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崔永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崔永东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崔永东,男,1963年4月出生,汉族,籍贯山东乐陵,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员,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司法学研究中心主任[1]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山东大学司法学研究中心主任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山东乐陵

出生日期----1963年4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政治面貌----民盟盟员

人物经历

1987年获硕士学位后后到清华大学工作,先后任清华大学讲师、副教授。

1995—1997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读博士,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8—200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法学研究。

2002年5月被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同时被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

2004年至2007年任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

2007年至2016年任中国政法大学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被华东政法大学引进,并任该校司法学研究院院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16年起又任该校独立建制的实体性高端智库——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22年9月被山东大学引进。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主要为司法学和司法制度等。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司法学与司法制度、理论法学研究,是司法学学科的缔造者之一。他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哲学研究》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司法学原理》《司法学论纲》《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等专著10多部,主编《司法学研究》6卷、“司法学研究丛书”11部、“中外法治战略研究丛书”4部等多套丛书。数十篇智库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等高层领导批示或被高层机关采用。

所获荣誉

2002年1月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002年4月,经清华大学人才引进与选培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被确定为学校骨干人才,列入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

200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奖”;

2005年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

2002年专著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006年专著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2010年专著获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崔永东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社会任职

曾兼任中国财税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司法研究会副会长及秘书长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民盟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司法研究会民族法制文化专委会理事

科研项目

和谐社会与刑诉价值观更新(省部级其他项目,2010-01-10-论文)

司法改革研究(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09-07-15-论文)

儒家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6-10-04-论文集)

中西法律传统与现代法制建设(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5-01-01-论文)

科技保密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研究(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06-12-01-研究报告)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省部级其他项目,2006-10-03-论文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2)儒家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

教育部规划项目:(1)汉简与汉代法制史研究;(2)新出简帛与中国古代法律史研究。

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司法部部级项目:法律人职业道德研究。

北京市规划项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代表论著

著作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程,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10-01

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6-06

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8-08

德治与法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5

《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华书局1994年;

《先秦诸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

《内圣与外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崔永东

来自 中国政法大学 的图片

《传统文化的沉思——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研究》(与另一人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道德与中西法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

《简帛文献与古代法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思想家的治国之道》(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论文

《中国律师》第5期,2010-05-05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5期,2010-12-11

《北方法学》第5期,2010-11-10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第4期,2010-12-01

《政法论丛》第3期,2010-06-01

《中国刑事法杂志》第11期,2010-11-11

《中国司法》第10期,2010-10-12

《法治研究》第9期,2010-09-10

《上海律师》第1期,2010-01-01

《法治研究》第12期,2010-12-09

《人民法院报》,2010-06-11

人民法院报,2010-06-18

《检察日报》,2010-10-29

《检察日报》,2010-08-20

《检察日报》,2002-12-09

《政法论坛》2009年第1期,2009-02-01

《北方法学》2009年第6期,2009-01-1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2009-12-01

《西方法治精神与中国法制现代化论文集》,2009-12-1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3期,2008-05-01

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论文集),2008-10-0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4月号,2008-04-01

法律文化研究,2008年12月

中西自然法哲学之比较 《哲学研究》1998年第三期

出土法律史料中的刑法思想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一期

帛书《黄帝四经》中的刑法思想 《法学研究》1998年第三期

《王杖十简》与《王杖诏书令册》法律思想研究 《法学研究》1999年第二期

《郭店楚墓竹简》在先秦法律思想史研究上的价值 《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儒家道德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一期

帛书《老子》甲乙本中的法律思想试析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崔永东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周代金文中的刑法思想研究 《政法论坛》1998年第二期

儒家刑法思想影响秦律管见 《中国法学》1997年第5期

关于朱熹法律思想的几点探讨 《孔子研究》1995年第四期

论汉代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的变革 《孔子研究》2000年第一期

从出土法律史料看古代预防犯罪思想 《中外法学》1999年第二期

帛书《黄帝四经》中的阴阳刑德思想初探 台湾《哲学与文化》第二十九卷第四期(2002年4月出版)

“中国古代无自然法”说平议 《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四期

一部颇具见地的法史学新著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一期

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 《读书》1998年第二期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几个问题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墨子哲学及其现代价值 《齐鲁学刊》1995年第一期

道德与法律 《群言》1999年第七期

“内圣外王”的境界 《中华读书报》1999年10月20日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几点启示 《法制日报》2000年8月27日

试探儒家法律思想的现实意义 《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银雀山汉简反映的刑法思想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

既要入世进取,又要出世逍遥 《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9期

帛老之犯罪学说初探 《文献》1998年第1期

梁启超对立法问题的思考 《团结报》1995年6月10日

孟德斯鸠与卢梭法律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 《史志研究》1998年第3期

沈家本的刑法思想 《团结报》1996年12月报18日

梁启超的法治说与中西法律文化 《团结报》1995年4月5日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评析 《宋明理学与华夏文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梁启超的民权说与西方近代法治论 《团结报》1995年5月6日

沈家本与中国古代法律史研究 《团结报》1996年10月底26日

Education on Law,Morality Stressed(关于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China Daily(《中国日报》)1996年11月30日

读郭店楚简《老子》与《成之闻之》札记 《简帛研究》第四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郭店楚墓竹简》与儒家预防犯罪学说 《法律史论集》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

汉代法制丛考 《中国法制史考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

郭店楚简中的犯罪预防思想初探 《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殷周时期的法律观念与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帛书《易传》与《德刑》中的犯罪预防思想,《政法论坛》2001年第2期

沈家本论法制与道德之关系评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三期

试析先秦儒家人生哲学的建构特征,《光明日报》1992年11月2日

孔学的经世风格及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台湾《中国文化月刊》第126期(1990年)

评柏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载《柏杨版资治通鉴》第68册,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2年8月

老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建构特征,《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后被《老子与华夏文明》(陕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一书收录

六十年代台湾的一场中西文化论战,《哲学研究》1989年第六期

李敖“西化论”的根本误差,《台湾研究》1989年第四期

试析儒家伦理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本问题资料》1993年第8期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5期

评柏杨的文化史观,《学术界》1989年第3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