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岳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岳南
著名历史纪实文学家
出生 1962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岳玉明
职业 历史纪实文学家
知名作品南渡北归》三部曲
陈寅恪傅斯年: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西汉孤魂――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记》
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现世记》。

岳南,原名岳玉明,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1962年生于山东诸城,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文学创作专业,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前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个人经历

岳南擅长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进自己的文学作品,为读者重现古帝国文明的光荣与梦想,2012年8月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十一卷为其代表作,此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系列作品。与此同时,岳南对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亦有独特研究,其耗费8年心血创作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出版后深受读者好评,畅销不衰。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岳南以17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4位,引发广泛关注。[1]

所获荣誉

2012年11月29日,“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单重磅发布,岳南以18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再次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6位 ,其经典畅销代表作《南渡北归》荣获“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传纪作品奖”。[2]

另以自由知识分子学术精神与情感命运为主体脉络的纪实文学:

《李庄往事: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中心纪实》

《从蔡元培胡适:中研院的那些人和事》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林徽因时代的追忆》

陈寅恪傅斯年: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三部曲)。

其中《陈寅恪与傅斯年》入选2008年《光明日报》十大好书、《台湾时报》十大好书;《南渡北归》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全球华文十大好书冠军,周刊说:二零一一年吸引读者眼球的中文好书,首推对复杂的现代史进行精心梳理﹑三大卷同时出版的《南渡北归》。两岸读书界对这套大书予以高度评价,称其为“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作者的感叹深沉而悲怆,也令人惊悚不已: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值得注意的是,洋洋洒洒“史诗”的作者岳南并非见证左祸浩劫﹑饱经沧桑的“过来人”,而是生于一九六二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新一代文化人。岳南等作家写出这一年的好书,展现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

主要作品

诗歌

《蒙山高,沂水长》《军旅之音》。

中篇小说

《神龟》。

纪实文学

考古、历史题材纪实文学

商务印书馆2012年8月出版“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十一卷修订本:

《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修订版](与杨仕合著);

《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现世记》[修订版](与商成勇合著);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修订版],岳南著;

《日暮皇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修订版],岳南著;

《越国之殇――广州南越王墓发掘记》,[修订版],岳南著;

《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修订版],岳南著;

《西汉孤魂――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记》,[修订版],岳南著;

《绝代兵圣――银雀山破译记》,[修订版],岳南著

《寻找祖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记》,[修订版],岳南著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修订版],岳南著

《旷世绝响――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记》,岳南著

上述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西汉孤魂》、《风雪定陵》、《万世法门》、《千古学案》、《绝代兵圣》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已达数百万册。《风雪定陵》荣获1996年《中国时报》开卷版“十大好书奖”。

代表作

陈寅恪与傅斯年

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依靠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在学术界维持着长远弥久的影响力。前者当以陈寅恪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属。

陈先后留洋16载,通晓20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7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4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闻名天下的“四大导师”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被誉为“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 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而“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出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傅、陈二人这一历史性的聚合,开创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随着国共两党干戈相向,这对同学加姻亲关系(陈寅恪嫡亲表妹、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彩乃傅斯年之妻)的旷代天才,被无情地阻隔在海峡两岸遥天对望而不能相聚。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无声地倒毙在台湾孤岛会议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大陆岭南病榻。并世成双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间大地。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著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

《南渡北归》三部曲

2011年出版的最新力作。

胡适陈寅恪弟子、已故百岁历史学家何兹全傅斯年李济弟子、台湾中研院院士李亦园联袂推荐

★ 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大学联合投资拍摄由本书改编成的大型电视剧

社会争议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于2014年8月11日正式公布,评委实名投票情况也同时发布。“其中,令人惊讶的是,作家阿来的《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与作家岳南的《南渡北归》均获零票。”[3]有报道说,关于这次鲁奖首次发布评委实名投票情况,得到参选作家的纷纷点赞。作家徐则臣说:“这种方式肯定有利于公平、公正、公开,每个评委要对自己的投票负责,这是明显的进步。”他表示,写作是孤独的事业,得到专家的肯定、呼应,让他感到自己不再孤独。但是,这样的投票结果也引起了一些读者不满。特别是阿来、岳南、笛安等作家的畅销作品,竟然以零票的成绩惨淡落选,招致一些读者的质疑。对此,鲁奖评奖委员会方面并未予以回应。对此,有媒体以《阿来、岳南得0票 读者直呼“搞不懂”》为题进行报道,海内外广泛转载,报道说:本届鲁奖首次实行实名制投票,根据评委投票数据显示,先前被看好的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作家岳南的作品《南渡北归》以0票落选鲁奖报告文学奖。岳南的代表作《南渡北归》曾荣获“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传纪作品奖”。这部作品曾耗费其8年时间创作完成,出版后深受读者好评,畅销不衰。这部作品的落选让许多读者直呼“搞不懂”。

对此,报告文学组评委丁晓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零票不代表真没有评委投”,并解释了为何会出现零票。“阿来这部作品是非常优秀的,在参加评选的194部作品中能进入前十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个人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其他评委也都很喜欢。此外还有岳南的《南渡北归》,本身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而“零票其实是一种夸张的表现,得零票不代表真的没有一位评委投。”但由于评奖规定,必须有5部作品入选,剩下5部落选,这就导致为了凑齐5部入选作品三分之二的票数,投票必须集中。“这是评选机制的问题”,丁晓原解释。但是对于阿来与岳南的作品最终没有得奖,丁晓原说:“这个原因我就不好说了,我只能说每一部获奖作品都是很优秀的,所以谁得奖都是对的。”

2014年8月2日,新浪认证微博@作家岳南发布微博称“中国石油大学学生拿恶虎作榜样,这学校与师生快解散也罢”引发社会争议。    2014年8月6日,岳南在17:51与23:11两次于微博做出回应,称中国石油大学为“周老虎的巢穴”且将在微博上与其据理力争的学生校友称为“周老虎巢穴的苍蝇”并且关闭微博评论功能,同时屏蔽众多到访其微博的中国石油大学有关账号。[4]

2014年8月7日,岳南在微博多次以辱骂的方式回应质疑,继续屏蔽有关账号且发表多条微博污蔑与其力争的学生。

报道原文

师兄受查 同学震动

“校庆时,我在图书馆一楼见到了他,离得很近,感觉是个和蔼亲切的老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情都不错的样子,没想到结果会这样。”石油大学机械系大二徐同学告诉记者,去年她作为校庆活动志愿者,有幸近距离接触了传说中的“大领导”——周永康学长,当时还非常激动。她说,周落马的消息在同学中引发不少震动,无论是小规模的微信“朋友圈”,还是在学校BBS,有关“周学长”、“周师兄”的讨论比比皆是,“不过大家惋惜归惋惜,但也明白法理难容,犯了法就只能自食其果。”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研一李同学则表示,尽管一年多来“打大老虎”的传闻不绝于耳,但最终听到学长落马的消息还是难免唏嘘。本科就读于外校的李同学刚考上石油大学的研究生,他直言,当时立志来石油大学深造,周永康这些响当当的校友也是吸引力之一,“师兄落马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吧,以后即使去‘肥缺’部门工作,也要管住贪念。”[5]

微博内容

微博内容却对原报道以偏概全,中伤两所石油高校。声称“其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官吏师生竟以周氏为荣。其被剥去虎皮后,许多师生为这位引以为傲“杰出校友”惋惜,更有一无耻硕士生曰:‘立志来石大深造,永康校友是吸引力之一。’拿恶虎作榜样,这学校与师生快解散也罢。”该言论引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所学校学生不满,纷纷在其微博留言要求其道歉,留言已达千余条,但是岳南本人仍未回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帖,引起学生更大的不满。而后更是毫无歉意,辱骂、诋毁学校及学生并屏蔽相关账号。

致歉声明

岳南于2014年8月10日18:50:35在博客并稍后在其微博发表致歉声明《致歉心语》,表达其在此次事件中的歉意,并删除了初始微博和后期的部分微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