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应县

增加 655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File: 应县 地处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南端,东望恒山之险,南扼雁门之要,北连大同煤海,西依朔州电都。全 .jpg|350px|缩略图|右|<big>应 国土面积1708平方公里,辖3镇9乡、298个行政村、33万人。 政府驻金 镇。 地跨东经112°58’—113°37’,北纬39°17’—39°45’之间,全县平面 </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6/13771fd1bd14427698c86277d91caef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08176689_120058316 来自 搜狐 的 呈平行四边形。东邻浑源县,西向平朔邻山阴县,北邻怀仁市,南毗繁峙县、代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7℃左右,年降雨量36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00至140天。片]]]
''' 应县 县城 '''地处[[山西省]] 北部 有世界著名的木塔 、大同盆地南端,东望[[恒山]]之险,南扼雁门之要,北连大同煤海,西依朔州电都 木塔也叫佛宫寺释迦塔 国土面积1708平方公里,辖3镇9乡、298个行政村、33万人 它和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县政府驻金城镇
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7℃左右,年降雨量36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00至140天。 应县县城北部有世界著名的木塔。[[应县木塔]]也叫佛宫寺释迦塔。它和[[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ref>[https://www.sohu.com/a/203951476_228233 周刊丨国家园林县城--应县] ,搜狐,2017-11-12</ref>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编辑
应县辖3个镇、9个乡:金城镇、南河种镇、下社镇、镇子梁乡、义井乡、臧寨乡、大黄巍乡、杏寨乡、下马峪乡、南泉乡、大临河乡、白马石乡。共有10个居委会、321个行政村,391个自然村。
==地理位置==
地跨东经112°58’—113°37’,北纬39°17’—39°45’之间,全县平面图呈平行四边形。东邻浑源县,西向平朔邻 [[ 山阴县 ]] ,北邻 [[ 怀仁市 ]] ,南毗繁峙县、代县。
==风景名胜==
应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繁多。其中矗立于县城的应县释迦木塔最为著名。 县城东北隅的净土寺(又称北寺),建于 [[金朝| 金代 ]] ,历经修葺。寺内殿堂构造玲巧,金碧辉煌,为金代建筑之精品。其他还有长城、古城、三岗、四镇等古遗址,都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应县木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7/gjjy_0703/4142.html 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中国最高的木构塔建筑]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7-7-3</ref> ,也是仅此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 [[ 艺术 ]] 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净土寺===
净土寺位于应县城内东北角。据清代《应州志》载,净土寺于“金天会二年(1124)僧善祥奉敕创造,金大定二十四年僧善祥重修”,距今已有860多年的 [[ 历史 ]] 。大雄宝殿是全寺之主殿,为金代原物,深广各3间,平面呈方形大殿设覆斗形大花板,以梁袱划分9格,分别作成9个藻井,中部的斗8藻井最大,藻井下饰以天宫楼阁,作混金彩画。另外8个藻井呈八角形, [[ 雕刻 ]] 精细,色泽花丽,是少见的金代珍品。净土寺除大殿尚保存完好外,其余全都在“文革”中拆毁。 ==视频=====<center> 应县 相关视频</center>===<center> 应县宣传片 </center><center>{{#iDisplay:m0834mdhy8v|560|390|qq}}</center><center> 应县木塔 </center><center>{{#iDisplay:w0916fp7j9p|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