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希坡律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希坡律陀是西方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交替时代的人物,是罗马教会中第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当时最伟大学者和神学家之一。

圣经古译本就是在基督时代前几个世纪的旧约译本[1]。希伯来文古抄本十分稀少,古译文能帮助我们认识古代的希伯来文经文,它们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犹太教及基督教的信仰之所以流传广泛,译本是功不可抹的[2]

人物简介

罗马的希坡律陀著述共约有四十余部之多,包括辩论文,说教文,编年史,和圣经注释,而尤以末项为最丰富。他的神学大体上与其师爱任纽相同,但比不上爱氏的明辨,深奥,温和。他痛斥哲学为著述之源,几同特土良一般激烈,可是他自己也运用哲学来成立他的观点。虽然他同特土良一样,主张严格履行教规和克欲主义,但他反对狂热的孟他努主义,尤其是在禁食一方面。

人物生平

希坡律陀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前,乃是教会历史上传奇式的人物。优西比乌最先提到他,说他是主教,却不能指明他是什么地方的主教。

1551年在罗马他的坟地或其附近,发现了他的大理石像。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要到希腊学者米若斯(Minöides Mynos),由法国政府资助,在希腊的亚妥斯山(Mount Athos)发现驳诸般异端(The Refutation of All Heresies,or Philosophumena)一文,才逐渐明朗化。那是1842年的事。到了1851年,米勒(E. Miller)把它当作俄利根的著作编订,在牛津出版。后来学者本生(Bunsen),该色勒(Gieseler),雅各比(Jacobi),多另额尔(Döllinger),顿克(Duncker)和施内得温(Schneidewin)等人,把它详细考据,发现若干足以判定它是希坡律陀的著述之证据,例如此作中第十部提到作者曾写了论万有,而此一书名也刻在他的石像上。学者将此作与别的史料参照,又得以发现希坡律陀的生平大略。

希坡律陀是西方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交替时代的人物,是罗马教会中第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当时最伟大学者和神学家之一。历代罗马教会尊他为圣徒和殉道者,却没有想到十九世纪的发现证明他是与罗马主教对立的主教。

他的出生年代和地点都无从确定,大概是在160年生于东方,但也有说他是罗马人的。他幼年受了高深希腊教育,也在罗马或里昂曾从学于爱任纽。他在罗马主教哲斐理努(Zephyrinus 202~217)之下作了长老,因有学问和口才而大受尊敬。优西比乌说,俄利根在哲斐理努为主教时到了罗马。耶柔米说,俄利根曾经听过希坡律陀证道。

希氏热心保守纯正信仰,注重遗传,维护教规。他有一位长老同僚,名叫加里斯都(Callistus or Calixtus),善于投机,喜好奉承,很得主教宠幸。其时有一种叫形相主义(Modalism)的异端,说三位一体神之三位仅有形式上之区别。此种主义说,父就是子,子就是父,因此父受了苦,所以又称为圣父受苦说(Patripassianism)。此种异端原是在二世纪末叶,由小亚细亚示每拿人挪威都(Nöetus)创立的,而在第三世纪之初传到了罗马。在希坡律陀时,此异端派的领导人名叫撒伯流(Sabellius),所以后来又称之为撒伯流派。撒伯流到了罗马,得主教哲斐理努和长老加里斯都热心接待。希坡律陀本想感化撒氏,使他弃假归真。无奈加氏颇倾向于撒氏,阻挠希氏工作,以致撒氏虽曾有被感化之象,至终固持成见,所以希氏对加氏愤怒非常。加氏变本加厉,呼希氏为二重神论者(ditheist)。希氏目加氏为异端分子,且退出罗马教会,另立教会,由同情主教封立为罗马附近坡徒斯(Portus)的主教。

哲斐理努死后,由加里斯都当选继任为主教(217~222年),将撒伯流和希坡律陀均逐出教会。他反对希氏将道与神分开,也反对撒氏将父与子混为一谈。他主张神的三位住在彼此里面,但他的言论前后并不一致。兼之他又改变教会原来法规,以致纪律松懈,这也是引起希坡律陀反对的一个原因。

加里斯都死后,相继作罗马主教的,为乌耳班(Urbanus,222~230年),和朋田努(Pontianus,230~235年)。在这一段时期中,两个对立教会仍未言归于好。时至235年,马克西米努(Maximinus)作了皇帝,逼迫教会领袖,将希坡律陀和朋田努都予以逮捕,放逐到撒丁(Sardinia),二人不堪矿坑之苦,以致丧命。可是两对立教会,乃因此重归和好,且尊称两位主教为圣徒和殉道士。

作品著述

希坡律陀是罗马教会第三世纪最博学的神学家,著述共约有四十余部之多。他的著述包括辩论文,说教文,编年史,和圣经注释,而尤以末项为最丰富。如今他的著述虽有不少断片保存下来,但大都已经失传。因为他是用希腊文著述,而罗马教会自从第三世纪中叶起,渐以拉丁文代替希腊文,加之他在著述对当时罗马两位主教攻击甚烈。所以他的著述在西方就逐渐被人遗忘了。但在东方他的著述很受重视,并且全部或部分被译成叙利亚文,亚美尼亚文,科普特文,乔治亚文,亚拉伯文,和旧斯拉夫文。

希坡律陀著述中所表现的优点不在创作之才,而在博学和编篡之能。他的文体精壮,但不免浮夸之嫌。

他的神学大体上与其师爱任纽相同,但比不上爱氏的明辨,深奥,温和。他痛斥哲学为著述之源,几同特土良一般激烈,可是他自己也运用哲学来成立他的观点。

他把新约和旧约同样看为圣经,是受了神的灵感动写成的。新约以四福音书为首。他多次用了希伯来书,但不把它看为保罗写的。他也用了彼得后书,或者也用了雅各书。他劝他的读者相信圣经,但认为圣经中的真理,向魔鬼和不信的人是隐藏的;惟有恩典才使人明白圣经。

关于三位一体,希氏主张位格说,把道与圣父分为两位,不仅反对挪威都和撒伯流的观点也反对加里斯都的观点。但他否认敌人对他所加二重神论者的污控。他认为道虽然总是完全的道,却要到他具肉体在世上显现为神子和人子时,才是完全的子。至于他对道和圣灵,却没有清楚加以区别。

对于救赎观,他固然特别看重基督之死,但也着重那由自然和历史,特别由律法和先知得来对神的认识。人如今得到帮助,可以借着自由意志归向神,并且可以借着善行进入天堂。

论到教会和圣礼,他的观点甚为严谨。他看教会是那些生活在义里面之人的圣会,是神属灵的家,建立在那使相信的人成圣的基督身上。圣洗将生命的水赐给心灵干渴的人,使罪得赦,并披戴圣灵。圣餐将基督的身体和血赐给人,作为承受不朽的凭证。但只有遵守诫命的人,才是属教会的。其他有名无实的教友,并没有受圣灵,应被逐出教会。他们若只是在外表上属教会,就更有罪了;因为他们损害教会,并不亚于异端派。

虽然他同特土良一样,主张严格履行教规和克欲主义,但他反对狂热的孟他努主义,尤其是在禁食一方面。

在末世论上,他相信千禧年说,但他一方面反对孟他努派末日迫近的说法,也反对当时罗马长老该犹(Caius)反千禧年说的立场。再者,他提醒人说,人在临终时,基督就临到他个人了。

我们从他的著述中,不仅知道大公教会教义和教规的发展,也明了罗马教会在三世纪初叶的情形,以及该教会及其主教在信仰和教规上所犯的错误。

希坡律陀的主要著述,当然要算驳诸般异端。这一著述在爱任纽的反异端之外,是尼西亚前期教会最含有教训和最重要的辩论文。他的代表作还有驳挪威都异端(Against The Heresy of one Noetus)、使徒遗传(Apostolic Tradition)。

驳挪威都异端

驳挪威都异端,是希坡律陀辩论文的代表作之一。此文起头便说:“另有些人,秘密引进别的学说。他们乃是不久以前活着的士每拿人挪威都的门徒。”因此我们可以推知,它是有上文的。学者如教会历史家沙夫(Philip Schaff)说,它大概是他所著反三十二种异端(Against Thirty-two Heresies)的结束部分。查驳诸般异端中,也提出三十二种异端;但反三十二种异端,并非是其中一部分,而大概是他早年所著的另外一种作品。

希坡律陀此作,甚至在古时也是学者认识挪威都异端的根本资料;因为后来提阿多热托和伊皮法纽对此派的认识,都是从希氏而来。希氏看撒伯流的教训,就是挪威都的教训。

这一派教训人说,独一至高之神,在称为父来说,原是无形的,无情的,不生不灭的;但在另一方面,他在子的地位,因自愿,并因自我限制,而成了人,由童女所生,受苦,受死,因此他称为子,只是一时的,并且只是就他在地上的经验来说。子或基督,乃是父包藏在肉体里面;所以该派说,父自己成了人,受了苦。

希坡律陀在驳诸般异端起头揭穿挪威都创异端,系根据于纥拉克利都(Heraclitus)的哲学,却幻想自己是以基督为根据。

此文虽短,除供给我们对此异端的知识以外,第十四章说明了一神三位的信仰。而第十八章的宏壮,使希氏配列为尼西亚前期最有口才的教父之一。

使徒遗传

希坡律陀反对当时罗马主教加里斯都,只求扩充罗马教会势力,以致改变教会法规,废驰纪律,甚至将犯重婚和三重婚罪的人按立为教士,且认为主教虽犯了大罪也不得罢黜,又任意赦免那些犯了罪而未遵教规补罪的人。希氏为求保守使徒遗传,以对抗加氏的新法,乃著有使徒遗传。

使徒遗传的著作年代,大概是在217年;因为希氏在信仰和教规上的仇敌加里斯都,是在那年作了罗马主教,为所欲为,改变教会原来的法规。

使徒遗传的内容,大都包含教会组织和崇拜法规,但点缀以解释说明。希坡律陀在其中所记述的,乃是他幼年时亲眼看见罗马教会所遵守的。他深信它们真是由使徒传下来的,因此是不可更改的。若将这些教规对照其他早期作家如特土良著述中所记载的,就可推知它们是使徒的遗传。我们从这一篇不仅可以知道三世纪初叶罗马教会原来所遵守的制度和实施,也可以知道早期大公教会的制度和实施的一般情形。但这种结论,自然并不也适用于希氏所加的解释说明。

希坡律陀作使徒遗传,是为着众教会。但罗马教会以后的教规,多受加里斯都影响,而忽视希氏的保守主义。在东方,尤其在埃及和叙利亚的教会,希氏的权威甚大。他对东方教会的教规和崇拜仪式的长久形态,比任何教父都更有影响。

使徒遗传的希腊原文,除存有断片以外,概已失传。拉丁译本,一般说来,是可靠的,但不全备。其他另一主要译本,即南埃及或称沙希地(Sahidic)译本,也不全备。亚拉伯译本,也并不比沙希地译本好。只有埃提阿伯(Ethiopic)译本是完本,但不甚可靠。然而材料既丰富,又各不相依,所以学者细心考据后,得以求出希氏原作中的原意,甚至大部分的句法;而只有按立执事的祷文,有不易胜过的困难存在。

视频

希坡律陀 相关视频

《教父》经典语录
教父语录,男人圣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