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比松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比松派(法语:École de Barbizon)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1]。因该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的枫丹白露森林(Fontainebleau Forest)附近的巴比松村,故1840年后这些画家被合称为“巴比松派”。

巴比松派的主要画家是强调科学风景画法的泰奥多尔·卢梭、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让-弗朗索瓦·米勒和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其中卢梭米勒一生都在巴比松村终老。其他比较后期的有朱尔·迪普雷、康斯坦·特鲁瓦永、夏尔-埃米尔·雅克、纳尔西斯-维尔日勒·迪亚等重要成员。

巴比松派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转向写实与现代主义的一个起点。过去法国艺术界对风景画的评价都很低,认为画风景画的画家是比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派的作品使世人被乡村中的优雅感动,同时也因当时巴黎和欧洲都饱受战乱,人心思慕隐居生活,所以巴比松派成功地为风景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印象派自1860年起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巴比松

巴比松,巴黎南郊50公里一村落,骄与傲的是这里诞生的巴比松画派,这个艺术小镇也因此闻名于世。巴比松画派活跃于19世纪30~40年代,代表人有柯罗、卢梭以及米勒。

一百年前,画家塞温这样描述巴比松:“它就在枫丹白露森林里。这实在是块好地儿,当我们在高高的橡树下面,抽着烟斗,使用大量的矿物颜色画画时,你将看到它是怎样的美丽!”

巴比松,紧挨着枫丹白露森林,1850年前后,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村,没有教堂、邮局、学校,但它仅有的两家客店却住满来这里写生的画家,这里迷人的风景和纯朴的民风吸引了他们。

巴比松七星

巴比松七星是与巴比松派最常联系在一起的名词,意指(不仅七位)重要的画家:米勒、柯洛[2]、卢梭、雅克、迪亚、特鲁瓦永、迪普雷、多比尼。此名词是否是由西方艺术界为了宣传巴比松派而发展出来的,目前尚无资料证实,然而2004年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与台湾高雄市立美术馆的艺术展览中,都使用了这个名词。

另有一说是巴比松画派的画家繁多,故将画得较为杰出的几人合在一起称巴比松七星

视频

巴比松派 相关视频

2017巴比松画派作品展及2018毕加索作品预展
巴比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