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拉顿湖战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拉顿湖战役
图片来自雪花新闻

春季觉醒行动德语Unternehmen Frühlingserwachen,1945年3月6日—1945年3月1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最后一次大型攻势计划,这次攻势亦被称为巴拉顿湖攻势,是德军从1945年3月6日秘密发起的。德军在德苏战争匈牙利接近巴拉顿湖[1] 实施进攻,这地区包括了一些油田,这是纳粹德国最后的石油供应区。

这次行动中,一些参战部队是西方战线突出部之役中战败撤下来的部队,包括纳粹德国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

德军的计划

德军在突出部之役中惨败后,希特勒认为巴拉顿湖西南部的油田是东线上最宝贵的战略储备。他命令泽普·迪特里希上将指挥的德国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率先进入匈牙利保护当地的油田和炼油厂。

德军计划对费奥多尔·托尔布欣乌克兰第3方面军展开攻击,并由德国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担任第一轮攻势的主力。德军将由巴拉顿湖北面广阔战线展开进攻,通过苏军第27军团的防线及前进至多瑙河,之后一部份部队将转向北面组成北面矛头,北面矛头将击溃苏军第6近卫坦克军团及沿多瑙河收复布达佩斯,该城在1945年2月13日失陷;另一部份的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军团转向南面以组成南面矛头,沿莎尔必兹运河前进及与德国E集团军部队会合,E集团军经莫哈奇展开进攻,向北前进及与南下的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会师,如果成功,他们将包围苏军第26军团及第57军团。

德国第6军团将牵制苏军第26军团,同时德国第2装甲军团从巴拉顿湖南面向卡波斯瓦前进及牵制苏军第57军,匈牙利第3军团将守卫进攻北翼及布达佩斯西面地区。

苏军的准备

截至二月下旬,苏联情报工作已经辨识出在匈牙利西部集结的德国装甲集团,并随即意识到德军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攻势。苏军吸收了库尔斯克战役的经验,建立起多道梯次反坦克防御线。他们调用65%的火炮沿着巴拉顿湖地区正面长达83公里的战线布设了66个反坦克埋伏点。防御纵深达到25-30公里。为保障物资和燃油供应,苏方在多瑙河上建立了额外的临时桥梁和输油管线。

2月18日和3月3日见,步兵第233师在正面5公里的地域上挖掘了战壕27公里,火炮和迫击炮阵地130个,散兵坑113个,指挥所和观察点70个,并埋设了反坦克地雷4249个,反步兵地雷5058个。虽然防线上并没有坦克,但是平均每公里上就有17门反坦克炮形成23个伏击圈。

德军的进攻

根据计划进攻行动在1945年3月6日开始,由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首先发起进攻,前锋部队包括精锐单位如纳粹德国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的私人侍卫武力:武装亲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虽然满布泥泞,德军的进攻仍然有效并令苏军大感意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能获得如此进展实在令人钦佩。

不过当苏军发现精锐的纳粹德国武装亲卫队单位参与进攻后,苏军开始十分认真的组织防御,以阻止德军的进攻。

但是到了3月14日,惊蛰行动已经变得难以成功,当时约瑟夫·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说进攻已经失败,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的进攻目标难以达到,第2装甲军团在巴拉顿湖南面的进攻也没有成功,在侧翼面对由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军的E集团军,亦没有到达莫哈奇。

苏军反攻及之后的行动

3月16日苏军发起全面反攻,24小时内德军就被逐回到惊蛰行动发起前的战线。

3月22日由于伤亡惨重及剩下的装甲车辆数量不多,剩下的德军开始从匈牙利撤退,而苏军则继续反攻。

3月30日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越过匈牙利边境进入奥地利

4月4日在维也纳地区的泽普·迪特里希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已在城市内修筑了防御工事,以对抗苏军对维也纳的进攻,已经包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包括苏军第4亲卫坦克军、第6亲卫坦克军、第9亲卫军及第46军。

4月15日残馀的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正在维也纳以北,它正在面对苏军第9亲卫军及第46军,当时维也纳战役已经结束,该城在4月13日落入苏军手中。

同时残馀的第6军团在格拉茨以北,它正在面对苏军第26军及第27军。

残馀的第2装甲军团在格拉茨以南的马里博尔,它正在面对苏军第57军及保加利亚第1军团,从4月25日至5月4日第2装甲军团在瑙吉考尼察附近遭到这2支敌军的杀戮。

从4月16日至4月25日匈牙利第3军团从布达佩斯向西被击退大约40公哩,攻击它的苏军第46军从布拉提斯拉瓦开向维也纳。

一些匈牙利战斗单位在布达佩斯陷落时仍然存在,在惊蛰行动后苏军反攻时跟随德军撤退,其中阿尔帕德步兵师仍然被配属在第2装甲军团直到4月30日。

总结

几乎不可避免地,惊蛰行动对纳粹德军来说是完全失败,虽然行动在初期有一些胜利,该行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突显出阿道夫·希特勒缺乏军事判断能力的一个典型例子,其主要缺点是野心太大,德军不但要夺回布达佩斯,更要防守巴拉顿湖南面的瑙吉考尼察油田,加上希特勒希望德军的攻势能将乌克兰第3方面军赶回到多瑙河及澈底摧毁苏联罗狄翁·马林诺夫茨基元帅继续在匈牙利发动进攻的能力。

阿道夫·希特勒的高级军事指挥官认为参加惊蛰行动的精锐部队及大量装备和物资应可以更好地被利用,他们强烈要求希特勒将它们用于保卫德国本土,但是希特勒坚持在没有空中支援或没有足够燃料情况下追求他澈底消灭苏联南方/乌克兰方向的整个力量,为了支援这次进攻,大量运送兵员及坦克的火车从莱茵河开往匈牙利

从战略上来说,惊蛰行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没有什么影响;从战术上,该行动显示德军的战斗素质不复存在,苏军发起全面反攻的24小时内,德军就被逐回到惊蛰行动发起前的战线。

参战部队

轴心军:

德军全部7个武装亲卫队师中有6个投入该行动,还有4个装甲师,占所有德国可以作战的装甲师数量25%

苏军:

  • 乌克兰第3方面军部队
    • 第4亲卫坦克军团
    • 第6亲卫坦克军团
    • 第9亲卫军团
    • 第26军团
    • 第27军团
    • 第46军团
    • 第57军团
    • 方面军预备队
    • 保加利亚第1军团

臂章命令

这次溃败带来之后声名狼藉的臂章命令,这个命令是希特勒发给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司令,著名的泽普·迪特里希。命令表示武装亲卫队第6装甲军团及武装亲卫队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已经令他非常失望。希特勒说:“部队在需要的情况下没有尽力战斗”。参战单位被命令除下他们的佩戴的阿道夫·希特勒臂章armband),据泽普·迪特里希自己的说法,他拒绝服从希特勒的命令。

参考文献

  1. 巴拉顿湖,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