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阳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平阳市,浙江省温州市辖县。地处浙江南部沿海。 境内以火山形成地貌为主,其次为沉积地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四周高中间低,海岸线蜿蜒曲折。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陆地面积1051.17平方千米,与苍南县共有海域37200平方千米,辖14个镇、2个乡。县政府驻昆阳镇县前街。2019年常住人口80.38万人。

平阳,设县于西晋太康四年(283年),五代十国时期(914年)定县名为平阳。是南戏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是“全国武术之乡”、“中国象棋之乡”和“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文化名人有“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清朝思想家宋恕、当代数学泰斗苏步青、百岁棋王谢侠逊等。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南麂列岛、南雁荡山等风景区。 [1]

中文名平阳县外文名Pingyang County别   名横阳行政区划代码330326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地理位置浙江省东南沿海面   积1051.17平方千米(陆域面积)下辖地区14个镇,2个乡政府驻地昆阳镇县前街电话区号0577邮政区码325400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数量80.38万人(2019年常住人口)著名景点南雁荡山、南麂列岛、顺溪古民居、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等机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火车站平阳站车牌代码浙C地区生产总值534.51 亿元(2020年) 人均生产总值63528元(2019年)城镇化率58.40%(2019年)

位置境域

平阳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县境陆域地处北纬27°21ˊ~27 °46ˊ和东经120°24ˊ~121°08ˊ之间,东临东海,南接苍南,西界文成、泰顺,北连瑞安。陆地面积1051.17平方千米,与苍南县共有海域37200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平阳的地质,属于浙闽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带。约6亿年前,在远古代震旦纪时期奠基,其后受古生代诸构造运动的影响,地面逐渐隆起,并出现一系列北东向的内陆山间小盆地。自中生代侏罗纪(约1.4亿万年前)开始火山喷发,至白垩纪末(约7千万年前)停止。南雁荡山即为火山喷发区之一,有人认为南雁矾岩前山上的仰天湖即是古火山口湖;以山门为中心的北港地区系火山断陷盆地,与相邻的矾山、文成等火山盆地同有中生代火山构造的痕迹。火山喷发之大量火山岩覆盖了县境大部分面积,其中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酸性熔岩为主。此后,含二氧化硅成分较多的酸性岩浆仍在继续活动,并形成分布广泛的各种火山岩体和侵入体。直至第三纪(约2.5千万年前)火山作用停止,县境在全面隆起的情况下,侵蚀剥蚀作用增强,形成了第四纪的大面积沉积物。平阳以火山形成地貌为主,其次为沉积地貌,故类型复杂,有中山(1000米以上)、低山(500~1000米)、丘陵(500米以下)、谷地、平原、江河、滩涂、岛礁。南雁荡山脉和鳌江水系贯穿全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四周高中间低。沿海由于海岸长期下沉,造成众多岛屿与喇叭形海岸,海岸线蜿蜒曲折,属里亚斯型沉降式海岸。

气候

平阳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宋赵玑在《壁记》一文已有扼要陈述:“温之为州、浙东极处,冬无祁寒、夏无盛暑,而平又居于郡之南界,与闽密迩。故其气候恒燠,春夏之间多雨,地颇卑湿,夏则多风,冬则少霜雪,草木经冬不甚黄落,时有开花发芽者”。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无严寒酷暑,春秋宜人;全年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温暖湿润。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平阳降雨量,1957~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74.3毫米,最多的1973年达2662.3毫米,最少的1967年仅1065毫米。年际差达1597.3毫米。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9月)。春雨期(3~4月)暖湿气团势力加强,冷空气势力减弱,冷暖气团相持于华南上空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多阴雨天气,平均雨日37天,雨量287毫米,占全年的17%。梅雨期(5~6月)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北推,锋面移至长江中下游流域,县境不但雨量多,而且降水强度也较大,雨量420毫米,为全年的25%,雨日39天。5月份的平均雨日达20天,为全年各月之冠。台风雷雨期(7~9月)受台风影响,雨量多,雨势猛,西部山区因地形作用,雷阵雨也较多。7~9月总雨量达630毫米,全年的38%,为雨量最多的季节,雨日43天。秋冬少雨期(10~12月),因受极地干冷空气团控制,雨量较少,且地域分布均匀,总雨量只有290~36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76天。最多的1970、1975年为204天,最少的1963年为143天。历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为23天,1965年3月21日至4月12日,总降雨量81.4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37天,为1979年9月27日至11月2日。

水文

平阳县境,北属飞云江水系,主要有平瑞塘河;西南均属鳌江水系。鳌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注入东海,而平鳌及萧麻塘河又注入鳌江,与沿海潮汐构成了水文的主要基础。全县拥有河道总长550千米,水域面积1866平方千米。鳌江在平阳流域面积为343平方千米,干流长度28.4千米,流域平均宽度12千米,距河口27千米。集水面积地区为浙江丘陵山区,周围分水岭的高度约海拔330米左右,山溪均系卵石河床,而且沿江有宽阔的卵石滩地。

自然资源

海产资源

平阳县水产主要在南麂渔场,但因滥捕及海水污染,部分水产品已岌岌可危,有些濒临灭绝。

森林资源

平阳县有森林面积70.3万亩,森林蓄积10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6%;宜林荒山绿化率93%;路、河、渠、堤绿化率91.4%。


平阳主要景区

.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离平阳城关32千米,总面积97.68平方千米。分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五大景区,因山顶有荡,秋雁栖之而得名。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文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南雁自然景观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为主要特色,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等自然风光六胜而闻名遐迩。苏渊雷撰、赵朴初书的对联曰“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景区山岳由浙闽边界的洞宫山山脉延伸而来,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北部以明王峰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汇流,中贯溪滩,山水相映。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

南麂列岛

南麂列岛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五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距鳌江港30海里,陆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拥有大小岛屿23个,似一盘明珠镶嵌于万顷碧波之中。南麂列岛拥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充满了自然的天韵和神话般的魅力,具有独特的海岛风味和地方色彩。景观以大沙岙金沙碧海、奇峰异石、天然壁画、海岛平原、天然草坪、大擂水仙最为著名。南麂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练兵场,至今留有摩崖题刻等遗迹多处。

顺溪民居

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老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陈嘉询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 故平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遗迹

平阳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山门、凤卧一带素有“浙江延安”之称。现存革命遗迹众多,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2005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三个部委正式发文,将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