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帕米尔高原

增加 60 位元組, 4 年前
人文历史
帕米尔,古称不周山。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离骚》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同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这个不周山即今日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帕米尔高原早在中国[[汉朝]]就以“葱岭”相称,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
[[ 西汉 ]] 时期,汉朝国力强盛,中原开始大规模对外通商,商人沿丝绸之路往来 [[ 地中海 ]] 各国,必须穿越帕米尔高原。
唐代,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名字“帕米尔”。
唐代 [[ 玄奘 ]] 在《大唐西域记》里对帕米尔高原也有所记载。称为“波谜罗川”,记载如下:“国境东北,逾山越谷,经危履险,行七百余里,至波谜罗川。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狭隘之处不逾十里。据两雪山间,故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碱卤,多砾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绝无人止。
波谜罗川中有大龙池,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十余里,据大葱岭内,当赡部洲中,其地最高也。水乃澄清皎镜,莫测其深,色带青黑,味甚甘美。潜居则鲛、螭、鱼、龙、鼋、鼍、龟、鳖,浮游乃[[鸳鸯]]、[[鸿雁]]、[[驾鹅]]、鹔、鸨。诸鸟大卵,遗荒野,或草泽间,或沙渚上。池西派一大流,西至[[达摩悉铁帝国]]东界,与缚刍河合而西流,故此已右,水皆西流。池东派一大流,东北至佉沙国西界,与徙多河合而东流,故此已左,水皆东流。”
元代[[马可波罗]]曾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对帕米尔高原记载如下:“……离开这个小王国,向东北方骑行三天,沿途都位于山中,登上去海拔很高,
以至于人们认为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登上峰巅,会看见一个高原,其中有一条河。这里风景秀美,是世界上最难得的牧场,消瘦的马匹在此放牧十日就会变得肥壮。其中还有种类繁多的 [[ 水鸟 ]] 和野生[[绵羊]]。这种羊体形硕大,角上长有六掌,牧人把这种羊角割下来当做食盘,用来盛放食物;还有用它来做羊群晚上休息时的篱笆的,以保护羊群。这个高原叫帕米尔(Pamir),在上面骑行,整整十二天都看不见草木人烟,放眼处尽是荒原,因此行人必须携带其所需的足够的食物。
此地海拔很高,而且气温很低,行人看不见任何飞鸟。寒冷异常,点不起火来。行人感觉到的热力也不如其他地方感觉到的,烧烤或煮制食物也不容易熟。 ”
到了清代,帕米尔之名已完全取代了历代使用的其它名称,并按照自然地理状况,将帕米尔分为“八帕”。由北向南依次为:[[和什库珠克帕米尔]]、 [[ 萨雷兹帕米尔 ]] [[ 郎库里帕米尔 ]] [[ 阿尔楚尔帕米尔 ]] [[ 大帕米尔 ]] [[ 小帕米尔 ]] [[ 塔克敦巴什帕米尔 ]] [[ 瓦罕帕米尔 ]]
在清朝全盛时期,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所管辖,1890年间,由于 [[ 俄国 ]] 亟欲指染中国 [[ 新疆 ]] [[ 英国 ]] 对西藏有野心,因此两国签定英俄协定,由英国取得瓦罕帕米尔,俄国取得北部。1883年沙俄抢占新疆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1892年又出兵强行占领 [[ 萨雷阔勒岭 ]] 西部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帕米尔高原始终无法有效统治。但中华民国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在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正式划定中阿边界,承认放弃瓦罕帕米尔。
109,1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