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岩青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岩青兰

中文学名: 岩青兰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唇形科
属:青兰属
种: 毛建草
采收时间:7-8月
毒   性:无毒

岩青兰[1],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毛建草DracocephalumrupestreHance的全草。唇形科,青兰属。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茎斜生,从短根茎生出,然后斜升,四棱,有细毛。基生叶柄细长,叶片阔卵圆形或心状长椭圆形,先端圆钝,边缘有规则的圆齿,两面有毛,上面绿色,下面白色,叶下面网状脉明显;茎生叶对生,具短柄。总状花序,数朵生于茎顶;花萼近唇形,5齿,具短尖,其中上唇一片最大;花冠2唇形,蓝紫色;苞片具大齿牙。叶三角状卵形,长1.4-5.5厘米;轮伞花序密集成头状生枝顶;花冠紫蓝色,二唇形,上唇先端微裂;小坚果长卵圆形。全体具香气味,芳香植物。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青海等地。具有疏风清热,凉肝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黄疸,痢疾,吐血,衄血。

别名

毛建草、毛尖、毛尖茶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辛、苦,性

归经

肺、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外感风热,头痛寒热,喉痛,咳嗽,黄疸型肝炎,吐血,衄血,痢疾[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代茶饮。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切段晒干。

药理作用

高浓度对心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解热消炎。主治风湿头痛,喉痛咳嗽,胸腔胀满[3]。”

复方

治外感夹食,寒热头痛,因胃热而致的呕吐腹泻:岩青兰、香薷、防风、茯苓、蔷薇果各等分,水煎服[4]。(《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形态特征

毛建草,又名毛尖茶、毛尖。根茎直,粗约10毫米,生出多数茎。茎不分枝,渐升,长15-42厘米,四棱形,疏被倒向的短柔毛,常带紫色。基出叶多数,花后仍多数存在,具常柄,柄长3-14厘米,被不密的伸展白色长柔毛,叶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钝,基部常为深心形,或为浅心形,长1.4-5.5厘米,宽1.2-4.5厘米,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疏被柔毛;茎中部叶具明显的叶柄,叶柄通常长过叶片,有时较叶片稍短,长2-6厘米,叶片似基出叶,长2.2-3.5厘米;花序处之叶变小,具鞘状短柄,柄长4-8毫米,或几无柄。轮伞花序密集,通常成头状,稀疏离而长达9厘米,成穗状,此时茎的节数常增加,腋多具花轮甚至个别的有分枝花序;花具短梗;苞片大者倒卵形,长达1.6厘米,疏被短柔毛及睫毛,每侧具4-6带长1-2毫米刺的小齿,小者倒披针形,长7-10毫米,每侧有2-3带刺小齿。花萼长2-2.4厘米,常带紫色,被短柔毛及睫毛,2裂至2/5处,上唇3裂至本身基部,中齿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锐短渐尖,宽为侧齿的2倍,侧齿披针形,先端锐渐尖,下唇2裂稍超过本身基部,齿狭披针形。花冠紫蓝色,长3.8-4厘米,最宽处约5-10毫米,外面被短毛,下唇中裂片较小,无深色斑点及白长柔毛。花丝疏被柔毛,顶端具尖的突起。花期7-9[5]

分布区域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青海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50-3100m的草地、山坡路旁、疏林下或河谷湿润处。

药用价值

岩青兰是中国特有的天然保健食品资源。其叶炮制成茶,开水冲泡代茶饮,具有清热排污、延缓衰老的保健功效,岩青兰富含黄酮、氨基酸、磷、镁、锰、氟、锶、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对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轻度降低胆固醇极具功效。此外,青兰属植物所含的挥发油,不仅镇咳、止喘,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且能降低小鼠整体耗氧量,改善家兔实验性心肌缺血。

花语

岩青兰是一种富趣味性的植物。盛开的花朵如果朝某个方向弯曲,整株植物会维持这种状态生长下去。因此,这种花又叫“顺从草”,花语就是“顺从”。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喜欢顺从他人,尤其对长辈或上司,更是百依百顺,颇受长官的疼爱。不过,一旦和长辈或上司结婚,反而会他们感到惊讶不已,原来在柔顺的外表下隐藏着强烈的自我主张。

没想到岩青兰的花这么有特点,花居然能够沿着一个方向固执的生长下去,看来将岩青兰叫做顺从草是最恰好不过了,当然岩青兰的花语也就被冠上顺从的意思,当然岩青兰的顺从是褒义祝福的意思[6]

视频

芦芽山茶岩青兰和山珍银盘蘑菇

参考资料

  1. 岩青兰,新浪网,2015-06-13
  2. 岩青兰的功能主治《中药大辞典》,中医世家
  3. 岩青兰的相关论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4. 岩青兰的复方,中药大全
  5. 岩青兰的形态特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6. 岩青兰的花语,新浪网,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