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特勒·兰普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特勒·兰普森

图片来自bwlampson个人网页

出生     1943年12月23日

母校    哈佛大学加州柏克莱大学

获奖    图灵奖 (1992)

现职    麻省理工学院讲座教授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巴特勒·莱特·兰普森英语:Butler Wright Lampson,1943年12月23日),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电脑科学家,为1992年图灵奖得主。曾提出个人电脑的设计概念、存取控制矩阵

生平

中学毕业于罗伦斯威尔中学(Lawrenceville School),1964年于哈佛大学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7年,取得加州柏克莱大学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

在1960年代中,巴特勒·兰普森成为加州柏克莱大学Project Genie的一份子。1965年,Project Genie中的几名成员,以巴特勒·兰普森及彼得·多伊奇等人为主,在SDS 940电脑上,开始发展一个多工作业系统,柏克莱分时系统(Berkeley Timesharing System)。

1970年,成为全录帕罗奥多研究中心最早一批员工之一,他属于其中的电脑科学实验室(Computer Science Laboratory)。1972年,在一份备忘录中,首次提出个人电脑设计概念[1]。1973年,帕罗奥多研究中心发表了Xerox Alto,配备三键滑鼠及全尺寸显示器,被认为是最早的个人电脑原型。

在全录时,他还参与雷射印表机的设计,开发了二阶段提交协议,第一个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文字编辑器Bravo;第一个高速区域网路Ethernet等。他也参与了数个程式语言的设计,如Euclid。

在1980年代中,巴特勒离开全录,进入迪吉多公司的系统研究中心DEC Systems Research Center(SRC)。后来,他加入微软研究院,成为其中的院士。此外,他也是麻省理工学院讲座教授

1992年获得图灵奖。1994年,成为计算机协会(ACM)院士。

格言

计算机科学中,有句著名格言,常被认为是由巴特勒·兰普森提出。但是巴特勒本人则认为这格言最早出自于David Wheeler。这句格言为:

在计算机科学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加上另一层间接参照来解决。(Any problem in computer science can be solved with another level of indirection)


视频

Butler Lampson, "Personal Distributed Computing—The Alto and Ethernet Software"

注释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