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遙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0月8日 (二) 19:38 由 LBT0930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平遙古城
國籍 中國
知名於 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


平遙古城 - 歷史文化古城 免費編輯 修改義項名 所屬類別 : 文化遺產

平遥古城 即 晋中市平遥古城景区。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漢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2015年7月13日,平遙古城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外文名稱 The AncientCity of Ping Yao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

開放時間 全天候

景點級別 AAAAA級


門票價格 平遙古城景點聯票:150.00元

著名景點 明清一條街、平遙縣衙博物館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建議遊玩時長 1-2天

遺產種類 世界文化遺產

目錄 1景區簡介 2地理位置 3歷史沿革 4自然環境 5主要景點 6旅遊指南 7景區榮譽 摺疊編輯本段景區簡介 平遙街道 平遙街道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1]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2]​

摺疊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晉中市平遙縣(東經112.19°,北緯37.21°)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的中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部的太原盆地西南。縣城東北距首都北京616公里,北至省城太原90公里,西到古都西安543公里,東達天津港口758公里,南及廣州海岸2390公里。平遙縣總面積1260平方公里。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摺疊發展歷程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

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

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

1986年,國務院公布平遙古城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1997年12月,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

1999年9月,平遙縣旅遊局因旅遊發展的需要從平遙縣文物旅遊局分設單列。

從2000年開始,「我在平遙過大年」活動和晉商社火節逐步形成發展為平遙中國年大型喜迎春節系列活動,每年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六在平遙古城舉行。

2001年,舉辦首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2007年11月19日,平遙古城獲得由中國旅遊論壇組委會授予的「中國最佳休閒旅遊縣」、「中國十大古城」的榮譽稱號。

2013年,我國第一部大型情境體驗演出項目《又見平遙》推出。

2014年4月3日,電影《風雨日升昌》合作拍攝協議在平遙古城簽署。

2014年5月,《電影夢想家》取景平遙古城。

2014年8月10日,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城市一對一》欄目播出《古城故事》平遙專題。

2014年9月13日,山西平遙縣城鄉規劃局2012年啟動的首批上百年古民居修繕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政府投資六七百萬元對首批48處私家傳統民居修繕進行資金補償,使百年老宅又恢復了古色古香的傳統風貌。2014年規劃局啟動了39戶第二批修繕工程,待修繕方案敲定後,將正式開展維修工作。

2015年7月12日,傳承·愛——首屆空國際瑜伽藝術節在又見平遙劇場舉行。

2015年7月13日,平遙古城被評為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3]

摺疊民俗活動 旱船

用竹條、木條、彩綢編紮成彩舫,四周用綢緞圍合,面用木條、綢緞搭篷。表演時以吹鼓樂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彩帶繫船駕於肩上,假腳盤坐「船」中,似乘船狀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槳在前劃引。

高蹺

用兩根木棍製成蹺腿,一般在6尺上下,高者達1丈2尺。木棍上端處橫裝踏板,表演時演員的小腿綁在木棍上端,腳踏踩板,按各種舞步走動表演。技藝高超者,可跳躍板凳、桌子等障礙物或跌八叉、「金雞獨立」、下軟腰。傳統內容有《白蛇傳》、《慶頂珠》、《狐狸冤》、《唐僧取經》。新中國成立後,又加入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送子參軍》、《計劃生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本縣北城村、干坑村高蹺表演出名。

抬閣

將鐵杆固定在抬杆上端,抬杆周圍用蓮花、彩雲等各種道具裝飾起來,再將三四個扮演各種戲劇人物和神話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鐵杆上,由成年男子抬着,在行進中表演。內容有50餘種,其中包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貴圖》、《火焰駒》、《斷橋》、《虹霓關》、《起解》、《百花亭》、《盜靈芝》、《下河東》《揀柴》、《蘇護送女》、《雙弔孝》、《黃河陣》、《祥麟鏡》、《反棠邑》、《狐狸緣》、《鳳儀亭》、《血手印》等。

龍燈

用竹、木、布等材料製作精製的龍頭,再以竹圈製成若干節龍身,用布圍起連接成長達20米以上的龍身、龍尾,上畫龍麟、龍爪圖案。表演時一人用木杆舉龍頭,十數人用木杆分節舉龍身、龍尾,前面有一人持彩珠火球戲龍引路。在吹打樂伴奏下,舞動龍頭,龍身隨龍頭走向翻滾起伏,蜿蜒擺動。表演形式有《二龍戲珠》、《調四角》、《八調調》、《蛇退皮》、《套明珠》等造型。龍首龍身內置有蠟燭,晝夜兼可表演。夜間表演時,龍體內燈火通明,氣勢頗為壯觀。

竹馬

用竹皮或竹篾紮成,外面以綾紗裱糊,再經彩繪而成。竹馬分為前後兩截,固定在十二三歲男童的前胸、後腰。身系若干小銅鈴。竹馬隊一般由14名兒童扮演,12匹馬表現十二生肖,前面一個引導的叫馬頭,用戲劇表演中的佛塵指揮,後面一個是馬尾。其餘表演者手持馬鞭,象騎着馬奔跑一般,伴之連連作響的鈴當聲聲,猶如萬馬奔騰。夜間,竹馬身上置放燈燭,表演起來尤為好看。表演的形式有《蛇退皮》、《翻身身》、《雙八調》《單八調》、《剪子股》、《八調調》、《對竹馬》、《沒頭頭》、《三環套耳》等。

節節高

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實際表演難度更大。表演者多為7歲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妝打扮成各種戲劇人物,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雙肩上面,無須任何綁系,全憑孩童雙腿膝部靠在成人後腦部,用勁站立,類似雜技表演。成年人隨着音樂節奏,在行進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應舞出各種動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劇目以《西遊記》、《八仙過海》等居多,深受群眾喜愛。

地秧歌

地秧歌有舞有唱,樂器有腰鼓兩面,鈸、釵各一付,鑼兩面,口刮四面,有條件時樂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應增多。一位手搖撥楞鼓的表演者,思路敏捷,口才伶俐,借景抒情,以平遙方言即興演唱吉祥而風趣的「四六句子」。句段間,各種樂器驟然齊擊,緊鑼密鼓的間奏,鏗鏘悅耳。腰鼓手是樂隊的核心,拉開演奏架勢,手舞足蹈,在隊伍中走來走去,十分活躍。其他樂手既敲擊,又表演,形態自如。地秧歌流傳較廣的傳統曲目有《觀五京》、《十盞燈》、《王祥孝母》等。

摺疊神話傳說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晉中市平遙古城景區 明鏡高懸

康熙年間,范村人宋忠原背着一把大雨傘進平遙城看病,走到落邑村村南,從後面慌慌張張地跑來一人,宋忠原認得此人,是鄰村人毋連遲。當時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眼看就要下雨了。不一會兒,果然下起了大雨。宋忠原撐起背着的大雨傘,邀毋連遲同行,毋連遲趕緊靠過來借傘避雨。

兩人風雨同舟,互濟互助,邊談笑邊行路到了高林村。宋忠原因風力大累得滿頭大汗,毋連遲於是接過宋忠原的傘打着到了南門外孔家飯店。這時已是風停雲散,雨過天晴。宋忠原向毋連遲要傘。毋連遲不但不還宋忠原,反而誣賴傘是他的,兩人爭吵起來,圍攏來不少的觀眾。毋連遲說:「傘是我的!」宋忠原說:「傘是我的!」宋、毋扯奪雨傘,觀眾誰也斷不清這傘是誰的,看他們吵吵嚷嚷,一直鬧到平遙縣署。宋忠原擊鼓喊冤,知縣王傑急忙升堂,原告宋忠原陳述了事情的經過。被告毋連遲仍一口咬定傘是他的。兩人各抒己見,知縣王傑一時作難,不好判斷。沉默了一會,王傑猛然間把驚堂木一拍說:「刁民!屁大的事到縣衙擊鼓告狀!想試探本官的軟硬智愚……」隨即把傘撕的粉碎,擲下堂來,喝令退堂。

原告宋忠原從堂上下來,淚涕滿面,被告毋連遲則幸災樂禍,洋洋得意。兩人走出縣衙走到照壁南街上,四個衙役趕了出來,傳喚二人重回縣衙。二人再次跪在大堂上,知縣王傑和顏悅色地判斷,傘是原告宋忠原的,被告毋連遲屬誣賴,重責四十大板,罰錢十貫,賠原告一把新雨傘。事後宋忠原給王知縣送了一塊匾額,上刻」明鏡高懸」四個大字。

城隍爺

在平遙城隍廟寢宮樓東梢間裡坐一尊年輕漂亮之婦,據說,她就是城隍爺的小妾,對於這位小妾的來歷,在民間流傳着這麼一段小故事:平遙城隍神年輕氣盛,可以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一次,平遙城隍神與介休城隍神在一塊相聚弈棋,平遙城隍神戲言說,我若贏你,您那位賢惠夫人就得歸我所有,介休城隍神從心不服,一口答應下來,最後,平遙城隍神勝,這樣,平遙城隍神便帶回介休城隍神的夫人,為她營造一詩情畫意的小環境,讓她居住。

火燒城隍廟

每年農曆五月二十七至六月二十七是城隍廟廟會期,在清咸豐九年(1859年)廟會期間,在集市上出現了一位賣餅子的老翁,這位老翁在集市一直叫喊着:「賣火燒,賣火燒。」(平遙人稱餅子為火燒),可是由於他的餅子太小了,叫了一天居然沒人去買。一位年輕人看了看,誠心地告訴老翁說:「大爺,你的火燒太小了,人們都愛吃大的。」老翁對他說:「今天小火燒,明天大火燒。」當天夜裡,果然廟內失火,除了後院寢宮窯之外的殿堂全部被燒為灰燼。後來,經過這位年輕人細心地回憶,才想起肯定是火神顯靈了,從此,這段小故事便流傳開來。

睡姑姑和藥婆婆

雙林寺東北隅有一座小祠堂「貞義祠」,祠中有兩塑像,一尊是躺在床上雙目緊閉的少女,人稱「睡姑姑」;一尊是旁邊坐着骨瘦如柴的老婦叫「藥婆婆」。她們是世間的凡人,卻會進入寺廟祠堂享受人間的侍奉,相傳很久以前,橋頭村有一戶人家家境很好,萬貫家產供老夫妻和膝下小女享用,一家人過着和睦安康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小女十六歲那年,父母得重病相繼去世。這對於一個在父母懷抱里生活了十六年小女孩來說是多麼不公平,她無法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天天到父母墳前看看,希望還能見到自己的爹娘,向她們哭訴自己的衷腸,但人死不能復生,女孩終究不能如願以償。話說,從她們家到墳地剛好路過村裡的大廟。她父母在時,常常帶她去寺院燒香上供,祈求菩薩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如今二老雖已過世,小女卻不忘常進寺院供奉菩薩。第二年,寺院主持派僧侶四處化緣,準備整修一些年久失修的殿宇。女孩知道後,把家中所有的財產變賣了,一分不留地捐給了寺院。後來在她得病臥床之際,對佛的虔誠感動了神靈。有一不曾相識的老婦,來到身邊,每天給她做飯、煎藥,不辭勞苦地侍奉她,病好後兩人相依為命,一直到小女孩去世,這一老婦也陪她坐化了。人們為了紀念樂善好施的少女和不知來歷的老婦,在寺院的東北隅修了一座單間小祠堂,裡面塑了她們的塑像,民間稱「睡姑姑」、「藥婆婆」。

摺疊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平遙古城是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一年中7月份最熱,一月份最冷,降水量年際相差懸殊,年內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六、七、八、九這4個月。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景點 平遙縣衙 平遙縣衙

平遙縣衙坐落於平遙古城中心,始建於北魏,定型於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築建於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南北軸線長二百餘米,東西寬一百餘米,占地26000餘平方米。平遙縣衙作為中國現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縣衙。縣衙整個建築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禪蒞臨縣衙考察時欣然提詞:「平遙縣衙 古衙之最」。

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票號成立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遙縣西達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資與總經理雷履泰共同創辦。總號設於山西省平遙縣城內繁華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是中國民族銀行業的先河,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 文廟 文廟 文廟即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遙文廟位於平遙縣城內東南隅,始建於唐貞觀初年,其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平遙文廟坐北向南,規模宏大,規制齊全,2004年正式向遊人開放,成為平遙古城的主要文物旅遊景點之一。 清虛觀 清虛觀

清虛觀是古城內最大的道觀。按照道東佛西的傳統布局安排,坐落於東大街東段路北。清虛觀始建於唐顯慶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觀,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為清虛觀。元初改名為太平興國觀,後又易名「太平崇聖宮」,清代時復稱清虛觀。歷史滄桑,人世變遷,歲月的流逝使這裡的許多道教偶像所剩無幾。1998年,清虛觀被開闢為平遙縣綜合博物館。 平遙城牆 平遙城牆 平遙城牆,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原「九里十八步」擴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明清兩代先後有二十五次維修,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頂寬3—5米,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內牆磚砌排水槽77個。牆頂外築2米高的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取孔子弟子、賢人之數,設垛口3000個,敵樓72座,內砌女兒牆。四隅角樓四座,東城牆上有點將台,東南角城頂上築奎星樓和文昌閣。 瓮城 瓮城 瓮城,指建在城門外的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平遙古城的瓮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便敵軍攻破了瓮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瓮中捉鱉。 譙樓 譙樓 修築於城池的城門頂,古代有時稱「譙樓」。平遙城牆的城樓共有六座,創修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補修重築,城樓高16.14米,寬五間13.72米,進深四間10.04米。造型古樸、典雅,結構端莊穩健。城樓是城牆頂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常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 角樓 角樓 建於城牆四角上的角樓,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角樓分別指西北角的「霞疊」樓,東北角的「棲月樓」。西南角的「瑞靄樓」,東南角的「凝秀樓」。 點將台 點將台 點將台位於上東門和下東門之間城牆頂上,現為磚砌高台。相傳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後,派大將尹吉甫率兵北伐獫狁,連戰連捷,後奉命屯兵今之平遙,增築城牆,並在此訓練士卒,點將練武。明代中葉,人們為紀念尹吉甫功績,在尹曾點將閱兵的地方修築了高真廟。明清維修城牆時一併將「高真廟」連成一體,是城頂寬闊的高台,登高遠眺,心曠神怡,詩曰:「層台百尺縣城連,吉甫勛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戰壘,龍旗怯意出車年」。 馬面 馬面 「馬面」是城牆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稱。「馬面」之設,既增強了牆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衛戰中得以消除戰場的死角:一旦敵人兵臨城下,相鄰的馬面上的守夫可組織成交叉射擊網,讓來犯者左右受敵而一敗塗地。平遙城牆每隔60米-100米即有馬面一個,馬面上築有瞭望敵情的樓櫓,稱「敵樓」。 古城門 古城門 平遙城有古城門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南門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過,從而引發了古代文人「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攸建,以此為用」的感慨。烏龜是吉祥、長壽的象徵,「龜城」之說源於古人對「四靈」的崇拜,「龜城」寓意固着金湯,長治久安。

鎮國寺 鎮國寺 鎮國寺位於平遙縣城東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為鎮國寺。它始建於五代北漢時期,距同蒲鐵路洪善車站僅1公里。寺院分為前後兩部分,從南到北依次有天王殿、萬佛殿、三佛樓等。萬佛殿是前院的主要建築,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該殿規模雖然不大,但造型雄偉,氣勢非凡。殿內共有彩塑14尊,殿內佛壇正中供有釋迦牟尼像,迦葉、阿難兩大弟子侍立左右,佛祖造型高大、面相端莊,具有濃厚的中唐風格。 雙林寺 雙林寺 雙林寺始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坐北朝南,廟群占地面積約為一萬五千平方米,內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着三進院落,由十座殿堂組成。前院為釋迦殿、羅漢殿、武聖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後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東部為禪院、經房等。寺內十座大殿內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紀)的彩塑造像2000餘尊,被人們譽為「彩塑藝術的寶庫」。

交通脈絡 交通脈絡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南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於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展開 摺疊編輯本段旅遊指南 摺疊門票價格 1、平遙古城通票:全價130元/人 半價票65元/人(平遙古城門票均無需在線預訂,景區窗口購買即可)

2、雙林寺:35元/人 半價票15元/人

3、鎮國寺:25元/人 半價票10元/人

4、優惠政策:1.2米以下兒童、現役軍人、殘疾人、60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予以免票優惠,18周歲以下(含18周歲)的青少年、學生憑有效證件可購買半價優惠門票。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0月):08:00——18:30

淡季(11月-3月):08:30——18:00

摺疊交通情況 飛機:如果想乘坐飛機前往平遙,一般先飛至太原市武宿國際機場,從太原市再轉乘長途客車或火車前往平遙,不管是乘坐長途客車或者是火車,都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就能到達。從機場出來的機場集團公司站乘坐201路可以到達太原建南汽車站、太原汽車站以及太原火車站,從此三處出發均可直達平遙。

火車:平遙火車站位於古城的西側,離古城西北城角僅300米。到達平遙的火車都是過路車,除山西省內城市外,從這裡乘坐火車出發還能夠直接到達北京、重慶、廣州、成都、西安、呼和浩特、蘭州、唐山等地。2014年7月平遙古城站(動車站)正式通車。

客車:平遙古城公路比較發達,不過由於平遙汽車站主要運營省內線路,所以從太原中轉客車去平遙最為合適。

摺疊編輯本段景區榮譽 獲獎時間 獲獎信息 1986年

平遙縣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1997年12月

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縣城之一。

2005年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被國際節慶協會(IFEA)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活動」。

2006年4月9日

《環球時報》評選平遙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2007年11月19日

平遙古城獲得由中國旅遊論壇組委會授予的「中國最佳休閒旅遊縣」、「中國十大古城」榮譽稱號。

2007年12月14日

平遙古城被授予「國家旅遊名片」稱號

2009年

平遙古城榮膺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

2011年

美國《紐約時報》評選出全球最值得旅遊的41個地方,平遙榜上有名。

2012年

「平遙中國年」榮膺「2012年度中國十佳節慶活動」和「中國會展業年度大獎」兩項國家級殊榮。

2013年11月6日

2014年全球百大優價旅遊目的地排行榜正式發布,平遙古城高居前十名,位列世界第八名。

2013年11月12日

第四屆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中國旅遊電視協會授予20家「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地方」之一。

2014年1月8日

第二屆國際華媒大獎日前揭曉,平遙古城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小城。

2014年4月17日

第二屆中國文化旅遊品牌建設與發展峰會上入選「中國文化旅遊名景」。

2015年7月13日

平遙古城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

展開 參考資料 1. 走進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 騰訊網 . [2016-10-22] 2. 晉中:平遙古城黃金周客流持續 「井噴」 . 山西省人民政府網 . [2016-10-24] 3. 飛「閱」平遙 鳥瞰古都:航拍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 . 新華娛樂 . [2016-10-24] 您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山西平遙古城-2019暑假去山西遊玩的攻略,拿走不謝! 古城旅遊_最合適旅遊地—雲南,這8景美得窒息 2019古城_雲南 人少旅遊景點攻略—(完整版) 平遙古城住宿哪家好 上「攜程網」100%真實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