图志》:"虚寒症忌服。"

副作用:本品有小毒,内服量不宜过大。中毒时可见恶心,腹泻,头晕等反应。

归经:归经_胃经。

栽培技术

养殖山芝麻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它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经济效益好,所以今年种植的比较多,下面就介绍下山芝麻的种植方法。

山芝麻的种植方法

1、选地山芝麻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各种土质均可生长。一般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光照好、砂质壤土为宜。

2、整地施肥在3月下旬土壤化冻一犁深时进行整地起垄。结合施肥,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一次投入。整地要达到地净土暄,以利播种。

3、播种人工栽培山芝麻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柔毛品系生育期较长,播种要提早进行,必须在3月下旬至4月5日前播完,最迟不能超过4月5日。播种前将种子浸泡24小时,捞出晾干后再播。插种方法是先将垄尖用锄头推平,再用铁罐头盒或易拉罐做播种器,即在盒底扎7-10个小孔,并在报纸或塑料布上试验落种的稀密度,播时用木棍敲打播种器的手柄。调好稀密度以后,正式到本田播种,每亩用干种量500克。播种密度,以每延长米25-30粒为宜。播后用脚踩好上格,将种子踩入土中,然后覆土。覆土的方法是用竹扫帚顺垄扫一遍厚度0.5厘米即可。

4、适期收获山芝麻一般在7月中旬开花,9月中旬成熟,生长期130天左右。当9月中旬全株有3/4的荚成熟,底荚开始裂荚、顶荚变黄时为收获适期。收割时捆小捆,码成小码,以利干燥。当干到有1/3荚开裂时即可脱粒。脱粒的方法是将全株根朝上,梢朝下,用木棍敲打。如此敲打2-3次,即可脱净籽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