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希特勒的末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暴君之死的最可信和最权威记述

详细记录: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凄惨败亡的?

H•R•特雷弗-罗珀,二战前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青年历史讲师。二战期间,罗珀在英国的秘密情报部门服役,专门负责侦听、截取纳粹反间谍机关发出的无线电密报。

二战后,罗珀受到英国情报部门的委托,赶赴柏林调查希特勒死亡的真相。因为当时谣言四起,说希特勒还活着,并且已经逃往西方,这无疑给西方盟国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尽快查明真相,罗珀化名奥顿,以英军少校的身份出现在柏林。

在1945年的9、10月间,罗珀走访、讯问了不少当事人,主要包括那些在帝国末日来临之际,和希特勒一起在地堡中生活过的人们,诸如政治家、军人、秘书以及勤杂人员各色人等。他们之中不乏关键证人,像帝国青年团首领阿图尔•阿克斯曼,以及希特勒的司机肯普卡。阿克斯曼在希特勒死后曾进入自杀现场,他和肯普卡均参与了焚烧希特勒尸体的行动。

1945年11月1日,罗珀在柏林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公布了他的调查结果。1947年3月,罗珀出版了《希特勒的末日》一书,详细记录了希特勒生命中的最后10天及其自杀身亡的历史。在书中,罗珀为广大读者勾勒了一幅希特勒末日的完整图景。其中,有两条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一条是政治、军事形势的快速变化,另一条是希特勒本人对此做出的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反应,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快速、起伏地向前跃进着、发展着,指向的终点就是第三帝国的覆灭和希特勒的自杀身亡。


1.撰写《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夏伊勒曾说过,所有撰写希特勒最后生涯的著作,都绕不开这本书。本书不仅资料翔实谨严,对第三帝国各色人物的评价,也俱是真知灼见。

2.罗珀的叙事、结论是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无疑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和权威性,加之希特勒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巨大轰动效应,再者作者著书立说时,布局安排合理,情节推进流畅,文字表达清楚,因此,该书一经面世,就大受欢迎,成为当时的畅销书。

作者简介

H.R.特雷弗-罗珀(H.R.Trevor-Roper)

牛津大学历史学钦定讲座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堪称研究希特勒的权威。

二战前,罗珀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青年历史讲师;二战中,服役于英国秘密情报部门,专门负责侦听、截取纳粹反间谍机关发出的无线电密报;二战后,受英国情报部门委托,赴柏林调查希特勒死亡的真相。

1945年9、10月间,罗珀走访、询问了不少当事人,诸如那些和希特勒一起生活在地堡中,见证了希特勒末日的人们——政治家、军人、秘书,以及勤杂人员等各色人等。

1947年3月,《希特勒的末日》一书出版,详细记录了希特勒生命中最后10天及其自杀身亡的历史,因其史料详实、布局合理、文笔生动,甫一出版,即轰动全球。《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曾说,所有撰写希特勒最后生涯的著作,都绕不开罗珀的这本书。

书评

时至今日,对二战反省最深刻的是德国人,从《浪潮》到《冒牌上尉》,他们一直在警示自己,警醒世人。我们也应铭记历史,不断反思,是什么让希特勒的疯狂燃遍欧洲大地,带来无尽灾难?H.R.特雷弗-罗珀在这本《希特勒的末日》里,通过第一时间的调查来还原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从最后时刻的疯狂来一窥注定覆灭的独裁统治。


本书作者罗珀原本是接受委托调查希特勒的行踪,完成任务之后在1949年11月1日做了报告,而后又在委托人的建议之下创作了本书,于1947年3月首次出版。至今已是第七版,时至今日依旧在警惕我们当心恶魔的诞生。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不断有新的人证物证出现,但这部于第一时间搜集情报还原希特勒人生的最后十天的书籍在内容真实度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新的证言与资料多数不过是在进一步证实罗珀的初始调查结果。

这一版里收录了1956年出版的第三版引言,罗珀在第三版前言里为我们讲述了他在1945年的调查过程,以及之后的一些证人证词浮出水面之后的影响。现在的我们很容易就能知道希特勒的人生结局,但在当时,这一消息被先一步占领德国总理府的SL所控制,很多见证了希特勒最后时刻的人都被SL逮捕了。但罗珀依然能从有限的情报中整理还原出希特勒的末日,做出准确的推断,实在让人佩服。

罗珀在书中先是介绍了希特勒和他的王庭,而后写到了身陷败局的希特勒和他的王庭,继而详细写了在希特勒身上最后十日发生的事情。说到王庭,那不是封建君主专制吗?其实这就是罗珀所看到的希特勒和他的统治阶级的真实面目,希特勒是当时德国高高在上的暴君,身边那些亲信则是暴君身边的大臣。希特勒让德国强大了,但也让以其为首的阶级统治根深蒂固,也就有了《冒牌上尉》里不过一身制服而已,却转变成了让人疯狂的权力。

看到德国在战争初期的摧枯拉朽之时,我们容易错以为当时领导德国的希特勒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罗珀在书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不过是凭借着某种让人着魔的人格魅力而吸引着广大德国人民群众让他坐上元首的位置。更为意外的是,作为指挥德军主力——陆军——的陆军总参谋部其实与希特勒存在分歧。

前期的战事顺利不过是陆军总参谋部刚好和希特勒的前期目标一致而已,只是陆军总参谋部一开始未料到希特勒的疯狂梦想。希特勒并不是希望成为亚历山大、凯撒这样的伟大征服者,而是梦想成为给世界带来破坏的死神。之后便是战事焦灼、节节败退,为之后陆军总参谋部的叛变埋下了伏笔。

虽然希特勒并不是梦想成为亚历山大,然而他的末日故事与亚历山大死后的故事如出一辙。亚历山大尚且是身死之后,诸将才开展权力斗争,裂土为王。在罗珀的笔下,我们看到当希特勒即将迎来末日之时,人心就已经涣散了。虽然那些马屁精依旧有不少人忠心与希特勒,然而也仅仅是忠于希特勒,一旦希特勒不在了,也就只剩利益了。何况是,希特勒还没自杀的时候,争权夺利就已开始上演。罗珀描写这些人的心理时,写到不少人都在梦想着继承希特勒至高无上的权力,却没有意识到一旦希特勒覆灭,这份权力也所剩无几了,就这一点,就让我们看到希特勒的王庭大臣们的贪婪无知。

罗珀在书中将希特勒的诸多异于常人的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在1941年的时候他就断言英国和SL已经被打败了,只是拒绝躺下而已,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更不要说在大势已去的时候,在很多人都在密谋投降的时候,希特勒却绝不认输,绝不说失败,因而连覆灭之后的计划都没有制定。在个人健康方面,希特勒不相信科学技术,反而信赖那种近似于神棍的医生,这也加速了他个人和帝国走向消亡。

暴君的统治换不来忠诚,只能看到当面的唯唯诺诺,只能容下虚与委蛇的马屁精,反倒是树倒猢狲散让作者接触到了更多最后时刻的目击者,为我们还原了恶魔的末日。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