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岩上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岩镇位于龙川县东北部,处于东江上游,距县城63公里。全镇总面积121.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万亩;辖平越,东方,联城,山池,鹊塘,郑坑6个村委会和岩镇街道居民居委会,总人口1.9万人。岩镇地处库区,山水缠绕,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至郑坑村11公里行政村道、东方村内4公里、平越村内1.5公里村道水泥硬底化建设,均已经完工,并在东方村平越村联城村等村道上安装路灯,村民走上了全新的柏油大道,大大改善村民人居环境;投入144万元对甲子里和石古塘小二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入资金56多万元,兴建了岩镇计生服务综合大楼和司法办公大楼;投入资金8万元铺设了街道水泥路面;帮助142户移民户和困难农户进行危房改造。[1]

自然资源

岩镇地处枫树坝库区,旅游资源丰富,区内水陆交通便利。盛产水果、油茶。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生态良好。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煤、锰、稀土等,其中石灰石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该镇发挥资源优势,先后创办了芳坪水果产业带、郑坑板栗基地、鹊塘、城头、联城速生丰产林基地等,开发枫树坝库面网箱养殖优质珍稀鱼种。企业主要有霍山水泥有限公司岩镇分厂(8.8万吨水泥生产线)、川东工艺厂、针织厂、石灰石厂、小水电站等 。[2]

经济发展

岩镇以农业为经济支柱,耕地面积10644亩,其中水田面积7100亩,以种植水稻、蕃薯、黄豆、玉米为主。2006年全镇农村社会总值10830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7755元,完成国地两税87.4万元,比增6%。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4万元,比去年增长125%。有力促进了经济的有效增长,增强了发展后劲。农村人均纯收入3467元,比增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540万元,比增17.2%;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79%。劳务输出收入达2800万元,农村“一保五难”得到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农副产品

近年来,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学科学、用科学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通过大搞农业综合开发,新种各类水果、油茶、毛竹1万多亩,其中板栗3800多亩,柑桔3770亩,形成了以板栗、柑桔为主导产品的格局。[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岩镇中学为岩镇镇目前的唯一中学,分为校本部和分校。教师能力极强。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每年有众多学生考上龙川一中、龙川实验中学、龙川田家炳中学。

以平越小学,中心小学,东方希望小学,山池小学等为代表的岩镇有名的小学,分布面极广,让每一个小孩都有学上。

文化发展

继续开展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规划顺利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广播电视事业有了新进步。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资60万元兴建医院服务大楼,医疗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逐步发展。[4]

交通

彭坑大桥

枫树坝库区内,南北端分属龙川县赤光镇和岩镇镇,是(老)隆江(西)公路的咽喉。 原定于1971年建成通车,与枫树坝水库蓄水发电同步,因北端(非拱桥部分)在即将竣工时坍塌,此段由另一工程局重新设计建造,南端的拱桥部分保留,属少有的“一桥两制”桥梁。全桥于1975年才竣工,期间过往车辆和人员由轮渡运送。

彭坑大桥是1974年竣工的第二座T型刚构桥,是我省的第一座水库内的公路桥梁,全长301.01米。由28米、64米二孔双曲拱桥和二个预应力T型刚构加挂梁组成。跨主河槽的二个T型刚构由于水库蓄水后桥下正常水位的水深达62米,所以主墩高达65米,是我省建成的第座悬臂浇筑预应力砼T型刚构和高桥墩的公路桥梁。两个桥墩的基础采用插筋锚固桥墩基础来代替基础嵌岩的方案。

T型刚构悬臂长为29.6米,箱梁断面为单箱双室,每个T型刚构悬臂梁上布置114束钢丝束,其中60束锚固在各接缝截面之顶板上,有54束黛固在各接缝截面之肋板上,竖向预应力盘是布置在肋中心,横向预应力钢束是布置在牛腿横梁上,以改善牛腿横梁的受力性能和增加安全度。[5]

相关视频

凯里市湾水镇岩寨苗族婚礼纪实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