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庄小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庄小威,1972年1月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如皋市,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双聘教授 。

1987年庄小威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91年19岁时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之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99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朱棣文;2001年进入哈佛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年被聘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并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庄小威主要研究工作为发展和使用单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成像技术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术,用以研究体外及活细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组装过程 。

庄小威
原文名 Xiaowei Zhuang
出生 (1972-01-18) 1972年1月18日(52歲)
中国江苏省如皋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庄小威

外文名称 Xiaowei Zhuang

国籍 美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江苏省如皋市


出生日期 1972年1月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主要成就 2005年被聘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

科研成就

2006年,庄小威实验室发明了基于单分子荧光检测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即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STORM),并应用该方法实现三维超高分辨率成像。基于光化学机制,她的实验室合成了超亮的可光控的染料及具有最佳性能的荧光蛋白,将分辨率进一步推进到几纳米,比光学衍射极限高近两个量级。在此基础上也发展了活细胞快速三维高分辨荧光成像。这一系列技术发展使得荧光显微技术进入分子水平成像时代。全世界众多实验室采用了这些技术,而基于该技术的商用STORM显微镜已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影像平台和实验室中,大大促进了生物医学研究 。

2015年,庄小威领导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单分子成像技术MERFISH(multiplexed error-robus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该技术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实现空间分辨的高度多重化RNA分析,打破了目前的技术限制 。

庄小威带领研究团队发展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识别个体病毒粒子进入细胞的机理,并用单分子技术从本质上研究核酸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她曾拍摄到单一枚感冒病毒如何影响一枚细胞,这是首次有科学家记录到这一过程 。

庄小威的研究是要探明生物体系中单个分子或单个粒子的运动表现。庄小威创造性地将荧光光谱和显微分析技术应用于单个分子,这种崭新的物理手段,使得实时揭示复杂生物过程中的分子个体及其运动步骤成为可能 ,在单分子动力学、核酸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基因表达机制、细胞核病毒的相互作用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庄小威在《Nature》、《Science》、《Cell》、《Nature Methods》、《Nature Biology》、《Neuron》、《PNA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截止到2015年,她发表的论文他引超过12600次,最高单篇他引超过2000次 。

个人生活

庄小威的父亲庄礼贤、母亲朱仁芝退休前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人物评价

庄小威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庄小威的研究方法、实验原理、装置、结果、分析,逻辑清晰,简洁紧凑,充满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评)

庄小威是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单分子荧光共振转移等光子学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专家,具有开拓性贡献,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医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2010年马克斯·德尔布吕克生物物理奖评)

庄小威发明了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STORM荧光成像技术,使得光学显微镜分辨能力接近纳米尺度,极大地推动了亚细胞微观结构的研究 。(2011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