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庙岗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庙岗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西北部,东临柘皋镇,西界尖山、浮槎山与肥东县毗邻,南北分别与烔炀镇、栏杆集镇接壤。该乡原来属于柘皋镇管辖,后独立出来与方集乡合并。

国土面积103.51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5.8万亩,山场面积2.1万亩。现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17个自然村,人口26082人(2017年)。

乡政府驻地烟墩岗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烟墩岗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00人,其中非农人口3800人。烔炀--赵柳公路、331省道、合巢芜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2022年1月12日正式更名为庙岗镇。[1]

历史沿革

庙岗乡人民政府于1992年春撤区并乡时,与原方集乡合并而成。

原方集乡人民政府:1949年1月于塘头王、大高村分别建立迎水、沿山乡人民政府。1950年8月撤销迎水乡,分别于方老人洼、周家洼成立方集、清涧乡人民政府。1952年从清涧乡分出部分村庄增设路店乡(驻地甘家店)。1954年9月将沿山乡并入方集乡。1956年1月又将店路乡并入清涧乡。1957年2月两乡并入庙岗乡人民政府,同年10月改为浮山乡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成立浮山人民公社,1959年4月更名为庙岗公社。1961年6月从庙岗公社划出原来方集、清涧乡的管辖范围成立方集公社。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后,直到1968年9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公社革委会撤销,成立公社管委会。1984年撤销公社建制,恢复乡人民政府。1992年并入庙岗乡。原庙岗乡人民政府:1949年1月于大胡村、钱六份村分别成立双集、胜利乡人民政府。1950年5月将胜利乡改为杨岗乡。1952年1月撤销双集乡分别成立尖山、童集、庙岗乡人民政府。

1954年4月将童集、尖山乡并入庙岗乡。1956年1月杨岗乡又并入庙岗乡。1957年2月方集、清涧乡又并入,同年10月更名为浮山乡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成立浮山人民公社。1959年4月更名为庙岗人民公社。1961年6月分出方集乡原来范围,分别成立庙岗、方集人民公社。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年9月成立庙岗公社革委会。1981年12月撤销公社革委会建立管委会。1984年1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恢复乡人民政府。1992年春方集乡并入。1992年并乡时下辖33个村委会:分别为九李、清涧、杨旺、涧周、分王、路店、山周、方集、浮山、九龙、斛塘、戴洼、军高、合心、秦垅、徐山、东山、尖山、鲁集、宋岗、童集、大吴、庙岗、杨岗、西峰、童坛、坛冲、鲁王、莲花、七里、东聊、王冲和庙岗乡居委会,1995年合并为17个村委会,分别为九李、清涧、分王、路店、方集、斛塘、军高、秦垅、沿山、尖山、童集、大吴、童坛、杨岗、东聊、莲花和庙岗居委会。2006年4月合并为9个村(居)委会,分别为清涧、路店、方集、军高、沿山、尖山、童集、童坛和莲花居委会。2006年撤并乡镇时保留,是巢湖市唯一的乡。

地理环境

境内属丘陵地带,岗垅起伏,地面高程海拔8-55米之间,西与肥东县以桴槎山脊分水岭为界。最高山为桴槎山,海拔418米。

自然资源

乡内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3座,万方大塘15口。农作物中,粮食以稻、麦、豆、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棉花、红打瓜、经果为主。矿藏有磁铁矿、花岗岩、溶蚀灰岩、石英石等。浮槎山所出露的隐伏的基岩中,蕴藏有基岩裂隙水,有龙泉、乳泉等多处矿泉,地下水分布较广,储量较丰。[2]

参考文献