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希伯·柯蒂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希伯·柯蒂斯(天文学家)原图链接来自 个人简历网 的图片

希伯·柯蒂斯(Heber Doust Curtis,1872年6月27日-1942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马斯基根,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天文学家

柯蒂斯发现,在M31的附近观测到大量的新星,显示它们与M31有物理上的联系,并且这些新星的亮度比其他新星暗很多,曾参与“沙普利-柯蒂斯之争”的辩论。

科学家(Scientist):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人士[1]。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美籍科学家爱因斯坦,黑洞[2]之王霍金等。

观点

根据范·马南(Adriaan van Maanen,1884—1946)的观测结果,柯蒂斯认为观测到的旋涡星云是远在银河系以外,与银河系相似的恒星系统,这一点与美国天文学家哈罗·沙普利坚持的银河系是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的观点不同。1920年4月2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举办了一场著名的辩论,史称“沙普利-柯蒂斯之争”。双方分别就各自的观点进行了时间为半个小时的报告。由于柯蒂斯具有良好的口才,多数人认为他在这场争论中略微占了上风。后来的观测表明柯蒂斯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

发现

柯蒂斯发现,在M31的附近观测到大量的新星,显示它们与M31有物理上的联系,并且这些新星的亮度比其他新星暗很多。柯蒂斯由此计算出M31的距离约为100k秒差距,并从角大小估算出M31的尺度约为3k秒差距,与当时认为银河系的大小相近。后来的研究表明,柯蒂斯错误地将新星与M31中的超新星相混淆,使得M31的距离被低估了5倍。

视频

希伯·柯蒂斯 相关视频

【走近天文学】2.改变我们宇宙观的“哥白尼革命”
这是天文学中最漂亮的天文奇观,没错!就是日全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