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平溪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平溪镇位于寿宁县南边陲,2013年12月5日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正式更名福建省寿宁县平溪镇南与周宁县纯池镇相邻,西邻政和县澄源乡,平溪乡地缘辽阔,土地面积12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截止2014年,全镇人口总约3.2万人。镇驻地海拔560米,平溪镇是寿宁连结闽北主干线的重要交通枢纽,是邻近乡镇的边贸中心。[1]

历史沿革

平溪是寿宁境内最早有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寿宁建县前,属政和县政和乡南里10都和东里14都。

1960年设平溪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2.3万

气候环境

平溪镇年平均气温16.5℃,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植物生长茂盛。蔬菜、菇、中药材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自然资源

水矿资源丰富,理论水能蕴存量49000千瓦,矿产主要有叶蜡石和石英石,叶蜡石矿储量为94万吨,石英石储量100万吨以上。

区划

平溪镇面积186平方公里,境内聚居李、周、黄、刘、蔡、王、吴、张、范、卓等33姓,有寿宁、平溪、屏南、周宁、汀州等5种方言。平溪乡辖平溪村、环溪村、屏峰村、岭根村、岭兜村、长溪村、东溪村、东山头村、湖潭村、木场村、燕窠村、东木洋村、溪底村、南溪村、柯洋村、亭下村、岭后村、龙头坑村等18个建制村,76个自然村,2.9万多人。所辖建制村均为革命老区村,其中龙头坑村为革命老区基点村。

基础设施

乡政府所在地平溪村,一水中流,两村(平溪、环溪)相望,建有寿宁县第五中学、平溪中心小学、平溪中心幼儿园和平溪卫生院。南溪村的石门隘是明清时期寿宁通往建宁府的必经之路。明知县冯梦龙曾赋诗:"削壁遮天半,扪萝未得门,凿开山混沌,别有古乾坤。锁岭居当要,临溪势觉尊,笋舆肩侧过,犹恐碍云根。"

资源状况

平溪乡水力、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开发的有岭兜、溪底、东溪、亭下等电站和湖潭叶腊石、屏峰红石等矿山。锥栗、白术种植有较大规模。寿宁至政和二级公路己经动工建设。此外,境内还有平溪公馆、南溪公馆、平水大王庙、林公大王庙、葫芦门、奶娘宫、上方寺、仙崖寺、社仓和全县最长的平溪碇步等古迹多处。莲花坂、天堂湖,环境开阔、优雅,有待开发。

人才状况

平溪乡人才济济。平溪村历代以来走出大山的有宋朝北直广平府同知周海、江西滁州通判周之冕;元朝处州青田县丞周禄、元至正三年举人周学文、处州缙云县典史周山;明朝直隶颍上县知县李材、浙江永嘉主簿周良、广东河源县巡检周海、浙江瑞安县训导周世明、广东吴川县训导周于德、浙江江山县训导周文鸾;清朝同治年间诰封朝议大夫周大模、咸丰九年武举周则波、同治元年武举周步高;环溪村周绍濂系清末廪生,祖父庠生、父增生、子贡生,省提督赐"四世书香"匾以资嘉勉。民国时期,周庄毅曾任国民政府第49师第146旅旅部参谋长。清末廪生周郁文,民国七年任福建省政府议员。民国福清县县长周汾。清太学生周树恩,撰《霍乱辩要》一书,研制经验灵通万应丹,民国八年建瓯县霍乱流行,治愈患者无数。清朝,南溪村书法家李延森、李魁光、李芝光闻名邑内。民国年间,源佳墩村李光华、李慰蕃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警官系和法律系。

改革开放以后,又一批人才脱颖而出。张江平,1985年高考全县文科第一名;黄翔,1999年高考全县文科第一;周琨,2000年高考全县理科第一;温金辉,2004年高考全县理科第一名;魏旸,2008年高考全县理科第一名。1984年,李典伟创建的"全国第一家农民车站",让南溪村名扬全国。企业家张显林,致富不忘回报家乡,仅为县教育基金就认捐500万元。[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