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岿美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岿美山镇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地处定南县西南部,东、南与广东省和平县相连,西与龙南县南亨乡、武当镇交界,西北与龙南县汶龙镇毗邻,东北与老城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定南县城33千米, 区域面积130.8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岿美山镇户籍人口为12972人。

古代,岿美山镇境域属扬州域,秦,属九江郡。1989年1月,三亨乡并入岿美山镇。截至2020年6月,岿美山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三亨村金花路。

2019年,岿美山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1]

乡镇概况

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10多元,达到3750元,比上一年增长5.9%,人均消费能力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二)更加注重农业增效。 一是引导回乡创业青年投资近100万元,在三亨洋前坝开发了近100亩甲鱼养殖基地,目前基础设施已全面完善,现已出售商品甲鱼2万余只,产值达100余万元;二是引进客商在板埠投资开发了近20亩中华鲟养殖基地,经济效益日趋显现,填补了我县特色养殖空白;三是引导外出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投资1千万元在溪尾开发了近千亩名贵树种种植基地,预计年底可以初具规模,辐射周边县市;四是强抓了果业种植和生猪养殖两大主导产业,以脐橙、蜜梨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果业种植。生猪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生猪出栏46700头,饲繁母猪963头。

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有力

投入更多。全年县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00余万元,以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三清三改一拆一分三绿一处理"为突破口,全面铺开"三清"和拆旧建新工作,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过去一年,全镇六个建设点完成改水214户,改厕214户,硬化主干道150米,入户便道硬化201米,硬化檐阶、余坪4440㎡,浆彻水沟1889米,绿化1070株,拆除破旧栏厕危房2507㎡,新建房屋28套;品味更高。大力推进古地旅游新村为重心的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美化、亮化自然景观,深度宣传,做好生态旅游文章,成功创建全省百佳优美乡村,提升示范区品味;三是环境更好。大力实施圩镇整治工程项目,规范圩镇秩序,加大农村清洁工程投入,环境卫生有大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镇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镇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力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抓好圩镇整治工程项目。在2010年圩镇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实施了圩镇的"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圩镇"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改观;二是投资近100万元的便民服务中心大楼已全面完工。完善了机关办公条件,优化了发展环境;三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实现通村公路硬化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完成了古地至和平大坝2公里出省公路的硬化工程。并启动了我镇其他出省(县)公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四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自筹资金60余万元完成丰背、溪尾、三亨、寨头等四个村防洪堤、水陂、灌渠浆砌等水利工程的实施,使群众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方面。2011年,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97.236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99. 0560万元;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20余万元;发放抚恤金20.8944万元。五保户由原来的49户增加到50户,供养机制更加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户35户,其中30户为新建、改建,5户为维修户,截止12月底已全面完成改建和新建任务。文化方面。全面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传统特色文化的挖掘,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建镇级1200平方米综合文化大楼,改善了镇级文化活动硬件设施水平。教育方面。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全镇无一适龄儿童失学,入学率达100%,中、小学学生升学率分别达80%和100%。中小学同类教学综合考评名列全县前茅,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完成了岿美山中小学教学楼新建和中学入口桥梁工程,教学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保障方面。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有序开展,2011年新农合参合率95%。位居全县前列。新农保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存折发放基本完成。计划生育方面。目标管理得到全面落实,2011年计划生育率达91.25%,出生率10.7‰,自然增长率5‰,避孕上环户落实率达90%,二女户及多女户结扎已完成11例,占任务数的100%,社会抚养费征收率45.6%。计划生育奖补政策全面兑现,计划生育检查工作受到上级部门一致好评。国土、规划方面。认真实施土地及城镇规划,合理安排资源开发和生产发展,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综治维稳方面。共排查和受理信访总案件30余件,接待来访群众197人次,有效解决了溪尾村民与广东境内稀土矿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时调处了溪尾村民与华劲纸业公司山林纠纷等。截至目前,全镇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全镇社会和谐稳定。[2]

定南岿美山镇辖区行政村介绍

板埠村

板埠村位于定南县岿美山镇西南部,东与左拔村及溪尾村的古坑相邻,南与溪尾村相邻,西与龙南县武当镇毗邻,我村上迳村民小组距龙南105国道仅2公里,北与三亨村相邻,国土面积人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亩, 2006年度末人口为1723,现通村道路全面硬化,有18个村民小组。现有果业面积2200亩,其中我村特色产品"定南蜜梨"曾享有盛名,现我村已成立了养猪协会和果业协会,脐橙开发面积已达10000亩以上,其中,黄竹坑脐橙开发原面积超过200多亩,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和睦相处。

板埠村山清水秀,林业资源丰富,还有丰富的稀土,特别是水资源充足,有许多地方可开发利用,板埠村党支部村委会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我村投资开发。您的到来将会是我村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丰背村

丰背村地处岿美山镇南部与广东交界处,有自然村数3个现有户籍人口218户、907人,其中农业农业人口432人,全村劳动力总数273人,其中男劳动力152人,女劳力121人。村域面积7.64平方公里,全村总土地面积424亩,其中耕地面积55亩。

丰背村土地面积多,山场大,主导产业以林业毛竹和生姜种植为主体,个人以运输竹、木为主,剩余人口以农业为主。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按照村规民约,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村民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关照,有着良好的乡邻关系,共求发展经济事业。

三亨村

三亨村地处亨有"世界钨都"美誉的"岿美山"脚下,离县城37公里,与高速公路和省级公路接通,人口2812人,村内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利林业资源,拥有"岿美山钨矿"、"三将军石"、"石林寨"等美丽景观。村内主要道路水泥硬化,交通便利,村民朴实,热情好客,真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开发这方热土垒得"双赢"和共同官程的良好成效,确定产业培训计划及具体方案。

羊陂村

羊陂村位于岿美山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良好,面积16.9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1318人,耕地面积575亩,农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主导产业是蜜梨和脐橙,现有蜜梨面积2000多亩,脐橙面积500多亩,建立了果业协会,大大提高了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

自2006年以来,该村紧紧围绕"五新一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自称,以"三清三改"为重点,在大路坪自然村示范建设,以此带动全村的新农村全村的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农民的主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

溪尾村

溪尾村位于岿美山镇西南部,东与丰背村相邻,南与广东省和平县交界,西与龙南县武当镇毗邻,北与板埠村接壤,国土面积3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7.28亩,林地面积超过6万亩,果业面积近1000亩,2006年度末1396人口,现有两条公路通入村内,有18个村民小组,分为溪尾、古坑两个主要居民区,境内林业资源丰富,是全县林业资源第一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连杨立君先生,投资400万元,成立了"定南富洋森林发展有限公司",村民自觉成立了村林木协会,脐橙开发面积近500亩,其中,黄泥坑脐橙开发区连片面积超过260亩,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和睦相处。

溪尾村境内山水秀丽,还有丰富的稀土、铅锌矿资源,可供开发,欢迎社会各界人土来我村投资兴业。村党支部、村委会竭诚为您服务,您的到来将会是我村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寨头村

寨头村地处定南与龙南南坑村交界,毗邻105国道,现有农户400多户,森林资源丰富,有可供用于开发2万多亩,交通完善,通村公路于2007年底竣工,通组公路已全面完工。农田基础设施良好,现有小型水库一个,能储水5万立方米,可供生态养殖。村庄已全面规划,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生机勃勃,发展势头迅猛,现已形成蜜梨、脐橙产业300多亩,产量达4万吨。组织成立林场,已改造森林3000多亩,引进外商兴办一家牙签竹器厂,产业初具规模。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投资洽谈。

左拔村

左拔村地处岿美山镇南部与广东上陵岑江交界,南于丰背村相邻,西于板埠村相邻,北于三亨村相邻,有2个自然村,现有户籍人口308户、1100人,全村有劳动力570人,其中男劳动力350人,女劳力220人。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全村总土地面积420亩。

左拔村土地面积多,有山场8000多亩,主要生产竹木用材林,村民主要种植脐橙和"王老吉"药材为主体,剩余劳力以种植农业为主;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陶瓷、铁矿砂、石灰石、稀土和煤等。还有丰富的水资源。

两委班子成员都遵照党章,模范带头团结一致,为民办实事,村民遵纪守法,破除封建迷信,相信科学,相互学习,相互关爱,有一个良好和谐的村容村貌。以共同发展村级经济出谋献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