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东海洋大学(校园风光)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教育在线 的图片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始于1950年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加工科,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从2002年开始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4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办学规模

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中取得了如下成绩:“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为广东省重点学科(重点扶持),“水产品深加工实验室”为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和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微生物学”和“水产食品加工学”是广东省精品课程。1982年开始招收本科层次学生,已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工科类本科专业。1998年获得“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授权点,已有“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3个硕士授权点(学术学位点)和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和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002年起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根据“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官网资料   ,在校有本科生773人,硕士研究生[1]157人,联合培养博士生2人。2009年广东海洋大学被广东省学位办立项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并报送国务院学位办,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三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学科之一。  

系所设置

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系两个教学系,建有“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海洋食品研究所”和“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教学实验室。“海洋食品研究所”下设海洋食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食品科学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研究室。“实验教学中心”建有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检验、食品工程等三大本科实验室。

师资力量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官网资料 ,学院有教学科研人员3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6人,副高以上人员占89.7%;硕士15人,博士18人,其中留学归国博士4人,博士占46.2%;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4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85.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与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校级培养对象2人,校级重点培养教师2人。

学科带头人章超桦教授,留日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与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是省内外知名的水产品加工专家。

科研成果

学院学科在长期的建设中,凝练形成了“水产品高值化加工与利用”、“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4个稳定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研究范畴覆盖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全部领域。这些研究方向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承担了一大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根据“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官网资料,五年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各类课题共125项,在研到帐经费1641.74万元。发表论文383篇,其中SCI、EI收录45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学技术奖17项次,其中,章超桦教授主研的(第二完成人)“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于2010年1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海大成立以来,首次获得国家级奖励。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4项,其中授权5项;有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技术,已实施成果转化4项(“多酶法生产鱼贝类海鲜调味料新工艺”、“金枪鱼鱼头综合利用”、“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金花茶系列新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华南地区水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交流合作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大学的相关学科建立了教学和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如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山中英明教授、日本歧阜大学山内亮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王长云教授及华南理工大学赵谋明教授等12人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视频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相关视频

2018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换届大会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舞队TEN 201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