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岐伯

於 2019年1月31日 (四) 20:11 由 Catt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增加或调整分类)

岐伯

目錄

人物考證

[1]
  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帝王世紀》載:「(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
  視今傳《素問》基本上乃黃帝問,岐伯答,以闡述醫學理論,顯示了岐伯高深的醫學修養。中國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據有關史志書目記載,託名岐伯的著作約有8種:《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岐伯按摩》十卷;《隋書•經籍志》載《岐伯經》十卷;《新唐書•藝文志》載《岐伯灸經》一卷(《宋史•藝文志》則載為《黃帝問岐伯灸經》);《宋史•藝文志》載《岐伯針經》一卷;《通志•藝文略》載《黃帝岐伯針論》二卷;《通志•藝文略》載《岐伯精藏論》一卷;《崇文總目》載《黃帝岐伯論針灸要訣》一卷(《宋史•藝文志》則載為《岐伯論針灸要訣》);《竹堂書目》載《岐伯五藏論》。以上諸書皆已佚,僅存書目,因此只能從書名知其與岐伯有關,內容主要是針灸,另外有按摩、藏象等,而不能確定為岐伯所著。從各種典籍看,有說岐伯是黃帝之師的,有說岐伯是黃帝之友的,也有說岐伯是黃帝之臣的。由此可見問題的複雜性。所以岐伯的說法存在多種說法,也就不足為奇。
  

岐黃之說

[2]
  岐伯對《內經》生命科學知識體系建構的貢獻
  若論岐伯對《內經》學術理論的貢獻,誠如如高保衡、林億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中所說的「昔黃帝……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依據涉及岐伯的108篇文獻的內容分析,幾乎囊括了《內經》所涉獵的全部內容。
  有關岐伯的文獻是《內經》建構生命科學知識體系中的核心內容,其中全面地將秦漢時期的哲學理論作為理論建構生命科學知識體系的靈魂和中樞,並貫穿於該知識領域的各個層面;岐伯也是第一次應用生命科學知識,全面地詮釋並豐富了秦漢時期的哲學理論及其內涵。自此也就確立了中醫藥學發展的運行軌跡和基本走向。
  就精氣理論而言,岐伯提供的相關文獻在全面接受春秋戰國時期有關精氣哲學概念的基礎上,用以闡發生命科學的內容,從而形成了更為豐富的、具有《內經》特色的精氣理論,如用「精氣」概念表述相關的自然現象、用以表述與五運六氣學說有關的專用術語、用以表述人體的生理機能,以及用以表述與人體病理、病證,乃至於診法的、治療法則的,以及藥物性味功效等用「精」或「氣」所構建多達百餘個相關的詞語。可見,古代哲學中的精氣理論為《內經》理論體系的建構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說理依據,因此說,精氣理論「是《內經》哲學和醫學理論的基石」。
  陰陽理論屬於中華民族的原文化,是研究陰陽的概念內涵及其變化規律,用以解釋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變化的古代哲學理論,是古人認識宇宙萬物及其變化規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岐伯等人在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為代表的篇論中,全面運用了陰陽這一哲學概念及相關理論,用於揭示與人體生命相關事物或生命活動本身的奧秘,形成了獨特的認識方法和思維模式,並滲透於生理、病理、診法、辨證、治療等醫學的所有領域和各個層面,為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建構奠定了基礎。
  五行的初始概念是指一年五季氣候周而復始的以行變化。該理論是研究五行的概念內涵、特性、事物五行屬性歸類及其相互關係,並用以解釋宇宙萬物之間廣泛聯繫的古代哲學理論,是古人認識宇宙萬物相互聯繫,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岐伯等人在以《素問》的《金匱真言論》《陰陽應象大論》等篇論構建其醫學理論時,全面運用了五行哲學概念及相關理論,闡述與人體生命相關事物或生命活動本身的奧秘、構建醫學理論的認識方法和思維方法,全面地運用於說明生理、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辨證、治療,乃至藥物的性味、五腧穴及其應用等醫學問題,為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建構奠定了哲學基礎。
  「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範疇和命題,用陰陽概念所表達的客觀事物固有規律是「神」範疇的基本內核。岐伯等人在《內經》構建生命科學知識體系時,雖然是以研究人類生命規律及其現象為主旨的醫學典籍,但其傳載的醫學內容全方位地吸納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神」的科學內涵與合理內核而予以系統地展示,並且揭示了「神」與陰陽、與五行、與氣、與道等重要範圍的關係。岐伯等人所論之「神」大體分為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兩大支系。其中人文社科支系之「神」有民族信仰、宗教崇拜、人類對某些可感知的狀態、某些超常非凡的才能、效果,或者技藝以及具有此類本領的人等方面的評價;自然科學支系之「神」又有自然界萬事萬物固有的變化規律和人類生命規律兩大分支。其中,「神」所表達的人類生命規律又有生命總規律(即廣義神)、人體自身調控制律和人類特有的心理活動規律(即狹義神),以及「神」所表達生命規律在臨床診治疾病中的應用等。然而這一切論神的內容,都是在「神」是以陰陽概念所表達的客觀事物固有規律理念的指導下展開論述的。具體內容集中體現在《靈樞•本神》等篇。
  至於岐伯等人在上述哲學理念的助益下所構建的生命科學知識體系具體內容有藏象學說(如《素問》的《靈蘭秘典輪》《六節藏象論》《五臟別論》,以及《靈樞•本髒》等),有精氣血津液理論(如《靈樞》的《營衛生會》《五癃津液別》《決氣》等),有經絡理論(如《靈樞》的《經脈》《經別》《經水》《經筋》,《素問•皮部論》等),有病因與發病理論(如《靈樞•百病始生》等),有病機理論(如《素問》的《玉機真髒論》《通評虛實論》《至真要大論》等),有病證理論,有治則治法理論,有五運六氣理論,養生理論等等。這些內容自此就成為中醫藥學發生、發展的源頭和根基。
  可以看出,在黃帝的六位臣屬中,唯岐伯所涉的篇論最多,所論的相關理論最為深刻,也相對要周全的多,所以說岐伯於《內經》理論形成的貢獻也最大,這恐怕是後人將《內經》締造的中醫藥學又稱為「岐黃醫學」最主要的原因。

參考來源

  1. ]陳曉輝. 岐伯當代研究簡述[J].. 中醫學報,. 2012,27(10):1257-1258. 
  2. 張登本,孫理軍. 岐伯等臣屬對《黃帝內經》理論建構的貢獻——稱中醫藥學為「岐黃醫學」的理由[J].. 陝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4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